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口罩製造商”霍尼韋爾將發佈最強量子計算機


“口罩製造商”霍尼韋爾將發佈最強量子計算機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人都熟悉了「霍尼韋爾(Honeywell)」這個略顯拗口的名字,成為了人們口中大名鼎鼎的口罩製造商。

但事實上,霍尼韋爾是一家多元化的製造企業,而口罩生產,只是其“不務正業”的其中一項業務而已。近日,霍尼韋爾宣佈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突破,將提升量子計算機的性能。並且,霍尼韋爾還聲稱將在未來三個月內發佈全球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霍尼韋爾的一位高管稱,在某個標準上來說,這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目前,霍尼韋爾正與 IBM、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在量子計算領域爭奪領先地位。

霍尼韋爾表示,在未來五年內,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每年將提高 10 倍。而業內的另一位大佬 IBM 此前公佈的目標,僅僅是每年將計算速度提升一倍。

口罩背後的「商業帝國」

“口罩製造商”霍尼韋爾將發佈最強量子計算機

霍尼韋爾國際(Honeywell International)是美國一家以電子消費品生產、工程技術服務和航空航天系統為主的跨國性公司,現在的霍尼韋爾由馬克·C·霍尼韋爾於 1906 年創立。

但其特殊材料業務可以追溯到 1870 年由化學家 William H. Nichols 創辦的一家小公司。從 1934 年開始,霍尼韋爾便開始了全球化的擴張之路,隨著不斷的擴張收購之後,業務也開始從原子鐘延伸到安全警報以及火災探測等領域。

到了二戰期間,霍尼韋爾便開始在製造業務上接觸軍工訂單,並由此建立了自己的航空部門。

“口罩製造商”霍尼韋爾將發佈最強量子計算機

在多個業務的加持下,霍尼韋爾不斷髮展。1995 年,由霍尼韋爾開始進軍計算機市場,併成功的研發出計算機系統 D-1000,並開始了計算機領域的壯大之路。

但這條路他們走的並不順利。20 世紀 60 年代,霍尼韋爾試水大型機市場,但當時的 IBM 作為巨無霸一樣的存在,幾乎已一己之力擊垮了這一領域所有的入局者,霍尼韋爾也成為了炮灰之一,為了及時止損,被迫放棄了該領域的市場。

捲土重來,直奔業內第一

“口罩製造商”霍尼韋爾將發佈最強量子計算機

雖然曾經被 IBM 打敗過,但霍尼韋爾並沒有放棄向技術公司的轉型。

據消息顯示,霍尼韋爾在量子計算方面已經準備了十多年,直到 2018 年,霍尼韋爾才第一次宣佈了其量子計算能力,但當時並沒有什麼市場反應。

此次,霍尼韋爾成為話題焦點的原因,是因為其直接從「默默無名」搖身一變,要成為「天下第一」。

霍尼韋爾對於此次將要推出的量子計算機顯然信心十足。公告中稱,這一產品量子體積將至少達到 64,是目前業界產品的兩倍,且在未來五年,量子計算機的量子體積還將每年將提高 10 倍。

據霍尼韋爾介紹,其量子計算機採用離子阱技術來實現其希望達到的性能。這一技術讓其利用電磁場來囚禁每一個離子,並對被囚禁的離子採用激光脈衝加以操作和編碼,從而實現更大難度的計算任務(感興趣的可以查詢相關的公開論文)。

對於即將發佈的量子計算機,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瑞哲表示:

企業應該現在開始確定他們的策略,以利用或緩解由新量子計算技術可能帶來的許多業務變化。

發展量子計算需要涵蓋原子物理、低溫學、激光、磁學和精密控制系統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技術。杜瑞哲認為,霍尼韋爾此前在多個工業領域的產品經驗幫助公司在這一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進展。

公開資料顯示,霍尼韋爾已經募集了 100 多位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共同推進量子計算相關的技術開發。公司在中國的技術團隊也在加速軟件開發,以降低維護成本並提高技術的可靠性。

另外,霍尼韋爾還宣佈對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和 Zapata Computing 公司進行戰略投資,這兩家企業目前在量子軟件領域基本都是各自的佼佼者,尤其是劍橋量子計算公司,已經擁有了很強的量子開發平臺和企業級應用。

不得不說,霍尼韋爾作為一個「商業帝國」,要整就使勁整,敢說自己業內第一還是有一定底氣的。

但霍尼韋爾是否真的能在量子計算領域獲得市場的認可,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谷歌、IBM、亞馬遜這些老牌科技企業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市場方面,都已經有了很好的積累,尤其是雲計算服務領域,亞馬遜、谷歌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壁壘,這對於一個半路出家的人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所以說,霍尼韋爾的量子計算機雖然已經誇下了海口,但仍有很多東西需要證明,整個量子計算領域,也有很多東西亟待證明。

量子計算,第二次信息革命

“口罩製造商”霍尼韋爾將發佈最強量子計算機

說回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在業內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但最近一次「出圈」的原因還是谷歌提出的「量子霸權」,在這麼一個緊張的世界局勢中,不管是什麼“霸權”都會引發廣泛的關注。

名詞解析:量子霸權

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或稱量子優越性,是指用量子計算機解決古典電腦實際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問題本身未必需要有實際應用。

簡單地說,實現量子霸權就是實現量子計算機對超級計算機的全面碾壓。

在量子計算中,信息以量子比特(qubit)存儲,量子比特是 0 和 1 的疊加態,這打破了在傳統計算中只能為 1 或 0 的侷限。如果存在一個容納了 N 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其所能包含的信息將呈指數級增長。

以谷歌發表的論文為例,他們已經成功讓量子系統花費約 200 秒完成了傳統超級計算機要 1 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這數量級的差異,就是對超級計算機碾壓的一種表現形式了。

但是,實現量子霸權具體有什麼用呢?

第一,等到量子計算可以落地應用,那麼就能實現數百個量子比特相干操縱的專用量子計算機,這對於專業領域(比如藥物研發、化學實驗等)來說可以大大縮短研究週期;

第二,進入到通用可編程的量子計算機階段,能夠相干操縱數億量子比特,實現可容錯的量子計算機,能在經典密碼破解、大數據搜索、人工智能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正因如此,量子計算被視為第二次的信息革命。業內也有人稱:“量子計算是解決 20 年後計算資源稀缺的秘密武器。”

好是好,但仍有很多問題待解決

隨著量子技術的發展正趨於成熟,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注意到了量子技術的潛力和未來,也吸引了很多傳統企業開始嘗試轉型、紛紛入局,但這也讓潛在的風險浮出水面。

比如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協議」的威脅。

憑藉量子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在片刻之間破解當今的公鑰密碼系統。也就是說當前的很多加密措施在量子計算面前,不堪一擊。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對國家層面的安全構成威脅,因為它可以很簡單的破解國家、公司和個人的秘密,並能使相關的基礎設施和金融系統陷入癱瘓。

因此,很多國家和科技企業在一面發展量子計算,一面開始研究「量子密碼學」,來應對產生的風險。

但不管怎麼說,量子計算都是一項前沿且潛力巨大的技術,和物聯網、5G 一樣,成為了一項全球性的競賽。除了谷歌、IBM、英特爾、阿里、騰訊、百度、華為這些國內外科技巨頭,各個國家也都相繼建立了量子計算實驗室或者研究所專門發展量子計算技術。

就在本週,美國白宮提議將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學方面的非國防研發支出提高一倍左右;在之前,中國也將量子技術作為一項“超級工程”的重點,對其進行了大力投資。

和量子計算相比,人工智能大家就熟悉多了。

雖然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是不同的技術,但它們不會彼此孤立地發展。實際上,量子計算機將能夠加速支持 AI 的機器學習,如果沒有量子安全網絡的保護,AI將容易受到入侵者的攻擊和佔用;而人工智能將能夠為量子計算機編寫算法和程序,大大加快量子計算的發展與應用進程。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量子計算可能很遙遠,但相信隨著量子計算的不斷髮展,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新科技新技術,終將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部分資料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