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讓投資者心動 讓企業家感動 桐廬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2019-04-17 10:5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藝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桐廬風光 胡軍 攝

春風裡,“中國最美縣”桐廬一季度經濟亦如春風拂面,迎來“開門紅”。招商引資各項指標同比增幅明顯:利用外資完成9500萬美元,同比增長32%;浙商迴歸投資2.87億元,同比增長17.04%。截至目前,今年已開工的重大項目31個,總投資30億元;已簽約的重大項目42個,總投資260億元。簽約項目中,大智造、大健康、大旅遊等主導產業項目達30個,總投資佔比96.84%。

一季度的其他數據,同樣亮眼: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14.1%;開年3個月,財政總收入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規上工業銷售產值和規上工業增加值也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

開門紅,從何而來?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給“美麗經濟”帶來了強大支撐。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我們的早餐會 桐廬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以來,桐廬通過政策落實、企業服務,全面梳理企業發展中的需求和痛點,集中攻堅破難:

落實下限執行、延後徵收、暫緩徵繳等10條減稅降費措施,共減免各類稅費8.96億元。“T+0”轉貸利率由每天0.1%降至0.05%,最快可在1小時內辦結,共轉貸494筆,以3500萬元政府轉貸基金撬動15.99億元,創歷年之最。

通過6次“我們的早餐會”“我們的籃球賽”,收集企業家反映的重點問題27個,其中17個已解決,4個已有實質性進展;通過“91871”企業服務熱線,受理各類企業問題建議135個,辦結132個,滿意率達97.7%;通過“百名幹部走千企”調研活動,桐廬共走訪企業1300餘家,協調解決困難126個……

一項項務實的舉措、一次次真誠的服務,讓桐廬縣的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動車飛馳,“中國最美縣”攜優質生態環境和優質營商環境,行進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桐廬“富春江濱水風光帶、東興路中央景觀軸、高鐵新城”規劃效果圖

中科院項目四小時落戶

高質量發展搭上“加速度”

不久前,中科院微電子研究院李功燕博士,來桐廬辦理手續。10∶30,李博士到達桐廬高鐵站;12∶30,在健康城代辦員的全程陪同下,手續辦結,營業執照、公章、發票、開戶許可證全部到手;14∶30,李博士踏上回北京的高鐵。臨行前,他由衷感嘆:“你們的‘最多跑一次’真的只跑一次!這速度要在以前,我可真不敢想!”

處處為企業著想,讓企業辦事更方便。桐廬打造投資項目“一站式”服務中心,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實現一般工業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前審批不超過42天,對縣級以上企業投資重點項目實行全程代辦。

“超級店小二”的服務,背後是全縣濃厚的招商氛圍。走進桐廬縣人民政府會議中心,一張招商引資的賽績榜映入眼簾。簽約項目個數、投資規模、符合十大產業鏈項目個數、已簽約實現落地項目個數……“季季都是招商季,開展‘大比武’,就是為了營造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工作氛圍,為大家鼓勁兒!”桐廬縣商務局局長王紅春說。

突出領導帶頭示範作用,桐廬縣領導和各鄉鎮(街道、平臺)以及各職能部門一把手,每週都要安排時間謀劃、研究和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每月外出招商不少於1次。各鄉鎮(街道、平臺)、職能部門組織精幹力量,組成招商小分隊,聚精會神抓招商,合力攻堅產業招商。

在富春山健康城,三支招商小組已經在健康城領導的帶領下奔赴上海、北京、深圳招商,已經落地的中通雲谷、納米槍等項目,也由縣長、鄉鎮一把手親自跟牢。見到富春山健康城主任張丁玎的那日,她的手機時不時就要響一次。這些電話中,有縣委領導關於項目招商的指示,有企業家要來考察健康城投資環境的通知,還有正在外地招商的同事們帶來的好消息……

2019年第一季度,桐廬經濟開發區集中籤約一批項目,其中有3個投資規模超10億元。負責招商的幹部,已經連續3個禮拜無休。“每天不是在項目現場對接工作,就是在接待客商,都鉚足了勁兒!”桐廬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蘇平說。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桐君街道君山村幹部走訪轄區內企業,瞭解生產情況 徐根六 攝

《春風12條》形成穩企愛企政策品牌

全面破除痛點難點讓企業家真心感動

去年首屆“企業家日”活動上,桐廬重磅發佈《桐廬縣“關心關愛企業家、助企強企增活力”春風12條》,從讓企業“辦事更方便”“負擔逐年降”“融資更快捷”“生產有保障”“身體更健康”“臉上更有光”6個方面出臺相關政策。

今年,《春風十二條(第二批)》將在本次經濟工作會議上發佈,內容涵蓋:助推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改造、政府轉貸基金利率下調、縣人才等級劃分增設實用性人才、建設創新飛地等舉措。“這一輪政策,以難題大破解為導向,主要結合我們前期摸排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推出解決辦法。”桐廬縣產業處科長陳頡權說。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我們的籃球賽 記者 姚穎康 攝

不論是企業家還是鄉賢,在桐廬縣,政企已建立起無縫對接的常態化溝通平臺。“我們通過‘基層辦’、‘我們的早餐會’活動、‘走親連心三服務’工作、‘91871’企業服務熱線、‘百名幹部走千企’調研活動,多平臺加強政企溝通,所有問題都會跟蹤督辦落實!”桐廬縣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說。

企業事,無小事,細緻服務讓企業家貼心。“這麼細的問題,政府能幫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解決,我真的非常感動!”鼎浩新能源廠區負責人王菊萍說道。該企業位於交通繁忙的路段,但廠區附近並未設置斑馬線,員工出入很不安全。今年1月,桐廬縣經信局開展“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得知他們的問題後,當即在現場聯繫相關公路段,不到半個月,廠區門口便增設斑馬線。

當好解決問題的橋樑,主動服務讓企業家暖心。4月13日,縣經信局召開一場工作協調會,就橫村鎮某企業資金鍊問題,與中國交通銀行桐廬支行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一個小時的激烈討論,雙方終於協商出妥善的解決辦法。

“企業遇到發展困境,往往不願意與銀行溝通。政府的介入能增加企銀互信,達到信息對稱,促使問題實現‘軟著陸’,維護經濟平穩發展。”交通銀行桐廬支行相關負責人說。像這樣的協調會,他已是第二次參加,前後兩個企業的資金問題,都在會後一週內得到妥善解決。

除了開展這類的“政銀企”對接活動,桐廬充分發揮政府轉貸基金作用,進一步優化轉貸服務。通過推廣農商銀行企業轉貸“T+0”模式,實行“0”費用轉貸,轉貸利率由每天0.1%降至0.05%,最快可在1小時內辦結。降低企業轉貸成本,進一步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2018年,桐廬政府轉貸基金一年就佔494筆,以3500萬元政府轉貸基金撬動15.99億元,創歷年之最。

在一系列政企溝通平臺和政策幫扶下,政企關係不斷拉近。在富春山健康城,管委會和企業早已不僅是“甲方乙方”,更是朋友、親人。

時不時,張丁玎會和納米槍項目負責人楊光華博士,一起去大聯麵館吃一頓香噴噴的豬肝豆腐面。“不管是工作上的、生活上的需求,我們都十分願意幫忙。我們希望這裡不僅是他們事業發展的地方,更可以成為他們享有品質生活的地方!”張丁玎說。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首屆桐廬人大會上,桐廬籍快遞企業“三通一達”、浙江雲之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合摩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分別與桐廬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訂了項目協議,投資額超過150億元。 樂新宇 攝

幹部大奮鬥

產城人文景蝶變

桐廬迎來轉型跨越

綠色崛起新境界

去年12月,杭黃鐵路的開通,讓桐廬全面融入上海杭州都市圈,交通優勢凸顯。今年3月底,備受矚目的杭衢鐵路(建衢段)正式開工,預計2022年亞運會前建成通車,鐵路版圖的延伸,又將為桐廬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從最早的生態環境之變到交通之變到營商環境之變,許多鄉賢重新認識故鄉的發展環境。不久前,400多名桐廬鄉賢踏上歸途。在鐵路桐廬站出口處,LED大屏飛速切換,青山綠水依舊,美麗經濟騰飛。家鄉,變了模樣!不少企業家現場與家鄉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僅“三通一達”的12個項目簽約落戶桐廬“快遞小鎮”,總投資額高達150億元。

緊扣時代脈搏,讓桐廬的“美麗經濟”搭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桐廬全方位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發展高質量產業。

让投资者心动 让企业家感动 桐庐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桐廬人大會 記者 姚穎康 攝

留人才,築平臺。為增強人才歸屬感,桐廬創新高技能人才分類評定辦法,累計認定各類人才763人,2018年發放各類人才補貼2500萬元;2018年,為企業解決高層次及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學難等問題167個,滿意率達100%。

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負。2018年以來,桐廬縣落實下限執行、延後徵收、暫緩徵繳等10條減稅降費措施,共減免各類稅費8.96億元。

在摸排問題的同時,桐廬縣還率先成立依法治縣委員會、構建和完善公共信用評價體系、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打造“親清政企”關係。

在優質營商環境支持下,桐廬縣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十足,大智造、大健康和大旅遊三大主導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打造“一帶一路一新城”,桐廬開啟建設東興路“產城融合”新街區的戰略佈局。其中,科技大道至高鐵站區塊作為重點區域,將以快運產業為引領,加快形成集企業總部、科技孵化中心、院士工作站、會展中心、高端酒店和精品商業等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產業經濟發展黃金帶。

從“快遞人之鄉”向“快遞產業之鄉”邁進,桐廬的本土快遞企業和資本已開始紛紛調整發展或投資方向,自動分揀、智能貨架、倉儲機器人、無人快遞車、電子標籤、包裝印刷等快遞產業鏈上配套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轉型迎來了歷史性機遇。

綠色崛起踏上新境界。如今,分水鎮制筆產業、橫村鎮針織產業等桐廬傳統制造業,也開始抓緊推進數字化改造,以產品研發深耕品牌建設。其中,分水筆業入圍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建名單,橫村針織成為中國針織(圍巾帽子手套)創新基地,時尚產業增加值增長14.7%。

鄉村旅遊從初級的景點觀光,轉變為“農文旅”三產融合的發展態勢。日本大地藝術節總設計師北川富朗,今年數次到訪桐廬,為2020年桐廬大地藝術節布點,鄉村旅遊將迎來新“爆點”。

2018年,桐廬信息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0.3%、14.4%;新增健康產業關聯企業14家,健康產業增加值達21.48億元;旅遊產業增加值達61.09億元,增長11.7%。

美麗生態、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文化文明、民生幸福,瀟灑桐廬,正以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加速縣域綠色崛起新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