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人發文稱:33歲女985碩士生,英語挺棒找工作機會都沒有,你怎麼看?

紫雲阿榮


選擇有的時候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拿這個33歲的985女碩士來說,造成她的悲哀的,也有很大的自身原因。

首先,哪怕你清華畢業的,但你學金融的去從事互聯網,本來就是放棄了本專業,那就必須要承擔這個擇業的後果。互聯網的從業門檻並不高,你當初為了低門檻、方便而作出了選擇,為什麼回頭說行業?誇張點說,一個北大考古系的,去保險公司賣保險,並用不上北大文憑。

其次,英語不錯,這個“不錯”,在社會上是要用證書證明的,你這不是還沒考相關證書麼,不錯只是口說無憑。就算去考了證,去當老師或者翻譯,那又是換行業。隔行如隔山,到時候會有新的挑戰,所以,做什麼都不會輕鬆。

經濟大環境並不好,沒有誰隨隨便便成功。33歲女碩士感到難過,我們這邊還有一堆33歲有家有口、艱難度日的職場人士、待業人士。

所以,這位女碩士的問題,幾乎只能自己解決。當初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現在付出代價後最的就是調整好心態和姿態重新上路。世界上不缺985碩士,也不缺女性,更不缺33歲的人,現實就是這麼——現實。


林潔兒


本人28歲 普通一本碩士,從去年12月份開始找工作,在網上投了好多簡歷也是沒回應,當時那種自卑感真是讓人難受。期間有面試過國企,一家因為我過了司法考試,而且本碩學校還都不錯,擔心我待不住沒要我,另一家是看我年齡過大,他們規定碩士不超過28週歲,最後一家明確說要男生。而好多私企要麼是五險一金不全,要麼是給的待遇太低!有一次去北京參加招聘會,有一家企業給了offer,就先在這家企業工作。也在不斷找工作,依舊是投好多簡歷沒消息,或者是有消息但是面試不上,這種艱難的日子持續到今年5月份,有兩傢俬企,讓我去做法務,一家有五險一金,待遇4500,一家有五險,待遇4800,在這個城市,剛畢業碩士基本工資是4000。但最後還是選擇去了國企,這家國企我去應聘的時候,明確說好多都是走關係進來的,看我也的確是很優秀,所以和我簽了三方協議。說這麼多的意思是,如果真的優秀,會有伯樂的!


果果斷斷果果


看到這個主題有感而發,我也簡單說說我自己的歷程吧。

二本學士現年36的老大姐,十幾年前年開始在500強外資工作,三年前突發奇想到了小民企試試,結果發現不但文化上相容度很低,而且看不到自身的發展前景,行業也不是自己愛的行業。當時很想回到之前的行業,但是求職過程屢遭挫折。比如有很多獵頭找我,一聽說我已經不在之前那家公司,馬上說不符合招聘單位的要求,最後都是發簡歷過去有合適位置再聯繫,相當於石沉大海。比如在求職網站上再投心儀的企業和職位基本沒有迴音。比如主動找我的企業和職位都不匹配我的想法,等等。

雖說還沒有到手停口停的程度,老公也說我要辭職也無條件支持。我也猶豫過要不要先辭職,這樣面試起來更不用顧忌什麼(當時所在的小民企把員工盯得很緊,而且老闆疑心很重,總是小零碎的請假,會馬上聯想到可能去面試,然後放很多話給你聽讓你難受)。但是想到一旦離職就會鬆懈下來,心態上會更沒有動力,於是放棄了先離職的想法。然而,還是會彷徨急躁,覺得機會這麼少,年紀越來越大,每蹉跎多一個月,好像就偏離人生軌道多一度,越久越難回頭。

如此咬緊牙關忍住一年多,最終通過以前圈內的舊同事,抓到一個機會,不但回到心儀的外資百強,package也比原來高一大截,職位更是跟自己career path高度吻合的,36歲這年完成職業生涯重塑關鍵的一刻。

所以,在找工作的事情上我的總結有幾點。

一、現在所擁有的工作就是當下最好的,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讓僱主認可你的價值。那麼只要不是翻天覆地的變動,辭不辭職主動權就握在你手裡。

二、如果工作對你來說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有的話,再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要堅持做下去。一旦處於離職狀態,下一個面試你的僱主會有更多顧慮從而影響到你的入職成功率。

三、廣結善緣,靠譜的同事功效比獵頭大得多,尤其是特別好的企業更傾向內部推薦。

綜上,我覺得事情是人做出來的,謀事在人,當然成事在天。好好計劃積極面對,必要時蓄勢待發,機會總有一天會來找你。


光與影變奏


這個問題,讓阿贊來答一下。

33歲女985本碩,找工作的機會都沒有,這只是暫時的現象。畢竟人家只投了一個星期簡歷而已,沒必要上升到“連985碩士都就業難”的地步。

當事人髮網文求助,是因為求職前後心裡落差極大

這個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寶媽,之所以迷茫到發文求助,是因為前後經歷了極大落差的緣故。找工作之前,這位寶媽對自己非常自信,從她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比如:

1、“畢業後一直做互聯網行業,年前被公司裁員,當時一點不急,想著過年休息幾個月,年後再找工作。”
2、“晚上睡不著,思考自己為什麼沒有面試機會,估計一個是因為年紀,一個是因為性別。互聯網行業是年輕人的天下,我33歲可能要換個行業了。”

可以看到,這位寶媽儘管經歷了裁員,依然自我感覺良好。既不焦慮,也不操心。既沒有去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也沒有去研究公司招聘需求量最大的時機,更沒有想過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家庭平衡。而是抱著自己過去的學歷、履歷和已婚已育的資歷,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優哉遊哉的過著小日子。

等到休息夠了,去找工作的時候,又因為“年後已經投了一個星期簡歷了,全部石沉大海,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而信心受挫,備受打擊。

阿贊料想,這位寶媽這33年走來,大體上應該是很順遂的,也沒受過什麼大風大浪,所以遇到簡歷一週沒回音這樣的小小挫折,都難以承受。這裡不是要取笑寶媽的意思,反而是很羨慕她的平順,因為同是985碩士的阿贊,卻沒有寶媽這樣的好運氣。不論是畢業找工作,還是後來的職場經歷,都充滿了曲折與打擊。

當事人能從落差中冷靜下來,並開始反思自省

不過,從根本上來說,這位寶媽是非常自強不息的。阿贊特別認同和感動的一句話是:“有沒有人給點建議?家庭主婦就算了,這麼多年學不能白上。”正是寶媽身上的這種自強不息,和上進心,在她遇到挫折時,讓她願意去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

寶媽認為,投了一週簡歷,自己沒有面試機會:“估計一個是因為年紀,一個是因為性別。互聯網行業是年輕人的天下,我33歲可能要換個行業了。”

以阿贊對互聯網行業的瞭解來看,33歲在行業內絕不算大齡,反而算是求職的黃金年齡。這個年齡具備行業內至少5-8年工作經驗,再加上985的學歷條件,絕對是求職大軍中的佼佼者。而另一方面,寶媽的性別絕不是問題。作為女性,寶媽已婚已育,孩子雖然還在用尿不溼,比較小,但這一點又不會寫在簡歷上,所以也構不成沒有面試機會的原因。

總體上,阿贊認為,寶媽的年紀和性別絕對不是讓她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原因可能是出在簡歷沒有寫好,投遞的崗位不合適,以及現在是招聘旺季,HR工作太忙還來不及通知等等;也可能是出在寶媽對自己的工作經歷、能力、經驗等期望與現實不相符上面。這個問題,需要邊行動,邊反思,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總是沒錯的。

小結

總而言之,對於這位寶媽來說,找不到工作只是暫時的狀態。

更重要的是,趁著找工作要梳理自己過去經歷這一契機,寶媽可以認真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而不是病急亂投醫,拍拍腦袋就想換行業,重新開始。即便真的放棄互聯網行業,轉而從事英語翻譯等工作,那也要事先了解行業情況、從業要求等等,有一番計劃考量之後再行動。

只要寶媽能夠堅持“遇到問題,先反思自身”,就一定能夠重新站起來,以全新的面貌贏得勝利。


樓神研究所


一個50歲的可以稱為大姐也好阿姨也好的人,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啊。

一來我是真的羨慕你,才33歲,好年輕,二來,有碩士文憑,這些都是你的資本啊。一點沒有笑話你的成分。是真心覺得。雖然我自己當年不是碩士,只是學士,但是,個人感覺那時候的本科可能某方面實力比現在的碩士還強點。算了,廢話少說,以上這些都不解決你的問題,我且來說說我的情況吧。

我在41歲那年,因為單位搬遷至郊縣,每天上下班路上來回至少4小時,沒法再堅持上班。當時我女兒讀高二,即將面臨江蘇地區的小高考。而我所在的企業因為搬至郊縣,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比雞起得早比那個啥下班還晚,就是我當時的現狀。為了能照顧家庭,不讓女兒放學回來沒飯吃,我選擇了從單位辭職。那是十年前,一個在國企工作了二十年的人,就這樣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內心的惶恐可想而知。那一年《勞動法》剛剛出臺,因為單位搬遷的原因,按理說我是可以跟單位要到一些補償的,可惜當時不知道,對政策不瞭解,後來想起來的時候再問,說已過了時效。

其後找工作的歷程一波N折,上過班的單位三五個,都是上了幾個月就覺得那些單位不適合我,選擇了離開。說實話,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單位是讓我走的,都是我自己主動離開的。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有一天,我在一家職業學校找到了我的位置。因為自己平時愛好寫文,發表過很多文章,剛好看到學校招辦公室主任,於是就去試試,一試就上了。上了幾個月班,學校看到我以前學工科的,有本科文憑,原來又從事的技術工作,正好缺老師,就讓我頂上了。於是,就這樣開啟了我的教師生涯。似乎沒有費半點力,就這樣無縫對接。

後來,我除了在職業學校上課之外,又把我的特長髮揚光大,在培訓機構接了教小學生寫作文的課,除了工資之外,週末掙點零花錢也不錯。可惜因為我自己年齡大了,精力不夠,否則我就自己開培訓機構了。線下的機構剛開始做完全是靠口碑的,只要你努力去做,再請幾位好的負責任的老師,慢慢地生源就來了。

之所以說這個,就是覺得以你現在的情況,不管是自己當老師,還是開培訓機構,都是有前途的事。現在的培訓市場非常大,如果覺得自己沒做過,經驗不夠,你可以先選擇一些比較小的機構,這些機構在培訓類方面做補差的多。等你慢慢地做出了一定的經驗,知道怎麼跟學生相處,熟悉所教的教材,並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然後你可以嘗試去一些大一點的機構做培優。這兩者要求是不一樣的。也許你做了一段時間,就可以考慮自己做了。

證券行業不建議去,雖然那裡賺錢快,但是你沒有年齡優勢。而培訓市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且很適合你。而且積攢了經驗還可以帶自家寶寶,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蘇小妮


學歷,年齡都是個標籤。

名牌大學也好,海龜也罷。這些是你找一份好工作的敲門磚。但是能不能找到,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時候找工作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不適合。

本人2011年野雞大學畢業,英語專業八級

剛畢業那會,面試個月薪1300的工作,都緊張到手抖,生怕人家不要我。結果還是沒面上。

其實很簡單,老闆想這個漂亮的本地姑娘。我一個長相360度全死角,外地柴火妞,不符合老闆的期待。

我的本科學歷+英語好對他來說沒意義。就好像賣梳子給禿子……

不是你不夠好,只是不適合。

後來我慢慢積累經驗,又跳槽去了上海進了外企。

有了職業發展方向和工作經驗,你會發現工作沒有以前那麼難找。

萬事開頭難。

有時候我們需要耐心和忍耐。

如果你的能力撐不起你的野心,你走的所有路都是彎路。

找到你想從事的工作,去參加額外的培訓和學習。大學裡真的學不到什麼,工作中80%的能力在學校都學不到。

所以終身學習不什麼都重要。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希望那位女碩士可以沉下心來。不要著急更不要浮躁

曾經看過一句話“有的人30歲當上CEO,59歲就去世了,有的人50歲才當上了CEO,活到了90歲”。

“有的人結婚了,買房了,有孩子了……”

“有的人結婚離婚,發現自己是個同性戀”

“有的人一無所有,還在路上”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大家只是不一樣,沒有誰更好,誰更壞。

用心去享受生活的所有饋贈,不要被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擊垮或者帶偏。

最好吃的永遠是媽媽做的菜,最幸福的是和家人在一起。

人生是一個過程,沒到終點就不算結束。

有的人會以為我要販賣雞湯,接下來會在外企飛黃騰達,然後像《上海女子圖鑑》裡的綠茶婊一樣,過盡千帆,找個有錢人,往上爬,最後成為各大獵頭爭搶的職場高手。

電視劇看多了燒腦。

我在外企的工作並不順利,遇到了瓶頸期,所以我辭職出來走走。

散散心或許可以找到新的出口。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如果說有房有車有鉅額存款就是成功的話,拆遷戶才是人生贏家。

小孩子的夢想可以從飛行員,宇航員,警察,醫生,律師改為“拆遷戶”

人生沒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了,拿著搖扇坐在門口收租。

要不就去抖音,拍點惡搞視頻……

活著的本身不只是活著而已……

工作的本身不是工作。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 你不可以罵年輕人,因為他們會立刻辭職,但是你可以罵中年人,尤其是有房貸車貸和孩子的人.......”

年輕的你,未婚的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好工作會找到的,但是你有一天會離開現在的工作。

要不就是被辭職,要不就是自己走。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還在找工作的花兒們。



劈柴餵馬Hi


其他答案都在打雞血,說什麼重頭再來,現實嗎?

這位女士33歲,假設碩士25歲畢業,至今已工作8年,一直都從事互聯網行業。

注意了,她已經從事互聯網行業8年了,跟行業糾纏的密不可分,為什麼要勸她從頭再來呢?各位的職業規劃都是勸人家從頭再來的嗎?

很多人在這個案例中看出了職業困頓,我卻覺得這是一場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因為在這個案例的場景下,不僅存在職業抉擇,也隱含著家庭問題。

為什麼33歲名校女求職難?

1、性別問題。

女性存在隱含的生育問題,招聘女員工意味著會有三期問題,也就是孕期,產期,哺乳期女員工的問題。不含任何情緒的講,三期女員工不但對企業缺乏貢獻,還佔了一個編制,經常麻煩其他員工,時不時突然竄起的情緒還會影響團隊氛圍,所以很多公司都對招聘女員工都很慎重。

二胎沒放開那會兒,如果你已經有一個孩子了,企業就能放心錄用了。而現在二胎放開了,你就算已經有孩子了,企業也會懷疑你要二胎,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在招聘的時候,也就會多加考慮了。

2、年齡問題。

互聯網是個不成熟的行業,不能夠按照既定套路去盈利發展,所以需要很多年輕人去奮鬥,去加班,充當廉價勞動力去紅海里搏殺。而一個互聯網從業者一旦上了年齡,再想去跳槽,就會遇到很多質疑:

33歲還有沒有拼勁和年輕人一樣去奮鬥了呢?33歲還能不能沉下心來好好做工作呢,會不會不安於現狀就跳槽了呢?33歲還有沒有學習的熱情了呢?

3、家庭問題。

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對女性求職者的家庭情況很關心。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在於,孩子誰來帶?

如果有公婆或者父母來帶孩子,那女員工還能安心工作,如果根本就沒有固定的人能夠照顧小孩,那女員工肯定無法安心在企業工作的,又何必招聘進來呢?

總結一下,這就是一個遭遇大齡職業瓶頸,年輕人搶佔工作還附帶家庭問題的一個綜合性人生難題,是不是和中年危機一模一樣?

解決中年危機的關鍵在於自我定位。

1、接受自己的一切。

接受自己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容易,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你要接受自己被裁員的事實,要接受自己當了媽媽現在還要帶孩子,你要接受你在互聯網行業已經工作了八年了,可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應屆畢業生了。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接受自己呢?

因為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的現實情況,你給自己找的出路,是你心中臆想的虛擬自我的最優解,而不是現實自我的最優解。

所以一旦你不能接受自己,就無法幫自己找到真正合適的出路。

2、利用好自己的資源。

一個33歲的職場人,唯一的劣勢就是不年輕,所以最忌諱重新開始與年輕人拼鬥志。

你最大的優勢在於你比其他人多了很多資源。

和雙非院校相比,你是985的碩士;和年輕人相比,你有互聯網行業的人脈;和那些四級都沒通過的人相比,你有英語的語言優勢;和未婚的人相比,你更穩重,更堅韌,更仔細,也更有耐心。這都是你需要體現的優勢,你要找到可以用上這些優勢的崗位,從而找到你自己的最優解。

至於你說的簡歷被pass的問題,你其實應該自我反思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不找獵頭幫你找工作,而還在投簡歷?

第二,為什麼不利用你的人脈做內推?

你現在求職要解決的,其實本質上是一個信任問題,招聘單位不認識你所以無法信任你這個陌生人,而通過獵頭背書和人脈推薦,都能夠較好的解決信任問題。

3、尋找你的價值所在。

一個33歲的碩士媽媽,還適合跟年輕人一起去做基礎崗位嗎?有沒有想過去承擔一些管理職能呢?

執行工作沒那麼出色,可不可以憑藉經驗去試試管理崗位,或者後勤服務崗位,做一些溝通協調的工作?你之前的工作中哪些經驗和技能,能夠支撐你去做這樣的工作,你得好好的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4、在家庭和事業中站隊。

這是女性的一個痛點吧,必須在家庭和事業中做抉擇。一旦你選擇了逃避,它就成為一個隱患,而一旦你能夠明確自己的位置,不僅能結束心中的糾結,還將迎來各方對你的支撐。

如果你要偏向於事業,就把孩子交給父母公婆去帶,然後努力工作,多賺點錢回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那麼你的丈夫和公婆都會理解你,覺得你對家庭做出了貢獻,也會幫你分擔很多家庭中的責任。

如果你要偏向於家庭,就不要提那麼高的薪水要求,讓領導和同事對你的期待值不要那麼高,平時多幫助同事,多支持領導,與人為善,這樣在你有家庭問題需要處理的時候,同事們才有可能幫你頂住,你就迎來了同事的支撐。


只有你自己明白你的定位在哪兒,知道你能夠實現什麼價值,你才能去說服招聘公司的HR和麵試官你是如何的適合這個崗位,你才能夠用自信和淡定去征服信任與offer。

祝你求職順利,提前中年危機的碩士媽媽。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這個確實有點尷尬。

33歲,在互聯網行業裡面,年紀已經不算小了。發言的985女碩士自己都認為互聯網是年輕人的天下,可見她也覺得自己也不具備先發的年齡優勢了。考慮轉型實屬無奈!

從文章裡面可以看出來,這個女碩士還是以一種比較“佛系”的心態在職場上奮鬥,公司裁員了就裁員吧,正好回家帶孩子唄。互聯網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吧,正好我換個行業唄。

說實話如果一直這種心態,女碩士應該考慮考個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無論你之前做了多久的互聯網行業,前端也好,後端也好,產品經理也好,你的經驗對於“翻譯”和“金融行業”真的沒有幫助啊!

俗話說“跨行窮三年”,現在33歲的女碩士,如果跨行去做“翻譯”、“老師”或者“證券從業者”,相當於基礎為0,而且對方公司還需要考慮錄用一個33歲帶娃、精力下降、工資要求還不能低(考慮年齡),你想你得比別人優秀多少程度才能擁有這樣的機會?!

所以趁著還有兩年的時間,好好準備一下考個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吧,畢竟你的資歷:985碩士,英語不錯,這兩個硬件門檻都遠遠超過一般的考公務員的人了。只是公務員的收入是不可能比得上互聯網行業的,你得考慮好!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給大家三個判斷自己是不是應該重新規劃職業發展的標準:

  • 行業發展前景黯淡;

  • 個人發展遇到瓶頸;

  • 收入增長趕不上CPI。

如果這三點齊備,必須馬上開始規劃新的職業。

否則,否則就等裁員吧,年輕的時候覺得裁員無所謂,最可怕的是中年失業,你的技能在求職市場上毫無優勢。

比如被下崗的34歲華為“工程師”們。

(任老闆:我也是沒辦法啊!)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道德經》


談者無語


我覺得這個小姐姐並不是沒有工作機會,只是求職目標不準,工作觀念過時。現在這個時代,機會多,變化也快,只看人能不能跟得上而已。

原因分析

一、先前工作經歷的特性。很多工作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積累大量的經驗、能力乃至客戶、人脈、信譽等隱性財富,在今後哪怕是換了工作,這些東西依然可以對後面的工作帶來好處。舉個例子,一個人在某房產銷售公司任銷售期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和信譽,那麼他後面跳槽做保險業務員,先前的客戶同樣會成為他保險業務的潛在客戶。但是從她前一份工作是互聯網,而專業和特長分別是金融和英語來看,她在先前公司從事的很有可能是輔助性工作,沒有進入其核心層面。所以前一份工作並不能為她後來找工作增加太多砝碼。

二、目標工作不佳。小姐姐現在的目標工作有三個,分別是翻譯、證券投資和英語老師。這三個都不是好她目前最好的選擇。我是學英語的,我們班真正從事翻譯的好像還沒有,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大概百分之三十。翻譯市場需求少,能力要求高,一個非英語專業的更是沒有競爭力。公立學校的英語老師則需要通過公開招考,私立學校她的條件沒有競爭力。證券投資貌似是男人的天下,就算要女的,也是需要“白骨精”,而不是一個33歲的寶媽。

三、求職渠道單一。海投簡歷找工作可以算是一種求職辦法,但是效率不高,這一方式更適合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在想,這個小姐姐為什麼不讓同學、朋友幫忙引薦介紹一下呢?是人脈資源匱乏還是拉不下面子?

個人建議

我覺得,轉變求職定位、更新工作理念,天空更廣闊。

一、自媒體也是很好的就業方式。忘掉公司、學校這些單位吧,信息和科技發展到今天,一個有知識的人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自己的價值。網絡上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自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想現在火熱的頭條號、悟空問答都是不錯的,門檻低、上手快,收益與能力和付出成正比。

二、先工作,再挑工作。既然暫時找不到“一蹴而就”的好工作,先找個短期工作也不錯,比如,到附件的培訓班去當個英語老師,每天工作也不會太辛苦,條件成熟了,自己開辦一個託管班也是很好的。

三、放下身段,從頭起步。如果還是想找一份傳統的穩定工作,那就發動一下自己的親戚朋友和同學吧,尤其是同學,應該有不少已經成為行業精英了,幫忙介紹個工作還是不難的。

事後分析

根據個人觀察,結合本事件,我有如下觀點,提出來當作是拋磚引玉,有建議或者疑問請留言交流。

一、女生如果不是有學術追求,真沒必要讀碩士。正常節奏的話,碩士畢業25歲,加上找工作、談戀愛、結婚等,30歲能生娃就算早了,而這個時候,正好是人生需要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時候,也是公司考慮一個人能力和價值的年齡,這個小姐姐被裁員就是這個原因。而且,比起22歲本科就參加工作,研究生學的理論知識,比不上早三年參加工作帶來的工作經驗和能力提升有價值。

二、找工作的時候眼光和理念很重要。畢業參加工作,飢不擇食的找一份工作為生活提供一份保障無可厚非,但是也應該儘早找到一份有前景又有保障的工作。這位小姐姐就是個教訓,一直在一個沒有核心,也不穩定的互聯網公司工作到33歲,還進不了管理層,其實早就該另做打算了。我的建議是:體制內仍然是個60分的選擇,如果不是體制內,你就工作一定要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或者積累自己的資源。


我是憨憨的二哥,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歡迎關注、點贊、轉發,留言必回!


高考錦囊


33歲,互聯網從業者,找不到工作。

一,沒做到一定位置;

二,做過的職位和工作都不是實質性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

三,工作崗位上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工作業績;

四,碩士畢業工資期望高,容易和現實產生落差而不好好工作。

我招聘時,也不會選擇這樣的人,學歷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工作經驗才是。

本人36,互聯網從業者,也有極大的就業壓力,總怕我在這家公司如果不幹了,三十多歲還能找到下一家嗎?事實是,眾多獵頭電話不斷,機會不斷,為什麼呢,做過的工作夠多,每個工作崗位都有代表業績,目前職位級別還可以,所以還有一定選擇權力,當然,悲催的是,不敢停下來,停下來幾個月,招聘單位就覺得你和社會脫節,這就是三十歲後女性就業的現狀。

過了三十歲,要職位沒職位,要業績沒業績,要技術沒技術,還是碩士呢,因為是碩士,反倒會容易提高自己的工資期望值,一樣的工資水平,90後更有衝勁和想象力,前幾年年輕的時候都沒有做出成績,以後可以嗎?有多大沖勁?

總之,努力過並且有業績的三十代女性(包括男性)就業壓力尚且很大,更何況沒有業績且技術技能不明確的人呢?

一句話,活著不易,千萬別隨意揮霍時間,認真工作和學習,玩兒也要玩兒出花兒來,讓人對你刮目相看,即便是玩兒,也玩兒出成績和特點,不然,你是在消耗你後面幾十年的工作機會!尤其一線城市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