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2020年3月2日,國家醫保局、衛健委發佈《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表示互聯網醫院或批准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複診服務將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本次指導意見,標誌著在複診服務的醫保支付方面將對互聯網醫院和傳統線下醫院一視同仁,有助於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需求增長。運營方線上滲透率的提高和建設方IT系統需求的釋放或進一步加速,金融機構有必要關注支付場景合作與項目建設融資等業務機會。

一、供需雙增:加速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

(1)線上複診與處方購藥納入醫保,將加速線上診療滲透率提高。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我國2019年在線問診量約5.6億次,線上滲透率約6.2%,滲透率相對較低。原先針對常見病和慢性病的“互聯網+”複診基本上屬於自費,此次納入醫保支付將顯著提升居民選擇線上問診積極性,驅動居民就醫習慣的轉變;線上購藥處方納入醫保,將打通“線上掛號-線上問診-線上購藥-線上醫保支付-藥品快遞配送/自取”互聯網醫療服務閉環,提升互聯網醫療服務體驗。

(2)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互聯網醫院建設熱度提升。2018年起,行業政策陸續出臺,但尚缺醫保支付關鍵一環。中國醫保在醫療總支出中佔比71.4%(2018年),醫保是否覆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先由於沒有醫保接入,大型實體醫院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的動力不強,只有部分病源相對缺乏的中小型醫院願意開展互聯網醫療業務,截止2019年11月,互聯網醫院牌照僅發放269家。此次醫保支付破冰,大型醫院或進入市場,互聯網醫院建設熱度有望進一步提升。【詳見附圖1、2】。

圖1:互聯網醫療行業熱度與代表性政策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中泰證券、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2:我國互聯網醫院數量(單位:家)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二、建議關注支付場景合作與項目建設融資等業務機會

《意見》出臺後,互聯網醫療長期缺乏的支付方開始快速入場,衍生出支付場景合作潛在機會。原先線下醫療機構主要覆蓋範圍在周邊,依賴口碑效應,支付方式相對成熟,且線上診療滲透率提高相對緩慢;此次醫保納入政策落地,預計對線上滲透率提高有加速效果,或將逐步推動中青年慢病患者在線上進行復診、配藥和檢查單的開具,其中存在賬戶設立與支付接入等支付場景合作機會。

《意見》同時強調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水平,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實現互聯網醫保服務無卡辦理。醫療IT公司具備較強信息系統理解能力與建設經驗,有望在此背景下尋求和政府及醫療機構的項目合作,通過優化診療流程、節省醫保開支等方式參與醫保份額的分享。假設未來我國12801家二級及以上醫院都會進行互聯網醫院建設,對應院端的互聯網建設市場空間預計可達261億。【詳見附圖3】。

圖3:我國院端互聯網醫院建設空間估算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資料來源:衛健委、中金公司、招商銀行研究院

注:建設費用來自中金公司市場調研數據

三、風險提示

政策變動風險。本次《意見》是在醫保支付指導意見(2019年8月)基礎上對疫情期間的細化完善,與前期文件精神保持一致,但在疫情結束後是否延續尚不明朗。

第三方平臺運營風險。現階段的互聯網醫療仍主要依託於線下醫療機構,第三方平臺的發展仍將面臨醫保屬地管理難以破除、診療信息難以追溯、患者信息信息安全、配送物流成本過高等問題。【詳見附圖4】。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資料來源:醫言醫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招商銀行研究院

互聯網醫療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會有什麼影響?一文看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