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大家好,欢迎关注“谈谈侃三农”文章,每天从不同角度分享农村和农民新鲜事,探讨农村种植和养殖项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农之事,请点击上方两字“关注”,谢谢!今天分享的主题: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过去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大多就是自给自足,最多就是村民之间相互兑换,但现在不一样了,农民通过电商渠道能将各种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给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比如,农村有这样一种植物,过去在农民的眼中除了用来喂牛当柴火之外,别无它用。

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究竟这种植物是啥呢?它就是农村很常见的芦苇,芦苇是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植株一般长到1~3米高,喜欢生长在湿润的江河湖泊、池塘沟渠边,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只要在某个地方有一株,过不了多久就长成连片的芦苇了,因此人们见到的芦苇都是成片出现的。夏天的时候芦苇叶子生长茂盛,绿油油的,而且甘甜多汁,牛羊特别喜欢吃,笔者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放牛的时候最喜欢到成片的芦苇地里,牛在这个地方吃一天都吃不完,非常省事。到了冬天之后,芦苇开始枯萎,农民就将其砍回家当柴烧。

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如今技术的进步,像芦苇这种在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的植物现在用途非常广泛,被人们大量的利用,据了解芦苇杆中含有较高的纤维素,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造纸和造纤维的原材料。芦苇穗常常用来编织扫把,这种扫把比人造纤维扫把要耐用。另外新鲜的芦苇用来当作草料喂养牛、马等大型家畜,而且干的芦苇可当作生产饲料的原材料。

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正是因为如今芦苇的价值被人们发掘重视起来了,芦苇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很多大型加工厂、饲料厂对芦苇有很大的需求,单纯靠野生的芦苇完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何况品质好的野生芦苇生长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收割起来很不方便,农民也不愿意去收割,在一些贫困地区,政府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芦苇,实现规模化生产,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早日实现脱贫。

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据笔者了解,人工种植芦苇对技术要求较低,只要掌握好下面3点,就很难出问题。

1、虽然芦苇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其根部不能长期浸泡在水里,以免根部缺氧造成烂死。

2、芦苇田不能翻耕和施底肥,只能在生长期进行叶面施肥,保证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3、四五月份对芦苇害虫进行一次全面的灭虫处理。

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如今用途广,野生不够靠人工种植,亩入5000

人工种植芦苇管理得当,基本能实现亩产2000斤,然后将其编织成扫把或者卖给加工成,最少能收入5000元,比种粮食要划算很多,很多农民通过种植芦苇实现了发家致富,过去用来喂牛当柴火的芦苇如今实现了凤凰涅槃,实现了自己应有的价值。你觉得种植芦苇能赚到钱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