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而建,安徽阜阳市刘锜祠

刘锜祠位于安徽阜阳市阜城西北城墙上,又称刘公祠,刘太尉祠,是为纪念南宋名将刘琦大破金兵于顺昌(今阜阳)而建。祠堂正殿内有光绪七年重修时留下的“南宋屏藩”金字匾额,以纪念刘錡这位捍卫国土的重臣。陪祀有“顺昌之战”时顺昌知府陈规、通判汪若海、副将赵尊、耿训、韩直、许清、阎充和义军曹成。

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而建,安徽阜阳市刘锜祠


据《阜阳市志》记载:刘锜祠位于阜城西北城墙上,主祀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及其太守陈规等9人。刘公祠不断修茸,仅清代就于乾隆十年(1750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光绪三年(1871年)三次重修。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以“撤城防敌”为名强行拆毁。1941年,主持道士常华庵集资在原址重建大殿三间,厢房三间。正殿神龛供奉刘等9人彩绘塑像。建国后,刘公祠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保护。1959年,阜阳县人民委员会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再次遭到破坏,现仅存大殿三间和厢房。1980年,刘公祠被列为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而建,安徽阜阳市刘锜祠


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而建,安徽阜阳市刘锜祠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 ),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名将,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

刘锜骁勇善战,早年曾任陇右都护,多次战胜西夏,深受其畏惧。受张浚提拔,参与富平之战。后扈从宋高宗,两次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绍兴十年(1140年),于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兀术军。并派兵协助岳飞北伐。次年,于柘皋之战再破金军。此后被罢去兵权,两任荆南知府。晚年再获起用,率军抗击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颜亮,但因病而无功。

刘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宋史上说:锜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泜上之军,无以过焉。后世史书认为南渡名将以张、韩、刘(刘光世)、岳并称,其中却未包括刘锜.事实上张俊的人品实在不好,而刘光世更是庸才一个.比起这两个,刘锜无疑更能称得上名将之谓.即使是同岳飞相比,刘锜也不逊色:岳飞进军郾城,直抵朱仙镇,连败金兵;而刘锜同样力守顺昌,连败金兵.后世只知岳飞大败金兀术的铁浮屠、拐子马,却不知刘锜早在顺昌大捷时就已同样大败金兀术.且取得了南宋对金的第一次大胜.可惜的是现在大家能记住岳飞、韩世忠,而知道刘锜的却少之又少.在此强烈建议大家对刘锜多作些了解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