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福建有哪些有名的海產品?

嘜吖優選


1、土丁

土丁為蛆狀動物,生活在幹灘塗表層,群集而居,其做法是把洗淨的泥土丁放大鍋水內煮,拌些蔥花,冷卻後湯汁自然咬凍即成土丁凍,食闡時用筷子劃成一塊,銀灰透明,入口不膩,清淡可口。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土丁,俗稱泥釘、海丁、土條、土筍,又名海蛆、沙蟲、海蚯蚓,是一種野生於沿海鹹淡水交界灘塗上的環節軟體蛆狀動物,學名叫做“星蟲”。

2、福建連江鮑魚

福建省連江縣地方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連江鮑魚體肥殼豔、鮑肉細嫩、味道鮮美獨特、營養豐富。活體連江鮑魚鮑殼質地堅硬;軟體部分比例高,肉質肥厚,呈黃白色,富有彈性;腹足吸附力強。

3、閩東大黃魚

魚體延長,側扁,體長為體高的3.7~4.1.背、腹緣均呈廣弧形。尾柄較細長,尾柄長為尾柄高的3.1~3.9。頭側扁,大而尖鈍,眼中大,上側位。

大黃魚為我國特有的海水魚類,可分為岱衢族、閩-粵東族和硇洲族的地方種群,分別分佈於黃海南部和東海、福建至珠江口以東、珠江口以西至瓊州海峽60米等深線以內海域。


零陸貳陸


福建特產  福州特產: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範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柚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乾貨、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漳州布袋戲等。

  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繡、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藥酒、海產乾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乾、香菇、 武夷巖茶、建甌板鴨、建蓮、北苑貢茶、閩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藝品、政和功夫茶、建盞、錐慄、靈芝、南孚電池等。

  莆田特產:荔枝、龍眼, 金沙薏米,仙遊皮蛋,扁食,熗肉,莆田魯面,興化米粉,漆木碗,仙遊木雕等。

  龍巖特產:八大幹系列. 、河田雞、山麻鴨等。

  三明特產:紅菇、沙縣小吃、沙縣夏茂冬酒、沙縣鄭湖板鴨、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幹,尤溪管前金桔,寧化老鼠幹、將樂擂茶、建寧蓮子、大田骨頭小吃系列等。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編,茶 葉,紅 曲,剪 刀等。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海邊一個菜


3月30日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公佈了

第三批“福建十大漁業品牌”名單

加上之前第一批、第二批名單

共有30種福建最有名的水產

看看都有哪些

▼▼▼

福州篇

平潭仙女蛤

仙女蛤在國內數地都有它的身影,卻因數量少無法形成種群,只有在平潭海壇灣一帶因獨特的海區地質和水文條件形成了種群資源。仙女蛤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選購仙女蛤時,可拿起輕敲,若為“砰砰”聲,則蛤是死的;相反若為“咯咯”較清脆的聲音,則蛤是活的。

連江丁香魚

丁香魚個體雖小,潔白如雪,但聞之似丁香花味,鮮嫩可口,又因其體形酷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魚”,並且易於保存,是福州沿海百姓常備的家常菜和製作各種風味小吃的重要佐料,也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連江的這個定海灣還被稱之為是中國的“丁香王國”,世界上有兩個地方的丁香魚品質最好,一個在意大利的熱那亞海港,另一個就在定海灣。

茭南蝦皮

連江縣苔菉鎮茭南村自古以來就是靠捕毛蝦為生,而茭南蝦皮,就是由毛蝦加工製成。別看蝦皮長得不起眼,這小傢伙卻富含鈣質,因此還有“補鈣倉庫”的美稱。

在連江,蝦皮的吃法很多,蘸醬油、炒著吃或者做湯。它也是連江尋常百姓家常備的天然味精。餐館上菜之前,餐桌常有一小碟蝦皮,加上了醋、醬油和蔥蒜的調料,便成為一道味美價廉的精緻小菜了,適合佐飯,也是佐酒的美味佳品。它雖然不是主菜,但平時拌涼菜、蒸雞蛋、包餃子均可加入增鮮提味,既美味又經濟實惠。

連江蝦皮

連江蝦皮,俗稱蝦米,是以主要分佈在黃岐灣、定海灣的毛蝦為原料,經漂煮後曬乾或烘乾的乾製品。連江蝦皮肉味精美、鹹淡適宜、色澤鮮亮、無雜質、無異味,因能長期保存而暢銷海內外。連江蝦皮加工的工藝獨特,具有良好的聲譽,曾獲得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福州黃螺

福州黃螺貝殼黃褐色,肉質厚實,口感爽滑,鮮香四溢,深受消費者喜愛。其營養價值較高,腹足肌中的蛋白含量高達70%左右,而脂肪含量僅5%左右,屬名貴滋補的海產品。可入藥,其肉乾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和潤燥的功效。在福州話“黃”通“旺”音,因其有旺發之意,是福州宴席必上的一道美味。

福州金魚

福州金魚以品種繁多、質量優良、色彩豔麗、體態優美、魚體健壯而著稱。常見品種達80多個品系,除傳統的蘭壽、琉金、獅頭、高頭、虎頭、珍珠、蝶尾、龍睛、絨球、水泡等外,新近培育出許多精品品種,如福州蘭壽,色彩更豐富,體態雄壯,被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魚迷稱為“福壽”。又如“熊貓”金魚則屬“福州特產”,因顏色黑白,眼睛、模樣色型分佈貌酷似熊貓故而得名,稱為“國寶”,還有“皇冠珍珠鱗”、“鵝頭紅”等。

福州烤鰻

福州是我國重要的鰻魚養殖及烤鰻出口基地。福州養鰻業始於1973年, 是我國最早開始池塘養鰻的地區。烤鰻魚保持了鰻魚誘人口感的高蛋白飲食,維他命A和維他命B、維他命C十分豐富,是女性皮膚美容和恢復疲勞、防止老化、提高活力的佳品。在冬天常吃香噴噴的烤鰻飯以驅走嚴寒,保持充沛精力。

福州魚丸

福州魚丸是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製成的丸狀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福州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尤其是回榕探親的僑胞,都喜歡品嚐家鄉的魚丸,一飽口福。福州習俗,辦酒席,客人都要“夾酒包”。過去“酒包”中都有魚丸,個頭有小孩子拳頭大,“夾”回家,要切成小塊,大家吃。也有人愛吃無餡的小魚丸,專門請人特製,其彈性非常強。

漳港海蚌

長樂漳港海蚌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漳港的特產。海蚌是我國海產品中珍品,肉質脆嫩,色白透明,蚌殼略呈三角形,殼很薄,僅在淡鹹水交匯處的海水細沙中生長,以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與意大利之蚌齊名,馳譽中外。長樂漳港海蚌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連江海帶

連江是福建省海帶南移試養最早的縣,創立了“官塢”、“現龍”、“浪濤”、“海民”等多個海帶名優品牌。在食物中,海帶的含碘量很高,適宜缺碘、甲狀腺腫大、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營養不良性貧血以及頭髮稀疏者可多食,由於海帶中碘的含量較豐富,患有甲亢的病人不要吃海帶,會加重病情;孕婦和乳母不要多吃海帶。海帶不能長時間浸泡,雖然食用海帶前應用水漂洗,但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說浸泡6小時左右就可以了,浸泡時間太長海帶中的營養物質,會溶解於水,營養價值就會降低。

莆田篇

莆田花蛤

“莆田花蛤”養殖歷史悠久,2011年12月中國漁業協會授予莆田市“中國花蛤之鄉”稱號。花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物美價廉等特點,煮食、涼拌、爆炒、做餡,味道均佳。除鮮食外,可制罐頭、蛤乾等。蛤蜊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在民間更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靈”之說。俗話說“涼水蠣子,熱水蛤”。牡蠣在天氣涼的時候最肥,而夏天7、8月份時的花蛤蜊的肉卻是最肥最豐滿的。

南日鮑

南日島有“鮑魚島”之稱,這裡水質清新、水溫適中,鮑魚適合生長的水溫是攝氏10~28度,南日島的海域水溫合適;除此之外,這裡水流急,沒有工業汙染,各項指標都非常適合養鮑魚。南日島原來是海帶、紫菜的重要產地,豐富優質的海帶、紫菜資源為鮑魚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飼料。南日鮑魚的標誌就是“尾膏”碧綠,而鮑魚殼上的“年齡”紋則呈現奇異的碧綠——鮑魚成長較慢,一年會在鮑魚殼上體現一圈紋路,猶如樹輪。鮑魚屬於低膽固醇的食品,不易造成人體膽固醇的上升,維生素E含量豐富,是預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食品。鮑殼還可作為中藥“石決明”使用。

三明篇

建寧福源荷蟹

建寧福源荷蟹產於福建母親河閩江正源頭建寧縣荷塘。建寧縣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新、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改造蓮田,在蓮田種植水草、套養河螺,形成水質清新無汙染的生態環境,方可養殖福源荷蟹。蟹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等物質。它既是滋補品又是佳餚,很受人們的喜愛,常是喜筵上的主菜。但對孕婦來說並不適宜。

大金湖大頭鰱

大金湖大頭鰱,又稱大金湖鱅魚、胖頭魚,產自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區泰寧縣大金湖水域。大金湖大頭鰱富含磷脂及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後葉素,特別是腦髓含量較高,且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含量更高,並以其原生態、無汙染、無泥腥味、天然鮮嫩、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推崇。

九龍湖白刀

九龍湖白刀,學名翹嘴紅鮊,是閩江流域的一種古老魚種,食用歷史悠久。杜甫在《峽隘》一詩中寫道“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其中“白魚”說的就是白刀。白刀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一書中對白刀的藥用功效評價頗高:“可治肝氣不足,補肝明目,血助脈。”

九龍湖獨特的地質結構、水域氣候、水質環境造就了九龍湖白刀獨特的口感與品質,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其鮮味氨基酸,如天冬氨基酸、穀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較普通魚類高,歷來是餐桌上的佳餚,有“閩江上等名貴魚”的美譽。

泉州篇

安海土筍凍

安海土筍凍不但滋味濃厚甘美,而且還有非常獨到的健保療病功效,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醋、甜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

崇武魚卷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傳統的特色名吃,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崇武人出外探親訪友,喜歡帶上他們的特產魚卷,表達心意。

泉州金牡蠣

牡蠣是一種高蛋白的水產品,鮮味氨基酸如穀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較高;此外牡蠣肉中含有豐富的牛磺酸、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已成為福建沿海居民喜愛的食品。我省採用選擇育種方法,構建了“殼色-生長”的育種模式,首次培育出速長-黃殼色牡蠣“金蠣1號”,“金蠣1號”新品系貝殼金黃,顏色絢麗,生長速度快,經過育肥、淨化後成為高品質生食牡蠣,目前已在泉州深滬灣海區養殖推廣。

晉江紫菜

晉江紫菜”主要有紫菜餅、紫菜酥、紫菜醬、紫菜湯包、海苔等一系統速食產品和即食產品。一般內地賓館和家庭多用水發泡洗後的紫菜沏湯,其實紫菜的吃法還有很多,如涼拌,炒食,制餡,炸丸子,脆爆,作為配菜或主菜與雞蛋、肉類、冬菇,豌豆尖和胡蘿蔔等搭配做菜等等。紫菜營養豐富,其蛋白質含量超過海帶,並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和核黃素,故紫菜又有“營養寶庫”的美稱。紫菜尤其適合甲狀腺腫大、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癭瘤、淋病、腳氣、高血壓、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類腫塊、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

漳州篇

雲霄巴非蛤

肥嫩鮮美的巴非蛤是雲霄人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餚,或炒、或蒸、或燉,它總是舌尖上不變的家鄉味之一。肉質鮮美,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利的元素,如肝糖、氨基酸、無機鹽、鈣質等,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市場需求量很大,供不應求。巴非蛤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吞噬海洋中的有機物,釋放益生菌類,豐富魚類生長環境。

漳州羅非魚

漳州碧水青山、河渠交錯的資源優勢,為發展水產業提供了絕佳環境。羅非魚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在日本,稱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常見的做法有糖醋羅非魚、清蒸羅非魚、紅燒羅非魚、啤酒羅非魚、茄汁烤羅非魚。

漳州白對蝦

漳州白對蝦,學名南美白對蝦,成體最長可達24cm,甲殼較薄,正常體色為淺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紋。漳州白對蝦口味鮮美,其中所富含的牛磺酸,能降低人體的血清膽固醇;微量元素鋅,可以改善人體因缺鋅所引起的生長障礙、味覺障礙、皮膚不適以及精子畸形等病症。因此,漳州白對蝦是一種難得的食源性保健佳品。漳州白對蝦已獲得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認定和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

漳州石斑魚

石斑魚養殖業是漳州市水產業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從2009年,每年均舉辦一次“漳州石斑魚節”。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有趣的是,石斑魚是“雙性”魚,雌雄同體,具有性轉換特徵,首次性成熟時全系雌性,次年再轉換成雄性。而且石斑魚體色變異甚多,常呈褐色或紅色,並具條紋和斑點。這種魚,喜靜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濁,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帶,經常多見。

南平篇

閩北稻花魚

稻花魚,其實就是在稻田裡吃稻花長大的鯉魚。武夷山北部山區山高水冷,當地村民有在稻田裡放養鯉魚的傳統。除了清燉,村民還將大鯉魚通過醃製、蒸煮,焙乾製作成“鯉魚乾”,醇香味美。據考證,稻花魚起源於北宋初期,當地山民就開始生產製作了。武夷山(原崇安)建縣後,歷代縣衙都選用“田鯉幹”作為進獻宮廷的貢品,並且多次受到嘉獎和好評,至今已有上千年悠久歷史。

建甌弓魚

“弓魚”也叫“綁魚”,是塘魚抓上岸後,綁魚的一種技術。漁農在魚塘邊捕邊綁,即用繩子從魚鼻子穿到唇,尾部綁肛門下,這叫初綁。然後把魚放入溪河清活水中“吐汙納新”,再行二次弓綁,即頭部不動,尾部由肛門下移到肛門上,使魚弓彎成半圓形。這種弓過的魚,吃起來特別鮮美,沒有魚腥味。

寧德篇

桐江鱸魚

桐江鱸魚生長在福鼎市桐江與東海的交匯處,鱸魚肉堅實呈蒜瓣狀,刺少,味鮮美,也是西餐常用魚之一。鱸魚味甘、性平,入肝、脾、腎三經。具有加快癒合傷口、健脾、補氣、益腎、安胎之功效。民間驗方有用鱸魚與蔥、生薑煎湯,治小兒消化不良。將鰓研末或煮湯,可用以治療小兒百日咳,也可治療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

寧德彈塗魚

寧德彈塗魚,俗稱跳跳魚、泥牛、花魚、泥猴等,是沿岸廣溫廣鹽“兩棲”魚類。寧德彈塗魚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善於爬行、跳躍和穴居,耐長途運輸。寧德彈塗魚天然鮮活,營養豐富,肉嫩味美,具有滋補、強身功效,和酒燉服可治耳鳴、頭暈、盜汗、陽痿等,還是婦女產後進補和孝敬老人的饋贈佳品。目前主要以活魚銷往全國各地。

寧德香魚

寧德香魚,俗稱油香魚,為名貴小型經濟魚類,分佈於水質清澈、水溫較低的沿海山區溪河中。因其脊背含有香腺呈特殊香味而聞名於世,古代作為貢品魚,素有“淡水魚之王”的美譽,。香魚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有史料記載,被譽為“雁山五珍”之一,曾有“雁蕩出香魚,清甜味有餘”的詩句描寫它的美味。香魚食法頗多,清蒸、紅燒皆宜。清蒸香魚,肉質細嫩,多油,清香撲鼻,味道極其鮮美。也可用炭火焙烤成香魚乾,製成後體色金黃,清香無腥,鬆脆可口,風味獨特,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

寧德大黃魚

體黃唇紅、肉質鮮美的大黃魚素有“國魚”之美譽,而寧德素有“大黃魚之鄉”的美稱,是我國大黃魚產業的發源地與最大規模的養殖基地。黃魚的肉質鮮嫩,適合清蒸,如果用油煎的話,油量需多一些,以免將黃魚肉煎散,煎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另外,燒黃魚時,揭去頭皮,就可除去異味。中醫認為,黃魚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慾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但哮喘病人和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

霞浦海參

在霞浦漁民眼裡,海參是十分“矯情”的寶貝,為了照顧好它們,漁民要長期住在海上,也在當地形成了龐大的“海上漁村”,衍生出各種海上獨特的服務行業。霞浦溪南鎮是福建最大的海參養殖場,漁民冬季從北方帶回海參苗,投放進恆溫的南方海域,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照料,海參鮮嫩肥美。海參生長速度極其緩慢,但營養價值非常高,所以素有“百補之首”的美譽。它肉質軟嫩,典型高蛋白、低脂肪美食,滋味豐腴,風味高雅,是久負盛名的名饌佳餚。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著“壓軸”的角色。

 











吾峰散人


第一、仙女蛤

數量少,味道極其鮮美,營養豐富,重要的是物美價廉,防止老年病的號產品

第二、福州烤鰻

福州是我國最早開始養鰻的地方。富含維他命A和維他命B、維他命C,很適合女性皮膚美容,還是提高活力的佳品。在冬天常吃香烤鰻飯可以驅走嚴寒,保持充沛精力。

第三、漳港海蚌

肉質脆嫩,色白透明,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

第四、連江海帶

海帶的含碘量很高,適宜缺碘、甲狀腺腫大、高血壓、營養不良性貧血以及頭髮稀疏者可多食用

第五、南日鮑

南日鮑魚尾膏碧綠,鮑魚屬於低膽固醇的食品,不易造成人體膽固醇的上升,維生素E含量豐富。

第六、大金湖大頭鰱

富含磷脂及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後葉素,且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含量更高,原生態、無汙染、無泥腥味、味道鮮美,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喜勿噴,有不同看法的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學習,共同進步,祝大家每天開心,工作快樂,身體健康,家和萬事興,生意興隆,謝謝!


姚思遠的vlog


福州篇

平潭仙女蛤

仙女蛤在國內數地都有它的身影,卻因數量少無法形成種群,只有在平潭海壇灣一帶因獨特的海區地質和水文條件形成了種群資源。仙女蛤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選購仙女蛤時,可拿起輕敲,若為“砰砰”聲,則蛤是死的;相反若為“咯咯”較清脆的聲音,則蛤是活的。

連江丁香魚

丁香魚個體雖小,潔白如雪,但聞之似丁香花味,鮮嫩可口,又因其體形酷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魚”,並且易於保存,是福州沿海百姓常備的家常菜和製作各種風味小吃的重要佐料,也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連江的這個定海灣還被稱之為是中國的“丁香王國”,世界上有兩個地方的丁香魚品質最好,一個在意大利的熱那亞海港,另一個就在定海灣。

茭南蝦皮

連江縣苔菉鎮茭南村自古以來就是靠捕毛蝦為生,而茭南蝦皮,就是由毛蝦加工製成。別看蝦皮長得不起眼,這小傢伙卻富含鈣質,因此還有“補鈣倉庫”的美稱。

在連江,蝦皮的吃法很多,蘸醬油、炒著吃或者做湯。它也是連江尋常百姓家常備的天然味精。餐館上菜之前,餐桌常有一小碟蝦皮,加上了醋、醬油和蔥蒜的調料,便成為一道味美價廉的精緻小菜了,適合佐飯,也是佐酒的美味佳品。它雖然不是主菜,但平時拌涼菜、蒸雞蛋、包餃子均可加入增鮮提味,既美味又經濟實惠。

連江蝦皮

連江蝦皮,俗稱蝦米,是以主要分佈在黃岐灣、定海灣的毛蝦為原料,經漂煮後曬乾或烘乾的乾製品。連江蝦皮肉味精美、鹹淡適宜、色澤鮮亮、無雜質、無異味,因能長期保存而暢銷海內外。連江蝦皮加工的工藝獨特,具有良好的聲譽,曾獲得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福州黃螺

福州黃螺貝殼黃褐色,肉質厚實,口感爽滑,鮮香四溢,深受消費者喜愛。其營養價值較高,腹足肌中的蛋白含量高達70%左右,而脂肪含量僅5%左右,屬名貴滋補的海產品。可入藥,其肉乾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和潤燥的功效。在福州話“黃”通“旺”音,因其有旺發之意,是福州宴席必上的一道美味。

福州金魚

福州金魚以品種繁多、質量優良、色彩豔麗、體態優美、魚體健壯而著稱。常見品種達80多個品系,除傳統的蘭壽、琉金、獅頭、高頭、虎頭、珍珠、蝶尾、龍睛、絨球、水泡等外,新近培育出許多精品品種,如福州蘭壽,色彩更豐富,體態雄壯,被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魚迷稱為“福壽”。又如“熊貓”金魚則屬“福州特產”,因顏色黑白,眼睛、模樣色型分佈貌酷似熊貓故而得名,稱為“國寶”,還有“皇冠珍珠鱗”、“鵝頭紅”等。

福州烤鰻

福州是我國重要的鰻魚養殖及烤鰻出口基地。福州養鰻業始於1973年, 是我國最早開始池塘養鰻的地區。烤鰻魚保持了鰻魚誘人口感的高蛋白飲食,維他命A和維他命B、維他命C十分豐富,是女性皮膚美容和恢復疲勞、防止老化、提高活力的佳品。在冬天常吃香噴噴的烤鰻飯以驅走嚴寒,保持充沛精力。

福州魚丸

福州魚丸是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製成的丸狀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福州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尤其是回榕探親的僑胞,都喜歡品嚐家鄉的魚丸,一飽口福。福州習俗,辦酒席,客人都要“夾酒包”。過去“酒包”中都有魚丸,個頭有小孩子拳頭大,“夾”回家,要切成小塊,大家吃。也有人愛吃無餡的小魚丸,專門請人特製,其彈性非常強。

漳港海蚌

長樂漳港海蚌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漳港的特產。海蚌是我國海產品中珍品,肉質脆嫩,色白透明,蚌殼略呈三角形,殼很薄,僅在淡鹹水交匯處的海水細沙中生長,以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與意大利之蚌齊名,馳譽中外。長樂漳港海蚌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連江海帶

連江是福建省海帶南移試養最早的縣,創立了“官塢”、“現龍”、“浪濤”、“海民”等多個海帶名優品牌。在食物中,海帶的含碘量很高,適宜缺碘、甲狀腺腫大、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營養不良性貧血以及頭髮稀疏者可多食,由於海帶中碘的含量較豐富,患有甲亢的病人不要吃海帶,會加重病情;孕婦和乳母不要多吃海帶。海帶不能長時間浸泡,雖然食用海帶前應用水漂洗,但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說浸泡6小時左右就可以了,浸泡時間太長海帶中的營養物質,會溶解於水,營養價值就會降低。

莆田篇

莆田花蛤

“莆田花蛤”養殖歷史悠久,2011年12月中國漁業協會授予莆田市“中國花蛤之鄉”稱號。花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物美價廉等特點,煮食、涼拌、爆炒、做餡,味道均佳。除鮮食外,可制罐頭、蛤乾等。蛤蜊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在民間更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靈”之說。俗話說“涼水蠣子,熱水蛤”。牡蠣在天氣涼的時候最肥,而夏天7、8月份時的花蛤蜊的肉卻是最肥最豐滿的。

南日鮑

南日島有“鮑魚島”之稱,這裡水質清新、水溫適中,鮑魚適合生長的水溫是攝氏10~28度,南日島的海域水溫合適;除此之外,這裡水流急,沒有工業汙染,各項指標都非常適合養鮑魚。南日島原來是海帶、紫菜的重要產地,豐富優質的海帶、紫菜資源為鮑魚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飼料。南日鮑魚的標誌就是“尾膏”碧綠,而鮑魚殼上的“年齡”紋則呈現奇異的碧綠——鮑魚成長較慢,一年會在鮑魚殼上體現一圈紋路,猶如樹輪。鮑魚屬於低膽固醇的食品,不易造成人體膽固醇的上升,維生素E含量豐富,是預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食品。鮑殼還可作為中藥“石決明”使用。

三明篇

建寧福源荷蟹

建寧福源荷蟹產於福建母親河閩江正源頭建寧縣荷塘。建寧縣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新、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改造蓮田,在蓮田種植水草、套養河螺,形成水質清新無汙染的生態環境,方可養殖福源荷蟹。蟹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等物質。它既是滋補品又是佳餚,很受人們的喜愛,常是喜筵上的主菜。但對孕婦來說並不適宜。

大金湖大頭鰱

大金湖大頭鰱,又稱大金湖鱅魚、胖頭魚,產自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區泰寧縣大金湖水域。大金湖大頭鰱富含磷脂及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後葉素,特別是腦髓含量較高,且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含量更高,並以其原生態、無汙染、無泥腥味、天然鮮嫩、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推崇。

九龍湖白刀

九龍湖白刀,學名翹嘴紅鮊,是閩江流域的一種古老魚種,食用歷史悠久。杜甫在《峽隘》一詩中寫道“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其中“白魚”說的就是白刀。白刀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一書中對白刀的藥用功效評價頗高:“可治肝氣不足,補肝明目,血助脈。”

九龍湖獨特的地質結構、水域氣候、水質環境造就了九龍湖白刀獨特的口感與品質,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其鮮味氨基酸,如天冬氨基酸、穀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較普通魚類高,歷來是餐桌上的佳餚,有“閩江上等名貴魚”的美譽。

泉州篇

安海土筍凍

安海土筍凍不但滋味濃厚甘美,而且還有非常獨到的健保療病功效,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醋、甜辣醬、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

崇武魚卷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傳統的特色名吃,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崇武人出外探親訪友,喜歡帶上他們的特產魚卷,表達心意。

泉州金牡蠣

牡蠣是一種高蛋白的水產品,鮮味氨基酸如穀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較高;此外牡蠣肉中含有豐富的牛磺酸、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已成為福建沿海居民喜愛的食品。我省採用選擇育種方法,構建了“殼色-生長”的育種模式,首次培育出速長-黃殼色牡蠣“金蠣1號”,“金蠣1號”新品系貝殼金黃,顏色絢麗,生長速度快,經過育肥、淨化後成為高品質生食牡蠣,目前已在泉州深滬灣海區養殖推廣。

晉江紫菜

晉江紫菜”主要有紫菜餅、紫菜酥、紫菜醬、紫菜湯包、海苔等一系統速食產品和即食產品。一般內地賓館和家庭多用水發泡洗後的紫菜沏湯,其實紫菜的吃法還有很多,如涼拌,炒食,制餡,炸丸子,脆爆,作為配菜或主菜與雞蛋、肉類、冬菇,豌豆尖和胡蘿蔔等搭配做菜等等。紫菜營養豐富,其蛋白質含量超過海帶,並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和核黃素,故紫菜又有“營養寶庫”的美稱。紫菜尤其適合甲狀腺腫大、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癭瘤、淋病、腳氣、高血壓、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類腫塊、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

漳州篇

雲霄巴非蛤

肥嫩鮮美的巴非蛤是雲霄人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餚,或炒、或蒸、或燉,它總是舌尖上不變的家鄉味之一。肉質鮮美,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利的元素,如肝糖、氨基酸、無機鹽、鈣質等,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市場需求量很大,供不應求。巴非蛤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吞噬海洋中的有機物,釋放益生菌類,豐富魚類生長環境。

漳州羅非魚

漳州碧水青山、河渠交錯的資源優勢,為發展水產業提供了絕佳環境。羅非魚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在日本,稱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常見的做法有糖醋羅非魚、清蒸羅非魚、紅燒羅非魚、啤酒羅非魚、茄汁烤羅非魚。

漳州白對蝦

漳州白對蝦,學名南美白對蝦,成體最長可達24cm,甲殼較薄,正常體色為淺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紋。漳州白對蝦口味鮮美,其中所富含的牛磺酸,能降低人體的血清膽固醇;微量元素鋅,可以改善人體因缺鋅所引起的生長障礙、味覺障礙、皮膚不適以及精子畸形等病症。因此,漳州白對蝦是一種難得的食源性保健佳品。漳州白對蝦已獲得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認定和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

漳州石斑魚

石斑魚養殖業是漳州市水產業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從2009年,每年均舉辦一次“漳州石斑魚節”。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有趣的是,石斑魚是“雙性”魚,雌雄同體,具有性轉換特徵,首次性成熟時全系雌性,次年再轉換成雄性。而且石斑魚體色變異甚多,常呈褐色或紅色,並具條紋和斑點。這種魚,喜靜怕浪,喜暖怕冷,喜清怕濁,在10~15米深的海底,尤其在多岩礁洞穴和珊瑚地帶,經常多見。

南平篇

閩北稻花魚

稻花魚,其實就是在稻田裡吃稻花長大的鯉魚。武夷山北部山區山高水冷,當地村民有在稻田裡放養鯉魚的傳統。除了清燉,村民還將大鯉魚通過醃製、蒸煮,焙乾製作成“鯉魚乾”,醇香味美。據考證,稻花魚起源於北宋初期,當地山民就開始生產製作了。武夷山(原崇安)建縣後,歷代縣衙都選用“田鯉幹”作為進獻宮廷的貢品,並且多次受到嘉獎和好評,至今已有上千年悠久歷史。

建甌弓魚

“弓魚”也叫“綁魚”,是塘魚抓上岸後,綁魚的一種技術。漁農在魚塘邊捕邊綁,即用繩子從魚鼻子穿到唇,尾部綁肛門下,這叫初綁。然後把魚放入溪河清活水中“吐汙納新”,再行二次弓綁,即頭部不動,尾部由肛門下移到肛門上,使魚弓彎成半圓形。這種弓過的魚,吃起來特別鮮美,沒有魚腥味。

寧德篇

桐江鱸魚

桐江鱸魚生長在福鼎市桐江與東海的交匯處,鱸魚肉堅實呈蒜瓣狀,刺少,味鮮美,也是西餐常用魚之一。鱸魚味甘、性平,入肝、脾、腎三經。具有加快癒合傷口、健脾、補氣、益腎、安胎之功效。民間驗方有用鱸魚與蔥、生薑煎湯,治小兒消化不良。將鰓研末或煮湯,可用以治療小兒百日咳,也可治療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

寧德彈塗魚

寧德彈塗魚,俗稱跳跳魚、泥牛、花魚、泥猴等,是沿岸廣溫廣鹽“兩棲”魚類。寧德彈塗魚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善於爬行、跳躍和穴居,耐長途運輸。寧德彈塗魚天然鮮活,營養豐富,肉嫩味美,具有滋補、強身功效,和酒燉服可治耳鳴、頭暈、盜汗、陽痿等,還是婦女產後進補和孝敬老人的饋贈佳品。目前主要以活魚銷往全國各地。

寧德香魚

寧德香魚,俗稱油香魚,為名貴小型經濟魚類,分佈於水質清澈、水溫較低的沿海山區溪河中。因其脊背含有香腺呈特殊香味而聞名於世,古代作為貢品魚,素有“淡水魚之王”的美譽,。香魚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就已有史料記載,被譽為“雁山五珍”之一,曾有“雁蕩出香魚,清甜味有餘”的詩句描寫它的美味。香魚食法頗多,清蒸、紅燒皆宜。清蒸香魚,肉質細嫩,多油,清香撲鼻,味道極其鮮美。也可用炭火焙烤成香魚乾,製成後體色金黃,清香無腥,鬆脆可口,風味獨特,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

寧德大黃魚

體黃唇紅、肉質鮮美的大黃魚素有“國魚”之美譽,而寧德素有“大黃魚之鄉”的美稱,是我國大黃魚產業的發源地與最大規模的養殖基地。黃魚的肉質鮮嫩,適合清蒸,如果用油煎的話,油量需多一些,以免將黃魚肉煎散,煎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另外,燒黃魚時,揭去頭皮,就可除去異味。中醫認為,黃魚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慾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但哮喘病人和過敏體質的人應慎食。

霞浦海參

在霞浦漁民眼裡,海參是十分“矯情”的寶貝,為了照顧好它們,漁民要長期住在海上,也在當地形成了龐大的“海上漁村”,衍生出各種海上獨特的服務行業。霞浦溪南鎮是福建最大的海參養殖場,漁民冬季從北方帶回海參苗,投放進恆溫的南方海域,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照料,海參鮮嫩肥美。海參生長速度極其緩慢,但營養價值非常高,所以素有“百補之首”的美譽。它肉質軟嫩,典型高蛋白、低脂肪美食,滋味豐腴,風味高雅,是久負盛名的名饌佳餚。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著“壓軸”的角色。






懶人蛋糕


作為福建的海產品,本人認為都是一樣的,本地的海產品都能銷售出去。就是一個好。

誰不說俺家鄉好,我雖然不是福建的,但是,我去過福建,海產品不錯。


用戶58297153269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df0000aae6606f593f\

小胖兒日記


土丁,連江鮑魚,大黃魚,海蚌……好多好多


邊邊在深圳


寧德大海魚,東海釣帶,


江記海鮮群英薈萃


有明蝦,有蟶,有花蛤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