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木子樹下看歷史


第一,史書不可全信。


關於歷史,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這麼說是有道理的。因為,根據我國曆朝歷代的習慣,基本上都是由後面一個朝代來編撰前朝的歷史。為前朝修史,是封建朝代慣例。朝廷會指定一位大員來負責編撰,但最後要皇帝審閱同意後才能定稿。

你想啊,就這麼一個編撰程序,那些不利於本朝統治的內容,皇帝會允許寫進去嗎?對於前朝的皇帝,沒有一位史官放開了誇。特別是對於前朝亡國皇帝,肯定極言其荒淫無道,是氣數已盡,國家當滅,於是新朝代接班是天命所歸。至於他做過的好人好事,那不重要,就不寫了。

除了皇帝的統治需要,修史的人本身也難免會有個人好惡的。即使是最公正無私的史官,也難免會在寫到某個人某件事時,不經意間流露出個人喜好來。若是史官本身並不那麼公正的話,那就更不好說了。

舉個例子,即使是最偉大的《史記》,也有人表示懷疑:為什麼古代那些事情,太史公好像都在現場一樣,對話記錄得那麼詳細,神態描摹得那樣傳神呢?


第二,史書不可不信。


於是,有些人走了另一個極端,說,官方編的史書都不可信,要了解歷史,就應該去看那些稗官野史。

這話顯然也是不對的。官方不可信,難道個人就一定可信了?其實官方修史,雖然會為了封建統治需要,對史料進行一些取捨,但很少會有無中生有地造假。而個人的筆記、野史之類的,那就是聽到什麼就寫什麼。古代交通、通訊都極其落後,很多東西無從去驗證,其實很多都是想象、猜測,總體而言,可信度遠遠不如正史。

而古代史官對真實性的執著,有時候是遠超過人們的想象的。在這裡,我願意摘錄一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裡的故事(可能很多人看過,不妨再看一遍),與大家共勉:


春秋時,齊國大臣崔杼殺齊莊公,立莊公異母弟杵臼為君。崔杼自封為相國,專斷朝政。他擔心弒君之罪被記錄在史冊上,留下千古罵名,於是找來史官,讓其按自己說的寫。齊太史看了看崔杼,在竹簡上書曰:“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殺了太史伯。古代史官是家族制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於是,崔杼又先後召來太史的二弟太史仲、三弟太史叔。但結果一樣,他們寫的都是“崔杼弒其君。”

最後又召來了四弟太史季。可是太史季面對三位哥哥的死亡,依然只寫了一句“崔杼弒其君。”崔杼嘆息一聲,終於讓步,讓太史季退下了。太史一家四兄弟,就這樣以生命捍衛了歷史的真實。

但是,這個故事還沒完。當時的另一個史官南史氏,聽說太史兄弟被殺,匆匆跟家裡交代完後事,就抱著竹簡趕來,誓要將崔杼的罪狀如實記錄在冊。後來見太史季已經據實記載,這才返回去。


說實話,每次看到這個故事,我都有種想哭的衝動。太史一家兄弟令人欽佩,但其猶是職責所在,故被逼的在信仰和生命之間做選擇;而南史氏本來置身事外,卻主動赴死,只因為史家尊嚴。現在,和以後,還會有這樣的人嗎?

文天祥《正氣歌》寫道:“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被打扮過的歷史有,但用生命換來的真實歷史也不少。盡舍正史而取野史者,吾未見其明也。


第三,看史不能只看一本。


既然史書有真有假,那到底應該怎麼看歷史呢?

其實這個好辦,因為到了現在這個時期,那些古代史書的真實程度、優略版本等等,都差不多有了一個大致的評判。如果只是想了解某一個時期的歷史,網上搜索一下,根據這個評判,去找你想要的史書去看就是了。

但如果是想對某一段歷史做一個深入的研究,那麼,光看一本史書是遠遠不夠的。如前文所述,你所看的那一段,有可能正好帶上了作者個人的喜好,就未必是當時的全部面貌了。這個時候,你需要去找另外的也有記錄這個時期的史書,對照著看。比如說楊家將,《宋史》和《遼史》的記載肯定不一樣,《金史》和《宋史》對岳飛的記載肯定也不一樣。不同史書對照著看,會看出很多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的東西來。

此外,個人筆記、民間野史也可以和正史對照著看。甚至一些文學作品、詩詞曲賦什麼的,也能看出不少的歷史事實來。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對照著看,多角度分析,才能最大程度的還原當時的真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