09.18 东北的饭菜,杠杠的

东北菜在未去东北前就知道的,猪肉炖粉条,蘑菇炖小鸡,入味,足量,实惠的家常菜。于是,到东北旅行,东北菜就非尝不可了。

第一次在长春的春谊宾馆。原本叫了三个菜,排骨炖白菜、蘑菇炖小鸡和凉菜大拉皮。上午跑了一圈,饿了,两个上海女子就海量起来,以上海宾馆菜量的标准再点了一个蔬菜什锦。等服务员才送上“大拉皮”,两人就知道海不起来了。盛凉菜的是上海一般在宴席上用的那种大冷盆,直径25厘米有余。内容亦扎实,拉皮、黄瓜丝、火腿肉丝,切得细细地排满盘子。冷盆如此,等热菜上了,更让我们吃惊,一个深度在10厘米左右的大碗,厚厚地夯着排骨和白菜,颜色是有点过熟了的灰暗,但货真价实,可以盛几个盒饭的。我们相视一笑,复大笑,小山似的东北菜把我们震了。接着的小鸡炖蘑菇亦如前,仅那个蔬菜什锦稍稍缩小了直径。不过,说实话,东北炖菜的味道尚可,样子不敢恭维,灰乎乎烂兮兮的,营养没问题,就是不那么赏心悦目。友人说,在上海她吃过的东北菜蛮精细的,怎么到了本土变成了一锅煮了。也许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亦未可知。

东北的饭菜,杠杠的

小鸡炖蘑菇

第二次是在敦化吃狗肉。有两位旅伴曾在长春吃过狗肉,对之赞不绝口。但敦化的小卢一撇嘴,长春的?不行。咱敦化的才正宗。于是,一行四女,就跟着他在敦化的街巷里转。是一家不怎么大的铺子,名“韩城狗肉”。坐正。上来一个火锅,女老板提着大茶壶,倒满一锅狗肉高汤。若吃任何一种火锅般,狗肉块、土豆片、生菜叶还有猴头菇,涮熟了就着一种特制的酱吃。酱香且辣,但有别于四川的辣,是可以让南方人接受的。此间,不断加高汤,肉尽,就着那酱喝汤是美味。无其他菜,纯粹吃狗肉。于我而言,狗肉平时很少沾的,浅尝而已,倒是觉得这样的吃法挺符合东北特性,简单明快,像旅途中看到的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敦化市郊沿路的苕竹梅,玉米就是玉米,苕竹梅就是苕竹梅,无他,主题鲜明。

第三和第四次皆吃鱼。南方人吃鱼是平常,但在到处平原和山脉的东北,吃鱼是件高兴事。先是在敦化郊区正觉寺附近的水库小店里吃鱼。当地人小卢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水库里新鲜的鱼。鱼倒是不让我们惊讶,胖头鱼、醣醴鱼而已。做法相仿江南,胖头鱼烧豆腐、红烧醣醴鱼,至多放点辣椒。还是盛器让人睁圆眼,那盛胖头鱼的盘子竟是一个我们的食堂或者盒饭摊点才用的长方形搪瓷盘!我特地拍下照片,让搪瓷盘和胖头鱼显摆一回。

东北的饭菜,杠杠的

胖头鱼烧豆腐

在东北的吃里有一种面食印象深刻,叫现压冷面。无论长春还是敦化,或者其他东北城市,到处可见“现压冷面”四个字大大地写在饭店门口。冷面以荞麦制成,灰褐色,像那种土产的粉条颜色。在一家朝鲜族人开的冷面店里,我们吃了正宗现压冷面。一碗冰水中,有荞麦面、黄瓜丝和半个煮鸡蛋,水冷,面深色,倒如我们平日里吃的什么浇头面差不多。吃一口,面滑、韧、很有咬头;喝口汤,确是冷。吃了才知道,我们吃惯的冷面在东北叫凉面,浸在冰水里的才称做冷面。何为现压?绕到厨房,只见大灶头上埋着一个大铁锅,大铁锅上又架着一个带扳手的机器,荞麦就由这压制机边压成面条边直入铁锅,确是现做现吃,新鲜看得见。堪称东北一绝。

东北的饭菜,杠杠的

朝鲜冷面

对东北的饭菜,河边湿鞋而已,就像我们的旅行只是在东北大地上走了几步一样。不过,感觉东北的饭菜如同东北辽阔的玉米地和壮硕的青杨树,磅礴、健硕,粗得很健康很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