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懷念恩師季羨林

老師,您在天堂好嗎?您可知道,地上有成千上萬雙眼睛在仰望著您,在懷念著您!

我仍然像您健在時一樣,每個月都要去 301 醫院換一次腎導管,這樣,就使我每個月有一次機會經過您住過的南樓病區的小馬路。每當我踏上這條馬路,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您慈祥的笑容,耳邊就會響起您親切的聲音,我彷彿聽到您高興地說著,“張明惠,你們來啦,快進來坐。”

懷念恩師季羨林

因此,每個月我都殷切地盼望著去 301 醫院的這一天,因為這會勾起一樁樁一件件刻骨銘心、令人難忘的往事,使我感到莫大的慰藉;另一方面,我又很怕去 301 醫院,因為天上人間,相隔茫茫,我永遠不可能再見到您了,這使我感到無限的悲痛。

懷念恩師季羨林

老師,您一定還記得的。以前每年 7 月 20 日後我都要前去給您拜壽。2009 年我也按往常的慣例,為您準備好唐裝棉襖和您愛吃的食品,打算在 7 月 20 日後帶著這些壽禮前往 301 醫院去給您拜壽。

出乎意料的是,7 月 11 日,我突然聽到電臺廣播,說您已於當天早上 9 時因心臟病突發,溘然長逝。這猶如晴天霹靂,把我們都驚呆了。我雙手發顫,淚如雨下,心在滴血。我用血和淚趕寫了一首送師遠行的小詩,沉痛悼念恩師季羨林先生:

“老師

為什麼您走得這樣匆匆忙忙

為什麼二十個日夜都等不及

您卻駕鶴西歸到了天堂

曾記得已約定給您拜壽

生日禮物早已準備停當

怎奈人間黃泉相隔渺茫

千萬遍呼喚總無回應

悲痛欲絕兮哭斷肝腸

……”

這就是我當時悲痛心情的真實寫照。


懷念恩師季羨林


| 圖為季羨林先生親筆題簽贈給學生的部分著作。

從 1951 年春到 2009 年夏,整整五十八個春秋,在那悠悠歲月裡,有多少往事令人刻骨銘心,又有多少諄諄教誨令人銘刻肺腑。

老師啊,您可記得,在我迷茫彷徨的時候,是您為我指明道路,點燃了希望之光;在我消極痛楚之時,是您給了我莫大的鼓舞,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在我悲觀失望的時候,是您用切身的經歷啟迪我,要我樂觀向上。

懷念恩師季羨林

特別是2004 年我患癌症動了手術後,您更是關懷備至,多方照料,讓您的助手給我寫信,叮囑我要隨遇而安,堅強樂觀。在我出院向您道別時,您還用北大的信箋親筆給我寫了“張明惠長命百歲,青春永駐”,蓋上名章,壓上塑料薄膜,賜贈給我,使我戰勝癌魔的信心倍增,心態日趨平穩。

出院後,每逢元旦春節、五一國慶、八月壽辰,我們都要去 301 醫院探望。先生,您走過康莊大道,也走過崎嶇小路;您住過豪華賓館,也蹲過瘋狂黑暗的“牛棚”,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電閃雷鳴,您都不懼不驚,巋然佇立在泰山之頂,冷眼觀看世界,高瞻遠矚,縝密思考,探索人生。您這種堅強樂觀的精神,為我們作出了榜樣,是為人師表的典範。

懷念恩師季羨林

從 2001 年到 2009 年,您在 301 醫院住院治病,長達八年之久,可是您從未呼痛呻吟過,您完全不把多種疾病掛在心懷,而是把病房當作了書房,伏案寫作,筆耕不輟,每有新作出版,總是讓助手打電話通知我們,您事先親筆題簽,蓋好名章,等候我們去取。可惜當時我沒有認真學習,不懂的地方來不及向您請教,這是我終生的悔恨。


懷念恩師季羨林


您的學術性著作,我看不懂,不敢問津,但是我非常喜歡您的散文。讀先生的散文,那完全是一種美的享受,讓人愛不釋手,宛如置身綠野,陶冶情操。您寫散文已有七十年的歷史,字數多達數百萬,膾炙人口。您的散文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不像玫瑰那樣芬芳馥郁,它像一束清雅的芝蘭,發出陣陣幽香,沁人心脾,令人神往。

您的老友、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有段名言: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您雖然離開了人間,可是您為人世留下了享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精神遺產;您的品德風範,高山景行,世人仰慕。

您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您為我們樹立起一座光芒四射的心碑,千秋萬世,永垂不朽!老師,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懷念恩師季羨林

您懷著一顆熾熱的赤子之心,熱愛祖國,關懷人民,眷戀故土,恪盡孝道。您堅持真理,公正不阿,尊師重教,桃李成林,關愛學生,崇敬友人,著譯等身,滿園奇葩,淡泊名利,不計回報,勤儉樸實,樂於助人,奉獻一生,無怨無悔。因此,您贏得了億萬中國人民和環球國際人士的無比崇敬,無限愛戴。

季老在愛中永生!


懷念恩師季羨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