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怀念恩师季羡林

老师,您在天堂好吗?您可知道,地上有成千上万双眼睛在仰望着您,在怀念着您!

我仍然像您健在时一样,每个月都要去 301 医院换一次肾导管,这样,就使我每个月有一次机会经过您住过的南楼病区的小马路。每当我踏上这条马路,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您慈祥的笑容,耳边就会响起您亲切的声音,我仿佛听到您高兴地说着,“张明惠,你们来啦,快进来坐。”

怀念恩师季羡林

因此,每个月我都殷切地盼望着去 301 医院的这一天,因为这会勾起一桩桩一件件刻骨铭心、令人难忘的往事,使我感到莫大的慰藉;另一方面,我又很怕去 301 医院,因为天上人间,相隔茫茫,我永远不可能再见到您了,这使我感到无限的悲痛。

怀念恩师季羡林

老师,您一定还记得的。以前每年 7 月 20 日后我都要前去给您拜寿。2009 年我也按往常的惯例,为您准备好唐装棉袄和您爱吃的食品,打算在 7 月 20 日后带着这些寿礼前往 301 医院去给您拜寿。

出乎意料的是,7 月 11 日,我突然听到电台广播,说您已于当天早上 9 时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这犹如晴天霹雳,把我们都惊呆了。我双手发颤,泪如雨下,心在滴血。我用血和泪赶写了一首送师远行的小诗,沉痛悼念恩师季羡林先生:

“老师

为什么您走得这样匆匆忙忙

为什么二十个日夜都等不及

您却驾鹤西归到了天堂

曾记得已约定给您拜寿

生日礼物早已准备停当

怎奈人间黄泉相隔渺茫

千万遍呼唤总无回应

悲痛欲绝兮哭断肝肠

……”

这就是我当时悲痛心情的真实写照。


怀念恩师季羡林


| 图为季羡林先生亲笔题签赠给学生的部分著作。

从 1951 年春到 2009 年夏,整整五十八个春秋,在那悠悠岁月里,有多少往事令人刻骨铭心,又有多少谆谆教诲令人铭刻肺腑。

老师啊,您可记得,在我迷茫彷徨的时候,是您为我指明道路,点燃了希望之光;在我消极痛楚之时,是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在我悲观失望的时候,是您用切身的经历启迪我,要我乐观向上。

怀念恩师季羡林

特别是2004 年我患癌症动了手术后,您更是关怀备至,多方照料,让您的助手给我写信,叮嘱我要随遇而安,坚强乐观。在我出院向您道别时,您还用北大的信笺亲笔给我写了“张明惠长命百岁,青春永驻”,盖上名章,压上塑料薄膜,赐赠给我,使我战胜癌魔的信心倍增,心态日趋平稳。

出院后,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八月寿辰,我们都要去 301 医院探望。先生,您走过康庄大道,也走过崎岖小路;您住过豪华宾馆,也蹲过疯狂黑暗的“牛棚”,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电闪雷鸣,您都不惧不惊,岿然伫立在泰山之顶,冷眼观看世界,高瞻远瞩,缜密思考,探索人生。您这种坚强乐观的精神,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怀念恩师季羡林

从 2001 年到 2009 年,您在 301 医院住院治病,长达八年之久,可是您从未呼痛呻吟过,您完全不把多种疾病挂在心怀,而是把病房当作了书房,伏案写作,笔耕不辍,每有新作出版,总是让助手打电话通知我们,您事先亲笔题签,盖好名章,等候我们去取。可惜当时我没有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来不及向您请教,这是我终生的悔恨。


怀念恩师季羡林


您的学术性著作,我看不懂,不敢问津,但是我非常喜欢您的散文。读先生的散文,那完全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爱不释手,宛如置身绿野,陶冶情操。您写散文已有七十年的历史,字数多达数百万,脍炙人口。您的散文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像玫瑰那样芬芳馥郁,它像一束清雅的芝兰,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令人神往。

您的老友、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有段名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您虽然离开了人间,可是您为人世留下了享之不尽、取之不竭的精神遗产;您的品德风范,高山景行,世人仰慕。

您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您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光芒四射的心碑,千秋万世,永垂不朽!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怀念恩师季羡林

您怀着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热爱祖国,关怀人民,眷恋故土,恪尽孝道。您坚持真理,公正不阿,尊师重教,桃李成林,关爱学生,崇敬友人,著译等身,满园奇葩,淡泊名利,不计回报,勤俭朴实,乐于助人,奉献一生,无怨无悔。因此,您赢得了亿万中国人民和环球国际人士的无比崇敬,无限爱戴。

季老在爱中永生!


怀念恩师季羡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