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做生意就是败家,买房才是投资”。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末流作家i


朋友们好!

确实是这样,如果没有很强的能力的话,那么创业可能就是光花钱,不赚钱。但是如果买房子的话,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基本上都是能够赚到钱的。

1

做生意容易亏

做生意确实是容易亏损的。现在来说,如果你能力不强,没有做好思想和经营能力的准备,那么你做生意的话,是非常容易亏损的。

现在来说,做生意竞争非常激烈,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是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现在不论实体店,还是网店,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水平和能力,那么你如果贸然开始做生意,那么你又不懂行,那么亏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因此现在来说,做生意确实容易亏损。

2

买房能够升值

过去的十几年,是房产的黄金时代,可以说过去十几年只要是买房子,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

过去的十几年,如果你能够投资一线城市的房产,基本上都能够翻上个五六倍,可以说也算是赚到盆满钵满。

因此,因为买房能够升值,这样买房就算是投资的较好选择了。

3

现在的情况

从现在来看,做生意也非常艰难,想赚钱可以说还是相当的不容易。即使是马云前一段时间在上海浙商论坛上也说,一天就接到了10个借钱的电话,可见现在做生意的不容易。

而现在如果投资房产的话,未来还是一个保值增值的良好选择。如果你现在投资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市中心的学区房,那么未来升值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想做生意的话,还是需要谨慎,如果准备好了,也可以做。如果买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的房产的话,未来仍然是一个较好的保值增值的选择。

4

结论

这句话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很强的能力,贸然创业的话,可能就是亏损。而如果投资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的房产的话,在未来还是能够较好的保值增值。


感谢阅读!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我老婆有时候也偶尔抱怨一下我:“如果你创业那些钱,当时都拿来投资买房,现在资产都上千万了。”

每年回家,我爸妈也会说一下我:“好好上个班不行吗?整天就爱折腾,创业就是败家。”

但是我就是喜欢创业,这种成就感是买房子带来不了的。

我的一段创业经历

我说下自己买房子个创业的其中一小段经历,可能对于这种纠结更有说服力。

我4年前做了一个生鲜+互联网的项目,用了两年的时间,占领了珠三角600多家合作店。销售额最高的一个月也达到了800万,净利润最高的一个月做到了90万。

这个钱我一分都没拿出来分红,全部又投进去了,自己拿到手的依然只是每个月2万的工资。

当时做到这个成绩的时候,我成就感爆棚,别人问我做怎么做的,我就会问:你去过xx店吗?买就是我的合作店。

然后别人会问:“那你分了不少钱吧。”,我就会直接说:“没分钱,还得投入。”“那你做个什么劲,落袋为安。”

钱对于我来说当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价值被实现的过程,这不是用钱去衡量。

一段卖房的经历

有一年我看中了一套房,价格便宜就买了,放了两年,看着涨了挺多的,就又给卖了。

当时首付给了50万,卖房的时候卖了200万,还了银行的40多万后,我用了两年时间赚了100万。

这两年我什么都没有做,就是委托中介办了一些手续。卖房的钱我又拿来投入到自己的项目中,继续折腾了。

卖房的过程,一点感觉都没有,好像这100万不是自己挣的,跟自己没关系一样。

这个过程中,除了看着卡上的钱发生改变,内心毫无波澜,跟创业所获得的价值感完全不同。

一点感悟

创业的过程应该是将一件事做好为目的,这需要考量你的眼光,你的思维,你的执行力。

如果创业就是盯着钱去做,我敢99.99%保证你绝对会以失败结束。

因为一旦盯着钱做事,很多时候你会患得患失,该投入的时候不敢投入。家里一抱怨,你就想尽办法开始变现,这个时候很容易做错误的决定。

百度就是在上市后,一直被资本裹挟,为了市值而丢掉了很多东西。马云就说过: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创业要瞄着一个目标,和下围棋一样,看的不是当下一时的得失。


小渔的创业信条


在之前,网络上有一个非常火的段子,说1984年为了圆自己的出国梦,一位老北京卖掉了自己祖上传下的四合院,凑了30万背到意大利淘金,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大雪天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七次,被打三次,辛苦节俭,30年后两鬓斑白,终于攒下来一百万欧元(768万人民币)打算回国颐养天年。等回到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中介挂牌8000万,呆望着这个数字,他瞬间崩溃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中国的最真实的情况!但是,到底是买房还是创业,其实,还是看自己能力有多出色!能力和个人魅力大就创业!不然就买房!毕竟买房是不需要大多能力的,只要敢买就能赚!




西班牙桃乐丝红酒


怎么看?只能说,事后诸葛亮,事前。。。

“做生意就是败家,买房才是投资”这种观点就有所偏颇,多半是中介等营销号在贩卖焦虑。做生意败家、炒房赚钱,只是近几年经济大环境不佳下的少数例子,并不具备普遍适应性。

诚然,过去三十年房产的投资回报率十分可观,特别是对于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普通人而言,买房是比较稳妥的理财方式。因为买房可以用负债来抵消通胀货币贬值,另一方面房贷让一般人都可以相对容易的使用金融杠杆来提高收益率。从这个角度来看,买房算得上不错的财富保值增值的手段。

不动产同样是商品,只不过因为价格高、交易周期长、手续繁琐等,使得它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这也让大量的货币财富留在房地产里。但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房子也一样。

中央多次强调了“房住不炒”,楼市调控未见放松的趋势,未来房价大概率不会像前两年一般大涨了。这对于炒房客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妙了,因为他们的资金是有成本的,不涨就是亏。而且全国各地的房价也并非同步的,像曾经爆炒环京片区概念的燕郊已经从3万多的天价一路下跌到1万八九了,几乎腰斩。再比如,鹤岗等收缩性城市房价显然并不乐观。炒房也是有风险的!

实体生意可能确实比前几年难做,但是也只是相对的,做生意本就具有风险,创业更是艰辛,失败也是正常的事。买房同样是一种高风险的投机行为,因为普通人往往需要掏空家底背上二三十年债务才能买得起一套房,经不起房价波动。

过去的历史只能提供参考,但是也只是参考。


玉鱼与瑜


这句话听起来很没有道理,虽然当下做生意起步难,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做生意就是败家,如果没有人去做生意,在当下的社会是多么的可怕,意味着全部人口失业和社会的动荡。

怎么说全部人口失业呢?请问,有哪一家企业不是从一单一单地生意做起来的,如果你们的老板没有勇气去创出一片天地,哪里会有你工作的岗位!所有人都认为做生意就是败家,那么这个社会组织一定完蛋,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有人说,我是医生、我是警察,我是老师,我是公务员等等,请问如果全社会都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没有人出来做生意,那么社会公共事业、政府机关还能够维持的住吗?看问题不能太片面。


那么,买房算是投资吗?当然,不论房子是不是用来住的,房子的商业价值就摆在那里,至于后市房价是上涨了,还是下跌了,是赔了,还是赚了,买房当然是投资。


有钱,是该做生意,还是该买房投资?

个人认为,做生意也好,买房做投资也好,首先不要盲目跟从。先说买房好了,你要考虑到房市的大环境,眼下“房住不炒”的理念是主流,想通过买房来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了。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10—20年,房价保值,抵抗货币的时间贬值,还是对的。另外,买房保值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你是分期付款,还是一次付清;你是采取等额本息,还是采用先息后本等;你是考虑买商品房,还是考虑买学区房或者商铺房等等;你是买城市商业中心的高端洋房,还是买城郊的小区房;你是买大户型房4房2厅、复式楼,还是买普通中小户型2房1厅、3房1厅的;你是买电梯房(11层以上),还是买多层房(8层以下);你是买新房、期房,还是买二手房、、、、、、、


接着说说做生意,做生意有梦想是好事,但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机,当然还要取决于你是否具备做生意的能力。简单地来说说做生意人,具备的起码素质,八面玲珑,自来熟,凡事无巨细,过目不忘,如果以上几点你一条也不沾边,那么做生意肯定没戏。再来说说商机,你准备做什么,餐饮业,五金电器,日化超市,服装家纺,家居厨卫,文体音像,甚至酒吧、饮吧、茶楼,电影院,图书馆等等。你一定要有这些行业多年的从业经验,你才有资格去说,我想开一家自己的,这样的店。

否则,就是瞎闹,赔钱!


何处心安


你好,关于你的这句话:做生意一定是投资,是不是败家不能一概而论;买房才是投资显然不对的,买房根本不是投资而是投机。我对这句话的看法颇有不同。参考如下:

1、首先理解投资与投机的含义与关系

投资的核心是要创造增值的价值,进而带来人民币收益的增加。它的关键在于投资的钱要能产生产品价值,服务价值或社会价值等。投资虽然也是投钱,也能带来人民币收益的增加,但是他对增值价值的贡献是没有的,甚至是负面的。

理解它们的核心含义,你就能知道:如果做生意带有投机心理显然就是败家的,而买房是因为市场的炒房行为带来的风潮,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投资房子就不是投资反而带有投机的倾向。

2、理解“做生意就是败家”这句话

做生意肯定就要投钱,就要投资,属于创业行为。在当下“万众创业”的时代,社会是鼓励已经准备好的人可以尝试去创业。因此,做生意本身是正面的,值得赞许的!

有人会说做生意是败家,也是有原因的,具体比如:跟风做生意,看到别人开个餐饮店很赚钱,行业不懂,没有经验就拿钱去开了,亏了一次又一次,必然败家;也有人钱多不想做事,就想靠投钱出去坐等收益,殊不知你投资的项目是否有潜力,是否真假,是否能给别人带来投资价值等都没搞清楚,有项目就投,那就花钱买教训,最后变成败家了。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不想做生意变败家就要充分做好准备,包括行业,项目以及自身的适合度等评估后再去做更妥。

3、理解“买房才是投资”这句话

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以后,商品房的热销,加上国人对有房有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造就了很多有钱人直接买了房子当作投资,过3到5年转手卖出去赚一笔涨价的收益,这就是典型投机行为,这不仅会让开发的商品房无法进入市场正常流通,还会不断推高房价,不管是社会还是政策都是不允许的,也许你能投机赚到钱,但是这不会长久的,国家调控政策也在不断加大力度,包括像企业家大佬马云所说的:未来房价就是白菜价,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商品房是产品,不是投资项目。当然你可以考虑投资店面,店面购买以后就要去经营,有了更多的店面经营就会带动周边人气,让店面真正创造出价值,你所投资的店面就会增值,这就是属于投资,当然投资有风险,你对店面的评估和市场预测就是跟你的风险挂钩了。

4、总结:我们要鼓励做生意创造增值,创造收益,如果不是盲目投资做生意,即使失败了也是英雄,也是值得敬佩的,否则就是投机。而我们也是不鼓励投资买房赚钱,因为房子不是投资品,否则早晚一天都会适得其反。谢谢!


醉井观商


为什么说买房才是投资?

郎咸平曾经说过“利用买楼来对抗通胀,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2018年,12年间,北上广深4座一线城市的房价都成功翻倍。其中深圳涨幅361%,高居全国第一,而涨幅最低的上海也已经超过了197%。

网络上曾经有一个非常火的段子,一位老北京为了圆自己的梦,在1984年卖掉了祖传的四合院,凑够了30万,只身前往意大利淘金。秉承着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大雪天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七次,被打三次。勤勤恳恳30年,白了两鬓,终于攒下来一百万欧元,折合人民币777万元,打算回国颐养天年。等回到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中介挂牌8000万,呆望着这个数字,他瞬间崩溃了……

这是过去中国最真实的写照,买房是不是一项好投资,从居民自己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高达69%。

是的,多数人选择了买房投资,因为过去的时间已经证明房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但创业做生意真的很难,成功概率太低。


从企业平均寿命来看。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


创业者多为中小企业,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意味着绝大部分创业者经营不超过3年。


从倒闭数量的角度来看。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


每一位成功创业者,其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一段段艰辛的奋斗路。


小麦理财


毫无疑问,这是个伪命题,做生意一定会失败吗?不一定,同样有千千万万做生意成功的人,买房就是投资吗?这个也不一定,有句话这么说的,60后下海、70后买房、80后炒股,这句话非常客观,因为这本身就代表着周期性。

60后为何下海?因为80年代刚刚开始开放,做生意才是快速发家致富的营生,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机会,然而错过当初下海机会的人,这一生基本也就无法站在中国的金字塔顶端了,纵观现如今国内的企业家,大多都来自于那个年代。

70后买房,从千禧年之后,国内的房地产大幅发展,70后最大的30岁,到2008年,他们已经快接近40岁,部分人手上是有钱的,也正因为时代赋予的机会,他们赶上了大好时代,楼市资产成了他们最大的资产。

80后炒股,用周期之王周先生的话说,85年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大多是能赶上2015年的牛市的,这波牛市也成就了很多的投资者,如部分投资者听过的游资大佬赵老哥,就是个典型的80后。

所以,开篇易论就说“做生意就是败家,买房才是投资”这是个伪命题,人生没有如果,说买房才是投资那是因为你看到了这20年来房价的大幅上涨,可为什么20年前看到的只有极少数呢?在换句话讲,你能告诉我未来投资什么才是最赚钱的吗?你不能,因为我们都能看懂历史,但却看不懂未来。

的确,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时代机会,做生意并不是首选,买房也不见得是首选,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历史,而应该是放眼未来……



易论招财圈


市场经济历史太短,人们偏见很多,常识缺乏;加之平等没有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才会有“做生意就是败家,买房才是投资”这样的观点。

办公司做生意,这样的投资很多很多,创造了无穷的财富,怎么会评价那么低?一遭被蛇咬了?咬了都不能得出那种结论。

买房是投资,并没什么稀奇,也不等于高大上。由于中国发钞速度、土地一个供给方、18亿亩红线,造成房子供给的稀缺效应 ,不符合市场经济是适度过剩经济的基本特征。当事后诸葛亮没意思,敢预测5年后房价吗?

可以投资的事业太多了,关键是你擅长什么,最起码了解什么,然后才有选择的依据。

市场经济最忌讳不参与交换,或者只交换自己普通劳动力。那是躲着财富谋生。

没谁愿意穷得叮当响,更严重的话就变成领导阶级,凭什么领导别人?领导农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习惯尊重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尊严;这就是在进步啊!否则达则欺负人,穷则耍赖。建立和谐社会需要文明教化。

在法律框架内,没有三六九等,没有高低贵贱;赚钱,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业,别受任何言论干扰,他们不能对你负责。


云端美


首先,个人对这句话不是不是绝对认同,但是从目前各个渠道发布的数据来看,做生意的成功率是真的比较低。

我自己也学做过生意,结果亏得一塌糊涂,按当时的物价水平计算,差不多亏掉了成都市区两一套房。

后来从我自己做生意失败中总结出,做生意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行业,尤其是在无人指点下的起步阶段,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否则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因为我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就因为太年轻,社会经验太少,也没人指点,又选择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刚开始就被人坑了。

再说买房,不可否认,中国人热衷于买房,这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观念,所谓成家立业,历来如此。

但是我们也要有理性的认识,任何一种商品,不可能永远上涨,经过长期上涨后,房地产市场已积累了一定的泡沫风险。

近年,国家接连出台了各种政策对房价进行管控,在这样的背景下,之前的高速普涨行情基本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我个人看来,以后的房地产市场应该会分化,在人口大量长期净流入、经济发展前景好、房价目前处于相对低位的城市应该还存在一定的机会,至少保值没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口长期净流出的城市房价肯定会出现下跌,尤其是一些房价畸高,又没有支柱产业的城市。

还有一些人还在融资炒房,这种买房模式和做生意有什么区别呢?一旦资金断链,估计也只有凄惨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