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手机摄影现在非常普及,而手机的镜头焦距是多少,可能因为手机镜头还无法做到物理变焦,所以很少有人关心其焦距的具体问题。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以前我也很少关心这个问题,今天随手拍了一张,用软件读取了照片的EXIF信息,发现焦距居然是4mm,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比单反相机超广角镜头的焦距还短,单反的全画幅鱼眼镜头的焦距一般在6-17mm,但为啥手机拍照的画面没有超广角的感觉,也没有超广角畸变那么严重呢?

用过单反广角镜头拍摄的朋友都知道,由于透视关系,比如拍一张建筑物的照片,会出现上下下大的现象,建筑物给人的感觉是倾斜的。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畸变,而单反镜头的畸变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桶形畸变,一种是枕形畸变。广角镜头拍摄会产生桶形畸变。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而要说清楚虽然手机的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摄出现的畸变却很小,这里就要谈到一个等效焦距的概念。

什么是等效焦距

大家习惯于将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视角,转化为135相机上同样成像视角所对应的镜头焦距,这个转化后的焦距就是135等效焦距,也就是等效焦距。这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规则,所以镜头上标明的物理焦段,实际上都是以135相机的感光元件的视角为标准的,比如一支半画幅机的镜头,焦段在18-55mm,那它实际上是以135的感光元件尺寸的视角,而不是半幅机。同样,手机也存在这个等效焦距的换算过程。

等效焦距的换算系数

一般来说,相机的感光元件都做成4:3的关系,以135为标准,其他相机的镜头,要换算成135的等效焦距,要乘上一个系数,这个系数是135相机感光元件的对角线于其他相机对角线的倍数,这个倍数就是等效焦距的系数。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各类感光元件尺寸

我们设定全画幅机感光元件的对角线为A,半画幅机位B,转换系数为R,其计算公式为R=A/B,从上图我们知道,全画幅的相机,其感光元件为36*24mm,而半画幅为27.9*18.6m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可以得出它们的对角线分别为A=43.27mm和B=33.53mm,等效焦距的系数R为1.29,约为1.3,所以许多人都说半幅机的镜头与全幅机的镜头,焦距上有一个转换系数的差别。那么,一支18-55的半幅机镜头的焦距,等效于全幅机镜头23-72的焦段。

同样,我们再来算一算,手机的镜头焦距为4mm,它的等效焦距是多少?

时下流行的拍照手机,感光元件的尺寸为4.13*3.05mm,,所以其对角线的长度为5.13mm,根据上面的公式,可计算出它相对全画幅机的等效焦距的转换系数为8.43,那么4mm的焦段相当于全画幅相机的33.75mm。

所以根据上面的推导,其实4mm的超广角手机镜头,它只等效于一支35mm焦段的全画幅的单反镜头,属于小广角的视觉效果。自然它的畸变就没有单反的超广角那么大了,再加上现在手机的AI拍摄算法,还可以对畸变效果做一些调整。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手机镜头属于超广角,但拍出的照片为啥畸变很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