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欠近万亿债务的孙正义如果抛售阿里巴巴股份,马云是否会全部接盘?

劉盛榤


提到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人肯定是马云,马云虽然持有的股份并不算多,却对阿里巴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照常理而言,马云股份不多,控股权应该不在他手上,为什么他却操纵着阿里巴巴的整体发展呢?据传阿里的合伙人只投资不控权,合伙人拥有董事会提名的权利,而马云的团队占了很大一部分名额,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马云不可替代的地位。

近期传出阿里巴巴的大投资人孙正义欠下近万亿债务的消息,人们纷纷在猜想他是否会抛售阿里巴巴的股份,而马云又会怎么做?

据目前形势而言,阿里的股份对孙正义而言应该是他最值钱的一笔资产了,不到万不得已,抛售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实在抛售了,他可解燃眉之急,但就等于损失了很大一笔财产。

再说马云,全部接盘对马云的意义不大,虽然他的股份占比不大,但地位依旧不可撼动,所以他全部接盘也没有必要,当然吸收部分,增持自己的股份倒是种不错的选择。


环球老虎财经


投资阿里巴巴的神话,孙正义目前欠下了高额债务。这笔庞大的债务是可怕的:16万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927亿元,接近万亿元大关。如果软银被债权人逼得过于紧张,它将不可避免地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这将对阿里的股价带来一些波动和影响。马云会接受所有股票吗?

事实上,自从阿里巴巴上市以来,它从未发过任何股息,因此如果软银和雅虎希望获得回报,他们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股票获利。要知道软银已经将阿里巴巴32%的股份投资仅8000万美元,现在它可以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回报,为2.8%。必须承认,孙正义投资了马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交易之一。

然而,那些熟悉风险投资的人知道,事实上,风险投资中存在更多失败。每个人都只看到成功,但他们不知道。孙正义在这一阶段的投资不仅限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一支优质股票。将产卵的金鸡,软银将不会全部售出。你必须知道马云和孙正义,杨志远一路走来。经过努力,他们在测试中幸存下来。那时,支付宝的产权首先被转移,然后通知,世界闻名。最终,孙正义和杨志远仍然支持马云的计划,他们彼此密切相关。

如果说孙正正真的去了卖阿里巴巴股票的步骤,如果它纯粹是商业化的话,那么马云也会帮忙,也许他还会补上数百亿美元的弹药来帮助Sun Justice度过难关。


智慧城市研究


答案相当肯定:不会

阿里巴巴采取的是合伙人制度。决策权不是掌握在软银这些大股东手里,大股东只有分配利益权。在不是以股份的多少拥有表决权的情况下,马云增持阿里巴巴股份意义不大。阿里巴巴现在的决策权是掌握在以马云,蔡崇信等持股约10%的合伙人手里。

即使马云有意增持也吞不下软银9270亿市值的股票。根据2017年福布斯中中国富豪榜的排名,马云的个人资产为2555.3亿元,而且大多是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资产,不是现金。而要收购软银的股份,必须先卖掉其个人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这样增持有何意义,就是来回倒腾,卖掉股票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得不偿失。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马云领取的是1元年薪,还指望抛售阿里巴巴的股票或股票的现金分红维持日常开销。即使是收购也是收购别的公司,而不是把大量资本凝结在阿里巴巴股份身上。

大股东抛售股票,股价短期之内肯定会受影响。但是只要公司业绩不断增长,股价迟早会回来。马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公司经营上,而不是本末倒置,依靠增持稳住股价,这无异于掩耳盗铃。今天软银抛售,后天雅虎抛售,要多少资金才能完全接盘。市场的事情就应该要市场消化,市场不是瞎子,总会有能发现价值的眼光。


灞波儿奔WOO


有钱人的烦恼就是欠债不少。孙正义投资了阿里巴巴,让自己一下子成为了顶级富豪!

我们先看看软银在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股票操作。从32%下降为29.2%,然后再从29.2%降为28.8%。可以说在不断地获利退出。

除了软银,马云的股权也在少量地卖出,目前高管和董事合计持股降至9.5%。可以说,不但软银在卖,马云自己人也在卖。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会去接软银的盘?

马云股票虽少,但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却在他手里,这是阿里巴巴股权设计的独特之处。所以,马云不需要去接盘也是当之无愧的掌舵人。软银孙正义的股份只能享受分红和股价上涨的差价。

另外,软银一旦抛售的话,马云有这个能力去接盘吗?老实说,马云虽然是处于数一数二首富的位置,但也就2000亿元资产左右。要想接下软银的盘子是压力巨大!坦白地说,软银现在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不是个人就能接盘的。


小兵一枚


一家企业有负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负债可以为企业扩大再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关键不是看这个数字有多大,而是看具体的负债情况。简单来说,合理负债就是赚钱的速度要比还钱的速度快,否则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一系列连锁发应。与银行借钱买房类似,每个月赚的钱够还房贷,就说明这种债务是良性的。

1、资产增速快于债务,软银经营状况稳定

金十君查看了一下软银集团近一年多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把表的数据简单汇总成下面的表格(单位:日元)。不难发现,软银的负债已经超过25.9万亿日元,远远超过题主所说的16万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软银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6.4%,高于同比的负债总额增速23.3%,说明资产的增速快于债务的增速。

从大的指标资产负债率来看,软银的负债比还是呈现一个下降趋势。另外,负债里面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现在流动负债在资产的占比情况也算不上最高。总的来说,软银的各项数据指标没有出现剧烈危机的波动,因此不足以说其陷入债务危机。

2、视阿里股份如珍宝,孙正义仅一次减持过阿里股份

假设软银真的出现债务危机,孙正义也不会出售阿里巴巴的股份。要知道2014年,凭借阿里上市,孙正义的个人财富高涨到166亿美元,一度坐上了日本首富的宝座。对于孙正义而言,相比过往投资的公司和资产,阿里的股份可以说是优质资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售。

孙正义就曾在2016年被迫出售过阿里的股份,当时的软银处处面临亏损,没办法才将阿里股份出让。2013年,软银斥资216亿美元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2016年,软银又斥243亿英镑收购美国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ARM,这两项重大投资非但没给软银带来回报,还给软银带来了高额的负债。

3、资本机构为阿里股份的接盘主力,马云或小比例增持

2016年5月,软银对外发布出售阿里股份的公告。减持完成后,软银持有阿里股份由32%降至28%,这个过程孙正义套现79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的股份由阿里巴巴回购;4亿美元的股份出售给阿里的合伙人,其他股份转给基金和信托公司。

如果孙正义面临债务危机,很大可能还是在一级市场上出售,多找几个收购方,阿里巴巴集团的原有股东肯定也在其中,回到题目所说的,马云全部接盘几乎不可能。尽管马云在全球福布斯富豪榜上位列第20名,但财富主要通过持有股份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只可能收购其中很小一部分。

不排除孙正义会像上次那样纳入其他资本方,比如找马化腾、刘强东。2016年,软银就曾把赚钱机器——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以 86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腾讯。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先来介绍一下软银公司,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孙正义投资了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阿里巴巴支持,帮助阿里度过了互联网寒冬,在那个凌冽的冬天,残存下来。目前也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大约占股30%左右,而阿里目前的市值为5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光其持有的阿里市值已经值1500亿美元。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巨头,目前陷入了债务危机:

根据日本权威媒体《日经新闻》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软银集团的有息债务总计为16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9270亿),其中半数为债券。其未偿债券总共为5.41万亿日元,较三年前增长了80%。软银的未偿债券余额相当于日本全国公司债券的近10%,软银继续在国内筹资变得愈发困难。为了偿还高额债务、维持运营以及海外扩张,软银正越来越依赖于海外资金来求生存。截至3月底,软银集团外币债务超过了2万亿日元,在三年内增长了500%!自2017年底,软银股价一路下跌,而形成对比的是阿里的股价却一直向上,其市值早已超过了软银集团。

孙正义早在1990年代就开始了全球布局,手握10亿美元现金,正值日本资本泡沫破裂,开始大局布局国际投资,先是投资了雅虎,短短两年时间套现获利4亿美元;但是真正让软银集团成功的还是其投资了阿里巴巴,并成为一段佳话,为众多创业者所鼓舞;

但是,熟悉风险投资的人都知道,其实风险投资中,失败的更多,大家只看到了成功,却不知道,孙正义在此阶段投资的可不止阿里巴巴一家,而是只有阿里成为了巨头;而对于风险投资来说,资金的持续时间长,风险大,关键就是成功率,如果你在100个投资中,投中了几个,那么你可能会赚钱,但是如果你只中了一个,如果它是阿里巴巴,你还是能够赚钱,但是,阿里之后,再无阿里。

2013年,软银以216亿美元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成为软银高额债务的重要来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Sprint并不像阿里那样成功,陷入了与AT&T以及Verizon两大巨头的持久战,软银在4年之间投入巨额资金,但仍无法挽回Sprint的巨额亏损,Sprint的糟糕表现累计给软银带来330亿美元左右的债务负担。孙正义主导的软银愿景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被誉为基金界的“航空母舰”,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乃至最大的并购基金。虽然,其本身信心满满,但是也带来了高负债风险,这是一场赌博?

那么,孙正义是否会选择抛售阿里巴巴股份呢来维持目前的窘况呢?当然有可能,这很正常,在资本市场上,如果有人抛售,那么如果阿里是一家值得拥有的公司,那么自然有人愿意接盘,对于一些想买入阿里的大机构来说,这也不过是再好不过的机会而已。

因为软银的破产与否与阿里没有太大关系,因为阿里的决策权不在于软银,阿里的体量也早就超过了软银集团。实际上,早在2016年,软银已经套现100亿美元;而有意思的是2017年,软银甚至增持了阿里巴巴的股份,且数额巨大,而2017年上半年阿里的股价不过100美元不到,现在已经翻倍,当时增持了4832.11万,也就是50亿美金左右,而短短一年时间,孙正义又赚了50亿美金,不免让人唏嘘。

不过相比较IPO前,软银的股份已经下降了5%左右,按照市值来算,至少已经套现了约100亿美元;

但是软银的套现并没有造成阿里股价的下跌,反而阿里一路向上。

当然,如果软银贸然大量抛售,必然会给阿里的股价短期内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这样一只市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巨无霸,套现100亿美元并没有多么困难,也不会给阿里的股价造成多大的冲击,100亿美元足够软银面对当前的财务危机;

当然,阿里也有可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增持回购,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但是,马云本身是否增持这可不好说,得看抛售对其股价造成的影响,有人说马云没有现钱,这一点就过于担心了,对于马云来说,钱不过是纸,控制权才是最重要的,有大把的人愿意借钱给他;


从目前来看,马云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被迫增持,因为华尔街对阿里还是信心满满,阿里的前景也颇为光明;


以股易金


不会。

因为马云暂时还没有能力吃下,孙正义的软银也不会轻易倒下。

软银其实是一家被低估的投资公司。软银可是一家在全球投资了超过 450 家互联网公司,UT斯达康、阿里、雅虎等全球知名公司均被软银投资过。

近些年,软银在投资圈更是混的风生水起。不光投资芯片、人工智能,眼下孙正义还要投资炙手可热的区块链技术。

关于软银的实际估值,可以从近日孙正义的讲话中找到答案。

孙正义表示,软银股价“生长过程曲折但终会上涨”。

对于外界有关软银接班人的猜测,孙正义也作出了回应,称十年后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尽管一家公司很难做到永葆青春,但凭借二十多年在投资圈的摸爬滚打,孙正义这个老江湖不至于失手。




中国科技先生


软银都有破产的可能?孙正义也会资金周转不灵?天之大事也!

马云是多么渴望软银呀,雅虎呀抛售阿里的股票,那样他就可以接手股票,做一回真正意义上的大股东了,从而全面掌控阿里,且还减少了阿里是外国公司的质疑。

当然,不能是趁人之危强制吃下,而是天使般救赎者的角色出现。

当然,马云肯定也没那么多钱,目前软银是最大的股东,占股约30%,这些股份值1500亿美元,有两个百度的体量呢。马云只有联合郭广昌、史玉柱、柳传志、冯仑这些朋友一起接盘才可能。

这时,我们就可以YY一下,是不是湖畔大学的这些校董,本身就是松散的大财阀,就是为了等待有人抛出巨额的股票,然后接盘呢。

因为马云坚定地相信中国,相信阿里巴巴,所以当下有更多的人怀疑中国,有更复杂的国际环境要中国负起更大责任的时候,有人抛售阿里巴巴的股票是可能的。软银可能,雅虎也可能,而大额股票转让一定不会在公开市场上,马云为代表的管理层应该也有优先购买权。

那他就融资融资,或者跟有钱的朋友联合,或者跟投资银行捆绑,中资财团捆绑,怎么样也要接下阿里巴巴的股份。

不仅是自己看好阿里未来,还有,如果这些股票落在恶意操盘手手上,麻烦就大了,精力就被用在防止恶意收购,而不是具体经营上了。

要知道,马云与孙正义,与杨致远是一路走过来的,历经艰苦,经受住考验才有今天的。当年,支付宝产权先转移,后通报一事,闹得全世界皆知,最终孙正义和杨致远还是支持马云的方案,他们又紧密地拥抱了在一起。

如果孙正义真的到了要抛售阿里巴巴股票的那一步,如果是纯商业的原因,那马云也必将出手相助,说不定也会凑足几百亿美元的弹药,帮助孙正义度过难关呢。

如果是非商业因素,都有各自归属,只好相忘于江湖,再见时兵戎而战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先说答案,如果软银抛售阿里巴巴股份,马云不会接,也没有必要接。


阿里巴巴在2013年上市前期就已经与软银和雅虎两家大股东达成协议,采用“合伙人制度”,软银雅虎只做投资,不参与管理,也就是指享有分红的权益。


事实上,自阿里巴巴上市以来,还从未进行过任何分红,所以软银和雅虎如果想获得回报,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股票获利。


仅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日一年间,软银、雅虎、马云、蔡崇信,四大股东都有套现行为,软银的持股比例从32%下降为29.2%,套现比例2.8%。考虑到阿里巴巴股价在2017年上涨近100%,市值一度接近5000亿美元,软银一年内的套现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要知道软银获得32%的阿里巴巴股权只投入了8000万美元,如今套现了2.8%就能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回报,而剩下的股份起码还要价值1000亿美元以上,并且这些股份还会随着时间逐步增长。


必须承认,孙正义投资马云,这是人类史上最为成功的交易之一。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完成上市后融资已经到手,股价涨跌只不过有了低吸高抛的机会,不需要为此担心,股价涨跌也不会影响公司业绩。

即使大股东抛售股价,股价会出现一定幅度下跌,阿里既可以选择增持,也可以选择漠视。只要保持盈利和增长,投资者有信心,股价依然会继续上涨。


前面已经说了,软银的股票只有分红权,显然增持意义不大,不如置之不理。一旦股价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低价增持,留着上涨后再减持套现也不迟。


软件16万亿日元的负债,折合超过1400亿美元,最大原因来自于大手笔投资。收购美国半导体芯片公司ARM和美国移动巨头Sprint的花费都超过了200亿美元,仅Sprint就为软银带来累计330亿美元的亏损。但是到了2017年,Sprint的盈利状况已经有所改善。


不排除阿里巴巴股价下跌时马云会出手接盘,但是我们也不必唱衰软银和孙正义。

就如我们骑着自行车不会感受到开奔驰的幸福一样,作为世界前一百名富豪的孙正义显然未到绝路。


阿里巴巴是优质股票,属于会下蛋的金鸡,软件必然不会全盘抛售。


债务只需要应付即将到期的,偶尔出售一点阿里巴巴的股份,再出售一些劣质亏损的资产,就能够轻松应付庞大债务。


软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只需要出售亏损资产,就能轻易重回巅峰。


我们不应该在软银负债累累时幸灾乐祸,而是应该反思孙正义为何有如此强悍的眼光和魄力。假如美国没有以反垄断的名义阻止软银同时收购并合并第三第四大电信运营商T-Mobile与Sprint,如今的软银也许已经更加可怕,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为什么国内没有软银?为什么国内没有孙正义?这是最后的问题。


财智成功


不会,马云买不起也没必要买。

马云之所以能掌舵阿里,并不是因为股权比例高,而是特殊的合伙人制度加上跟软银和雅虎协调之后一致行动的结果。

软银和前雅虎(现已改名Altaba)分别是阿里巴巴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而实际掌舵人马云为首的管理层持股数量远远比不上前二者,是第三大持股团体。软银持有阿里巴巴大约三成的股权,马云持有股权占比不到8%。因此,如果软银的由于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抛售手中的阿里股权,孙正义也决定抛售阿里股权。鉴于软银持有股权比例大约是马云个人持股的4倍左右,而马云主要的身家也来自于所持有的阿里股权,马云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拿下孙正义抛售的阿里股权。直白地说就是,马云买不起。

当然,除了买不起之外,马云接盘软银和孙正义手中的阿里股权也没有必要。理论上马云可以以阿里实际掌舵人的身份,以阿里巴巴集团的名义,回购孙正义抛售的阿里股权。但是,考虑到软银手中的阿里股权数量太多,想要全部接盘,即使是阿里巴巴集团庞大的现金储备也远远不够。阿里巴巴必须要通过发债等形式融资才有可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去接盘孙正义的软银抛售的阿里股权。这么做,对于阿里巴巴的长远发展毫无意义,反倒是潜在危害很大。为了接盘软银抛售的阿里股权,考虑到阿里巴巴5000亿美元的体量,软银30%左右的持股比例,阿里巴巴大概需要1500亿美元的资金。阿里巴巴为了回购股份,是必要动用整个公司的能量去筹集资金,以满足回购需求。这么一来,整个公司的战略规划就会打乱。而且1500亿美元的回购资金,用于战略投资可以让阿里巴巴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没有控制权之争的前提下,阿里巴巴和马云完全不必要这么做。这么做丝毫看不到任何好处,倒是会让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和马云伤筋动骨,疲于应付。

因此,即使孙正义不得不抛售软银持有的阿里股权,马云也不可能去接盘。既买不起,也没必要买。当然,即使软银目前债务压力较大,孙正义带领的软银依旧是一家巨无霸企业,并不会轻易倒下。阿里股权作为优质资产,孙正义抛售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