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期到底該不該辭職?

wm30947889


一般問“該不該”,就說明你的心裡已經有離職的想法了,但是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從業者,我認為這個問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一、瞭解自己為什麼有離職的想法

疫情逐漸好轉,很多企業也開始復工,但是隨著而來的就是人資的壓力,企業離職人數爆表,受疫情影響,很多家庭斷了收入,這個時候應該更加珍惜工作,但是卻出現了復工離職潮,這是為什麼呢?


結合我司員工的離職調查,得出離職潮的出現主要有這幾大原因:


  1. 疫情期間,休假一個多月,復工之後發現自己不太適應上班的節奏,於是選擇離職;
  2. 、疫情休假期間,努力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為之努力的職業,而選擇放棄原單位;
  3. 那些職場媽媽們,一手顧家庭,一手抓事業,而疫情使孩子們延遲開學,這樣媽媽們自然就需要留下來照顧孩子日常起居,所以不得不先離職;
  4. 自己工作的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如餐飲、零售,明知道企業危在旦夕,這個時候及時抽身才是最好的做法。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發現,“離職潮”的主流人群是低收入的基層員工,而非高級管理人員。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因為基層人群收入偏低,放棄成本低,高層管理人員的放棄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往往高層次人群雖然收入高,但是開銷也比較大,一旦他們失去收入,就意味著放棄自己小資的生活方式,他們當然不願意。


二、該不該離職,看看你兜裡的錢,腦袋裡的知識


可支配資本不僅包括資金,也包括腦袋裡的知識。

疫情期間,收入受到影響再所難免,此時如果你想離職,首先就要掂量掂量兜裡的錢答應不答應。


如果你有充足的可支配資金,這些資金足夠維持你半年的生活,那麼你想離職了,就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如果沒有,就請老老實實的復工上班吧。


如果你才華橫溢,那麼離職不離職也隨你。有一技之長,到啥時間都會有飯吃。有真本事的人,在這兒離職了,那兒也會搶著要的。如果不是,請踏踏實實上班。


離職本就應該是一件“蓄謀已久”的事情,而不應該是“靈光炸現”的想法。離職之前,有三“問”,問內心,問資本,問去路,這三個“問”都解決好了,才是最適合離職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