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据太史公司马迁说,宣太后在与义渠王来往的三十年中,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后来如何却不见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为首的秦国杀死了的话,一定会见于史籍,以此进一步证明“秦乃虎狼之国”。而竟不见记载,可能这两个孩子早在父母来往的三十年间就已经夭折了,鉴于当时的医疗生活条件,这个可能性更大——而儿子死了,当然也是进一步促使宣太后对情夫痛下杀手的因素之一。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宣太后既然壮年守寡,现在又把持朝政,肯定就不会独守空闱。虽然做为太后她不可能正式下嫁于人,于是她就有了许多的情人。

  其实说起来,宣太后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情人来头不小,而且宣太后与之情好,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

  此人就是秦国外境戎狄——匈奴之义渠王。当初惠文王在世时,义渠是归附服从了秦国的,但是秦昭王继位,年幼无知,前来朝贺的义渠王年轻力壮,性情桀骜不驯,对新秦王心生蔑视,分分钟都有可能重新反叛。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在这样的情形下,宣太后以一国太后身份向义渠王暗通款曲,使他成了自己的情夫,自然戾气大减,叛乱的心思也就少了。

  戎狄所处位置,在秦国的长城外,乃是秦国举足轻重的大后方。正因为宣太后牺牲色相,笼络住了义渠王长达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国能够毫无后顾之忧,腾出手来增强国势,并且在诸侯国间征战不休,屡有斩获。

  三十年后,秦国已隐然成为诸侯国间的老大,国势大强,已经不用畏惧戎狄的威胁了。于是宣太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将情夫诱到甘泉宫去“度假”,然后就在温柔乡中突然发难,将义渠王杀掉,并立刻派兵灭掉了戎狄,将甘肃宁夏一带原属义渠王的领地全部收入囊中。——从此,秦国不再有西部边陲的后顾之忧,进而为宣太后的玄孙赢政能够放手一搏,成为始皇帝奠定了重要基础。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宣太后在利用义渠王助自己扎稳根基的同时,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使义渠王完全放下警惕与防备之心。在史记中的匈奴列传也有相关的记载,称秦昭王时期,义渠王与宣太后私通,生有二子。

剧中的宣太后与义渠君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叫嬴芾,小儿子叫嬴悝。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宣太后怀嬴芾时,本来遭到嬴稷与大臣的强烈反对,但是宣太后决意要将其生下,称嬴稷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兄弟会孤单。嬴芾出生以后,义渠君本想将他带回大草原,后来遭到宣太后的劝说,称让他留在秦国日后可继承王位。

宣太后的嬴芾、嬴悝两个儿子与其两个弟弟合称“秦国四贵”,嬴芾封为泾阳君,封地由起初的陕西泾阳一带转为河南南阳,嬴悝封为高陵君,封地起初在陕西高陵后来换到河南郾城。

历史上对于两个儿子后来的情况没有相关记载,对其下落通常有两个猜测:一是随着义渠王一同离世,宣太后为绝后患,没有使二子活下来;二是两个孩子早年就夭折了,两个儿子的离世可能一定程度上更加促成了宣太后狠下心对义渠王痛下毒手。起初两个儿子的出生可能是宣太后有意使其继承狄戎的王位,从而永绝秦国的后患。

这两种说法尚未得到考证,因此只能作为进一步的推测。

赵二解史第40讲——义渠王与宣太后所生二子的去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