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山東滕州書法家袁家峰,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東省青年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棗莊市青年書協副主席、滕州市青年書協副主席 。作品曾入展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展、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書法篆刻展、“祭侄文稿杯”全國書法大展、全國首屆“陶淵明獎”書法作品展等。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研習書法,讓他認識了全國各地的很多書友;研習書法,讓他的心得更加寬容;研習書法,讓他的內心接近古人;研習書法,讓他時刻在一個雅緻的環境下度日。袁家峰先生就是一位因書法而生活豐富多彩,因書法而充滿快樂,把書法視為生命中不可割捨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山東書家。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中小學期間,品學兼優的家峰,靠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和一手純正的毛筆楷書,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於是校外寫春聯,校內出黑板報,甚至幫助老師刻鋼板印試卷,成了他引以為傲和深受同學佩服的特長,也更加激起了其學習的熱情。

進入大學後,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習,讓其眼界得到了開闊,在學習中國書法史的過程中,他了解到:自古以來,書法流派紛呈,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大家和經典。於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他開始系統的臨習二王一路的行草法帖。王羲之、王獻之,是自古以來深受推崇的書家,蘭亭、聖教,二王手札更是成為歷代書家的手摹心追的典範。為追本溯源,袁家峰還逐一對孫過庭、蘇軾、米芾、王鐸等進行了深入研習。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此後不受時風影響,不盲追流行的他,逐步把魏晉時期的小楷作為必修課,日日臨習。而為豐富表現語言,近年來,袁家峰在潛心學習魏碑墓誌的同時,還不忘細揣時賢。

在尊重經典,研悟古人技法的前提下,袁家峰特別強化字內功夫和字外功夫,並由此下了不少苦功夫。平時他不僅學習文史,誦讀詩詞曲線,還旁涉了美術、攝影,使之取精用宏。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漸悟書法藝術真諦的袁家峰深知,一幅書法作品,既有技術層面,也有藝術層面,解決技術層面不去努力不行,而解決藝術層面則沒有天賦不行。所以,自感腦子笨的他索性起個別名“老木”,以激勵自己加倍努力,也因此,他總是笨鳥先飛,什麼事都跑在前頭。

一直以來,袁家峰花在書法上的精力,更是比別人多出許多。他要以最大的精力打進去,以最大的膽識走出來,所以當別人將工作之餘用來打牌,搓麻將時,他卻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泡上一杯濃茶,調上一研濃墨,沉浸在自己的書法天地中。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然而,自譽“木人”的袁家峰,在朋友眼中,卻是位思路敏捷,語言幽默的山東漢子,與之相處既待人熱情,又厚道本分,爽直幹練,盡顯魯人本色。

讀袁家峰的行草書作品,用筆乾淨,結字從容,不激不厲,氣韻流暢。創作中,他努力合理運用筆法,墨法,字法、章法,極為注重線條的內蘊,在行筆中求靈動,求字勢,求精緻。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楷書作品,以二王碑帖為基,參之魏碑的字法,筆力功底深厚,風骨勁挺,無論是長篇鉅製,還是扇面,斗方,皆有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面而來,使人愛不釋手。

俗話說,見字如見人。袁家峰的書法作品和他的人一樣,透著一股濃郁的文人氣息。他將學養、個性、胸襟以及他對藝術形式的審美感受和追求融為一體,博得了專家的好評和群眾的喜愛。

國展書家袁家峰:只想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

然而,作為有責任的藝術家,袁家峰對書法藝術的執著,不僅僅是出於興趣,更是為滕州素質教育和傳承文化做貢獻。他說:“書法教育已被列入中小學課程,身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願意做書法教育的“馬前卒”,搞好書法教研和推廣,為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一直在探索和堅持,因為他深知,只有繼承傳統經典,才能變化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