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怎么陪孩子读绘本?

靓龙雪儿


作为一个超级喜欢绘本的妈妈,从儿子三个月大我就一直陪他读绘本,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儿子也爱上了绘本,每天一起读绘本是我们最快乐的亲子时间。

关于怎么陪孩子阅读绘本,我看到其他答案里已经分享了很多了,比如怎么选书,用什么姿势和孩子一起读等等,这些都是“术”,我想分享一点可以称为“道”的东西。理解了这个“道”,所有的“术”都可以灵活运用。

而这个“道”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阅读绘本一定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中也说:“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有的父母肯定觉得很奇怪,阅读绘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吗?不是为了让孩子从书中学习到知识吗?其实这都是很功利的目的,也是很肤浅目的,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些目的不好,或是不重要,而是如果你能让孩子阅读绘本时感到快乐,那么其他的目的自然而然的都可以达成了。

我一直坚信:对于孩子来说,绘本是像玩具一样玩,并且喜欢玩的东西。

所以,我们家到处都绘本,随处可见,随时可玩,就像家里的家具,或是玩具一样,儿子觉得绘本就是生活中一个普通的物件,读绘本就是一件随时可以做的事情,哪儿用得着沐浴更衣、红袖添香这么浓重。

人的本能就是趋向于快乐而躲避痛苦的。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阅读绘本时感到快乐。

宝宝早期的阅读,读的不是书,更多的是一种感受,通过和父母一起读绘本,宝宝加深了和父母的链接,感受到父母的爱。所以,我和儿子读书,一定是把他抱在怀里,对于他来说,绘本的温度就是妈妈怀抱的温度,阅读的快乐,也是和妈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


当所有美好的感受都与绘本联系在一起、与阅读联系在一起时,你认为孩子不会爱上书吗?你认为还需要你煞费苦心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吗?

当你掌握了这个“道”之后,你自然而然就知道应该怎么陪孩子阅读绘本了。你不需要看太多他人介绍的方法,更不需要跟随别人的脚步来开始自己的亲子阅读,因为你才是最了解你自己宝宝的人,你自然知道如何让你的宝宝愉快的阅读。比如,选择孩子精力旺盛、心情愉快的时候一起阅读绘本,选择与孩子喜欢的物品相关联的绘本。

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这个话反过来说就是:千万不要让阅读绘本与不快乐甚至是痛苦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孩子疲倦或心情不好的时候阅读;不尊重孩子的喜好,只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绘本;规定每天必须读多少本绘本;一读绘本就给孩子讲道理,或者挑孩子的毛病。这些行为都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喜欢绘本。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阅读绘本也应该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速度、无论他是想一个故事反复读还是只读一遍,父母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也许你会问:都让孩子做主了,那父母做什么呢?父母是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的行为,但绝对不能强迫孩子。

比如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有限,当他注意力分散时,父母可以选择自己继续绘声绘色的朗读、模仿书中人物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方式,重新吸引回他的注意力,而不是强行阻止他做其他的事情,用武力抱回来继续阅读。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一定是先让他体会到阅读绘本的快乐,培养起他对绘本的兴趣,至于培养阅读习惯、学习知识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我是一位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的宝妈,也是坚持每日阅读的早起达人。陪着3岁儿子已经读完300+中英文绘本,专门分享亲子阅读、儿童教育和成人阅读的方法,如果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转发并且关注我哦。


一诺的岛


从大宝一岁开始,我接触绘本到现在已有5年,家中有上千本故事,期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绘本阅读,听取了很多课程。从我的经验将“怎么陪孩子读绘本”分享给你:

一、坚持睡前读绘本

坚持睡前读绘本益处多多:可以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增加亲子互动,研究表明还可以促进睡眠。

很多家庭,父母都有工作,白天需要上班,因此,睡前故事成为重要的亲子互动。

二、坚持亲子阅读

陪孩子读绘本是一项重要的亲子互动,在《幸福的种子》中,松居直说: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很多父母说不知道怎么读,普通话不标准等等,没关系,你的声音对孩子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从中听出的是爱是温暖。

三、挑选适合的绘本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适合的绘本,0~3岁可以偏重字数少,故事简单,画面有趣类的故事。

3岁以上可以根据她的兴趣挑选绘本:恐龙类,公主类,汽车类等,同时绘本字数可以多一些,故事情节复杂一点等。

喜欢是一切的出发点。

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故事读的有趣孩子们才更愿意听,因此爸爸妈妈需要花费一定的心思。

1.角色不同,变换不同语调

例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这本书,遇到不同的小动物就模仿它的叫声,声音变得低沉或高亢。

2.

加入手势和动作

例如:《我爸爸》、《我妈妈》这类绘本,可以学着绘本中的动作和手势给孩子师范,化身故事中的人物,提高孩子们的兴趣。

3.变成故事去演绎

例如《逃家小兔》这类,宝贝和妈妈可以共同演绎故事中的情节,孩子加入后对绘本的感受更直观。

4.根据文字调整节奏感

例如《一园青菜成了精》这类,节奏感特别强,到了最后蔬菜们混战的时候,要读的特别快,营造那种混乱的气氛。

《小兔子去上学》中有老师教儿歌的内容,就可以把儿歌部分给唱出来,使整本故事更立体有趣。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终要找到适合你的方法,只要带着爱去读,孩子都能体会得到。


大晨小乐


我是俩娃全职妈妈,很高兴为您分享我的经验。

首先我家娃都非常喜欢我给他们读,原因当然是我给他俩读比爸爸读更有趣生动,哈哈,先自夸一下。

先说说我家进行亲子绘本阅读的开启之路吧。

在我大女儿两岁之前,因为我工作很忙,忙到没有多余时间关注亲子教育,只能顾到吃喝拉撒睡,所以那个时候只是买了几本书,让孩子翻着玩,爷爷可以教着认认东西,并不是有故事内容的绘本。下面就是第一套书,后来被小儿子翻了无数遍,都已经要光荣退伍了!

后来女儿两岁的时候,生了我儿子,我休假在家,时间多了开始关注早教,自然也会想到给孩子看书。最初的时候,我买的是孩子生活习惯和性格培养的书,就是下面这套。

随着我对绘本的了解,我慢慢拓宽了女儿接触的书籍种类,又不断购入世界名家畅销书比如大卫系列的书、寓言故事、科普书比如《可爱的身体》、数学启蒙书《你好,数学》、英语启蒙书《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Dear zoo》系列的书。后来朋友还送了音乐启蒙的书,也很不错。

所以第一步建议不断丰富孩子的书籍种类,增加孩子对绘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竟然有这么多好玩的绘本呀!

回到题主的问题,那我是怎么陪孩子读绘本的呢?

不功利,孩子是主角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一般是不按套路出牌,看了几页就要翻到最后几页。最初我也是阻止她,按照顺序看,后来发现孩子不听你的,最后不欢而散。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亲子关系受了影响,还让孩子对绘本产生抗拒。

后来我改变策略,毕竟亲子关系和兴趣是更重要的,孩子才是主角。所以她想翻的时候就随她翻,我们就看她翻的那页,再后来我会加强上下页的情节联系,把她引导正确的下一页。

而对于不是必须连贯的书籍,比如My first word book,属于每页之间没关联,就随她去了。

绘声绘色,语调表情到位,表演式讲解

我在讲解情节书时,会随着情节内容,我的情绪、表情和语调都会有相应的调整,有时有对话,我还特意把女儿邀请进来,和我一起演,每次她都特别喜欢。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我就会邀请女儿,她扮演蝌蚪,我扮演一路遇到的妈妈们。

这样既达到了亲子阅读的“目的”——从书中获得知识,孩子又获得了很多开心。

不唱独角戏

每次读绘本,我都会和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比如看《鼠小弟》系列的书,鼠小弟和大象比重量,鼠小弟很轻,喊朋友过来一起增加重量。我就会问女儿,最初谁重谁轻?每次喊来的动物是谁?一共喊来了多少好朋友帮他。

这样孩子有参与感,会觉得很有趣,也能学到东西,有成就感。当孩子答对或数对后,给与由衷的赞美,我通常会亲一口女儿。

联系实际生活或其他类似场景或物体

读绘本难免是想要孩子通过绘本学点东西,理解其中的内容,传递一些实用信息。

比如读大卫系列的《大卫不可以》,我会问女儿为什么不可以呀?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对大卫说什么呢?通过她的主动参与,让她加深不可以的原因,可以避免自己这样做。

总之绘本主角一定是孩子,而父母作为引导者,尊重孩子,珍惜每一次亲子关系时光,开心快乐是亲子阅读的核心。

我是俩娃全职妈妈,致力于早教和亲子阅读研究,坚持育儿即育己理念,提升自己,孩子一起进步。欢迎关注,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陪两小只蜗牛去散步


女儿几个月大,我们就开始了绘本之旅,现在读书将近两年了,只要她想读书,我就陪她一起。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什么时间读书?

在我们家,这个时间没有硬性规定,除了必须睡觉,吃饭的时间,想读就可以读,但一定要控制阅读的时长,读完书后一定要让孩子眺望远处放松下。

每晚睡前必读书,常常是读了四五本还不尽兴。我们一起坐在床上,女儿坐在我腿上,一起拿着书,不必只讲书上的文字,看图片,随意发挥,同时要引导孩子来说。

爸爸也要承担共读的责任。睡前,爸爸也必须陪孩子读两本书,难得的亲子时间,增进父女感情。



二、怎么读书?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大了,能自己看书了,扔给孩子一本书,自己就不管了,坐在旁边玩手机,这种做法是极度不可取的。 孩子是最会模仿的,“手机比书还好看,我也要看。”

现在很多孩子整天看电视、玩手机,家长说也不听。家长应该反思下自己,是不是一空下来就是看电视玩手机?

亲子共读,是最有效的方式。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读一本书,讲给孩子听。待孩子大了,可以自己认字了,家长在孩子读书的时候,也要拿着一本书,坐在旁边。

我女儿有时也会自己拿本书看,自言自语,不需要我讲,我就看我自己的书,不打扰她。



三、挑选一本好书也同样重要。

1.不同年龄段,家长要选购不同的书。布书、纸板书、洞洞书、绘本、英语分级等。

2.低龄儿童主要以图片为主,孩子可以通过图片,发挥想象,了解这个故事。

3.一本好书,不是读一遍就扔了,那和没读是一样的。要反复读,经常读。

我女儿拿到一本新书,常让我连续讲三四遍都不罢休的。多读几遍,孩子脑海里就会有这个图片和语言的记忆,遇到类似的,就能从脑海里回忆出来。

最后,爱读书的孩子,无形中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从行为举止还是语言表达,和不爱看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很多东西和词汇是我们日常生活很少提及的,读书,恰好丰富了我们的储词宝库。


Ailsa麻麻


你怎么陪孩子读绘本?

我给我小孩讲第一个故事叫《猴子学样》,笑的他要求我连续讲了5遍,再加连续几个晚上,“再讲一遍”“再讲一遍”“再讲一遍”“最后讲一遍”“最后讲一遍”。。。


读一年级之前,陪他读了至少1200多册绘本。不是说看了绘本就有特别优秀的之处,但至少等小孩以后回忆童年时光时,他会有一段亲子阅读的美好回忆。等他有小孩时也会陪他小孩一起陪伴阅读。。。


读绘本的好处首先是陪伴

不是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吗?所以陪伴家人也是最好的爱


其次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看了绘本故事,我们会一起瞎编故事。比如随便拿几样玩具,青蛙、蝴蝶、积木3,把这些玩具串连起一个故事,我会瞎编说:有一天,太阳出来了,蝴蝶背着书包去上学,路过池塘边,看到青蛙还再睡懒觉,就喊青蛙“青蛙快起床,上课去了,快迟到了。”青蛙懒洋洋说到“别吵我睡觉,今天是星期天,怎么要上课呀?”,蝴蝶说“你看看日期,今天才星期三。”青蛙赶紧起床上学去了。。。然后轮到他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想象创造力训练。


再次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

选绘本很重要。小孩就是喜欢“屎尿屁”,选绘本也是很重要,有些“屎尿屁”绘本很庸俗


画东西


怎样来陪孩子读绘本?很多妈妈都会考虑到孩子可能做不下来,不喜欢读,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并把读绘本培养成一种习惯。

我女儿今年四岁半,从他半岁的时候我们就坚持每天都会读绘本。直到今天,他会自己拿一本书去看,还会把我讲过的故事,再用自己的语言跟我讲出来。


所以说如果孩子不喜欢读绘本,可能是妈妈的方式有问题。

绘本要怎样读?

首先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绘本。一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手指越来越灵活,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抠洞,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洞洞书。

孩子因为喜欢会主动的去参与。在他用手去抠洞的过程中,其实可以翻页,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再去给孩子讲书,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


第二点,讲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和孩子互动。读绘本其实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过程,比如和孩子讲《抱抱》的时候,可以伸出手去抱抱孩子,在讲《跳跳跳》的时候,我每讲一个小动物,我女儿就会模仿者跳一下,孩子有参与,有互动,就会更喜欢!

第三点,带着感情和动作来阅读。和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最好可以声情并茂的去阅读,尤其是小宝宝,有时候文字并不理解,通过父母简单的表演就能被逗乐孩子。


第四点,挑选合适的时间来给孩子读书。我女儿的读绘本时间在每天晚上临睡前,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安静下来,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给妈妈一些读绘本的建议

第一,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养成好习惯!有的妈妈看到宝宝不配合,很快就放弃了,这样的给孩子读绘本,阅读是看不到效果的。

第二点,一定要有耐心。读绘本的过程中需要耐心,对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耐心。因为孩子对绘本的接受肯定是有一个过程的。


豌豆妈妈育儿


说起绘本阅读,我就起劲了,我从不看绘本到现在每天坚持和孩子绘本阅读,这个变化可以说我感受很深。

我以前觉得绘本就是用来打发孩子的图画书,由着孩子自己翻看,后来加入了一个亲子图书馆才了解,这里面奥秘大着呢。

我以前不懂怎么讲图多字少的绘本,也不够用心,所以我家宝贝也就兴趣不大,现在改变以后,我儿自己主动找书让我讲,变化很大。

我在给我儿讲绘本之前,我会先预习。很多家长说,那还不容易,读一遍呗,NO NO NO,错了,不是读一遍,先看一遍图,要知道你的孩子并不识字,他可不是先看字的,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先看图,猜猜故事的大概意思,然后再结合图文读一遍,你可以想想自己忽略了些什么,讲读绘本的时候就可以适时的着重讲。

和孩子亲子共读的时候,我需要强调爸爸妈妈请收起你们的手机以及一切电子产品,全情投入,带着感情色彩参与其中。我和我儿设定了两个固定亲子共读时间,一个是晚饭后,一个是睡觉前,当然其他时间他什么时候想听,我都会放下手上的事情来陪伴。在这段亲子共读的时间里,我做到全情投入。同一本书,有时我为了赶时间,可能就是通篇读下来,当然这样的共读质量并不高,我儿并不买帐,所以用心是首要条件。

对于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强的故事,在多次阅读以后,我会和我儿一起情景扮演,一起演故事,《胡椒南瓜汤》、《鸽子捡到一个热狗》、《大卫系列》等等,都是我跟我儿演到嗨的剧目。

除了书本的阅读,我们还可以有后续的延伸活动。《妈妈,买绿豆》,看完书可以和孩子一起买绿豆、煮绿豆、做绿豆棒冰、种绿豆,孩子会印象非常深刻,我家宝贝常问我今天能做绿豆棒冰吗?还有《Dry bouns》,读了这一本我儿想要一个骷髅头,我还真给他买了,一边看书,一边做手工,一边学习这些专有名词,一点都不枯燥了。还有《有麻烦了》,书里是一个熨斗印,我想了一个延伸活动是手指画,小朋友也是玩得不亦乐乎。这种延伸活动,有助于宝贝加深绘本印象,而且这不都是极好的亲子活动吗?


新手叮当麻麻成长记


我家老大,10岁男孩,一直告诉我,最喜欢的事就是看书。这和我从小给他读绘本养成的阅读习惯分不开。

时隔七年多,我又开始重操旧业,给妹妹读绘本。比起以前的自己,我多了做内训师的体验,多了学习认知规律方面的理解,我开始不断改进我讲故事的过程。

最近,妹妹最着迷的是《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到了要抱着才能入睡、半夜醒来喊着再次抱住才能继续入睡的程度。

我是这么演绎绘本的,以《不一样的卡梅拉》其中的一本《我不要被吃掉》为例。

这本书中,讲的是小鸡哥哥卡梅利多和小伙伴,因为打架被狐狸们抓去了洞中当斗鸡,妹妹卡门带着小伙伴利用狐狸妹妹佐拉进了狐狸洞、想办法救出哥哥和小伙伴的故事。

1、根据孩子反应,来提供合适的信息量。

之前参加的培训中,提到过一个观点:

认知过载,会影响学习质量,因为当过载变得足够大时,学习系统就会关闭。

认知科学中,研究最多的现象之一就是“分散学习”,即间隔一段时间再回到学习内容上来。

拿一本绘本来说,如果我们一口气讲下去,虽然孩子什么也不会说(这个阶段可能还不会反馈),但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很多地方她明显并不理解和接受。

于是,我每讲上一小段(结合书中的情节、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就会停下来,和她进行互动:

看看暴风雨来临前,小鸡们都在干什么呀?

孩子告诉我:

小鸡们有些在摘花,有些在玩“鸡球”。

我就开始有意地拓展和解释:

小鸡们玩的球是“鸡球”,咱们玩的球有哪些呀?孩子只知道平常玩的“皮球”。我启发她,除了皮球,家里是不是还有羽毛球呀?哥哥是不是还喜欢拍篮球?还有足球、排球等好多好多种球,都很好玩。

只给孩子讲新知识,是不够的。就像我们刚学了新内容,很难马上记忆、完全理解,何况是小朋友呢。

我们还需要关联孩子已经知道的东西、已经有的生活体验,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进行内化。

2、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关联旧知

绘本中,当妹妹卡门听说有狐狸出没、又找不到哥哥的情况下,决定去寻找哥哥,虽然心中也有害怕。

当小狐狸佐拉出场时,我问孩子:小狐狸叫什么名字呀?

不知道!那我们就得留意下面的故事,看看这个小狐狸到底叫什么名字,好不好?哎,小狐狸出来的时候,卡门她们去哪儿了?孩子一指书上:在树后面。对呀,她们也很害怕,都躲到树后面去啦!如果你遇到危险,也可以先躲起来,对吧?

狐狸佐拉和小鸡卡门见面后,佐拉很兴奋:“一下子来了四只”(小鸡)。

佐拉看到卡门她们,很兴奋,因为一下来了几只小鸡,宝贝能不能数数看有几只小鸡呀?一、二、三、四,四只小鸡。完全正确,就是这样,数到几,就是几只小鸡

在我们讲绘本的过程中,顺应学习规律,帮助孩子们关联、巩固已有的旧知识,进行扩展性地学习,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理解新知,从而收获更多。

3、连说带演,多感官刺激孩子学习

我一直到现在,都能够清楚地记得读大学的时候,看到余世维先生的演讲,让我被吸引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这才是演讲,有演有讲。

内训师的培训也告诉我,要吸引学员注意力、加深记忆,得尽量进行多感官刺激:视觉、听觉、触觉……要多进行互动,有我们感、参与感。

那我们如果能够连说带演,岂不是更能带动孩子,激发兴趣、理解记忆么?试过以后发现,效果果然不错。

回到该绘本,小狐狸佐拉出场后,进行了一番自言自语的表演:

我就开始演了:……向它扑去,我就装作很凶猛的样子,向孩子扑去,加上台词:

你跑不了啦,公鸡!老实点,否则我会咬断你的小细脖子!谁把灯给关了?开灯!

这里,我感觉到,这种关灯的感觉,孩子很可能体会不到,于是我用手蒙住了她的眼睛:

开灯!开……开……灯!

孩子听得微微带笑,非常入迷。

讲到佐拉一脚踩空掉进洞里,我讲:

突然……快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掉了下去!哇,没错,她掉到了洞里,这下没命了。咦,发现了什么?她身上还有一根?绳子!对了,这根绳子是她和卡门她们拴在一起的绳子,对吧?

正好孩子爸爸在旁边,我赶紧和爸爸讲:

你看,宝贝都知道佐拉是掉进了洞里,还知道她身上拴着绳子!

爸爸赶紧进行鼓励,这一鼓励,孩子看得更带劲了。

书,就这样在我们家,成了最受欢迎的东西。读书,也是我们家孩子最爱干的事儿。

我在加班时,打给家里奶奶了解孩子们情况。哥哥除了做作业,就是和妹妹一起看书。妹妹虽然不到三岁,但也跟在旁边,一边指着书,一边口中喃喃有词。

最近,妹妹早上起床顾不上洗漱,就要先读书。有时候大人在忙,她就自己讲故事给自己听,一讲能讲上20分钟。

让孩子从书中获得乐趣,是我们的第一目标,也是最大的目标,你觉得呢?

  • 我是致力于快乐辅导孩子的桐悦汇,关注我,一起远离吼叫。


桐悦汇


我们这样陪孩子读绘本,孩子愿意听的时候我们为他读;孩子不想听的时候,我们不勉强。具体说起来,我们这样做:

一、首先挑出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点的绘本,孩子喜欢的绘本我们会多读,反复读。

淞淞小时候常跟我说:“妈妈,我们家真像个图书馆啊!”孩子爸爸说:“那一定是个儿童图书馆!”我们注重给孩子提供适合他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的书,淞1岁开始了亲子阅读,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有时我们会为他读上几十遍。

二、亲子共读

我们家原来睡前有个传统项目: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听完睡觉,养成习惯。孩子自己选绘本,我们照着书讲。讲完睡觉。

其实,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只要孩子拿着绘本来找我们,我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给他读书。

三、注意绘本的中英文的比例

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的引入一些英文绘本(中英文绘本比例2:1或3:1),让孩子从绘本接触英文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英文的辅助方式。

现在,我家孩子已经8岁了,从小亲子共读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他是他们学校的书香少年,他慢慢懂得了阅读的力量,我们也因为阅读而获得更多。


欢迎点击头像,关注“亲子成长手记”。我们的团队都是名校的一线教师。所有的文章和回答都来自我们育儿的亲身体验。欢迎您关注我们,和我们交流,一起成长!


亲子成长手记


陪孩子读绘本,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

孩子还不到一岁时,我经常给他念儿歌,朗朗上口。一般给他阅读的时间是睡觉的时候,边哄他,边说儿歌,孩子慢慢就会睡着了。有时候骑车带孩子时,也会跟他说话,有时候也无话可说,就说儿歌吧。反正孩子也听着。

一岁到两岁期间,就会买些颜色靓丽的故事书给儿子读。其实,这个期间,我是跟孩子争书的。因为孩子处于吃和撕的敏感期,如果买正常纸质的书,孩子就会撕掉,就会买硬纸的那种卡片的书。一张一张的跟孩子讲,上面是什么,当然这期间,讲睡前故事还是要继续的。

两岁到三岁期间。这个阶段比较轻松,孩子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了,读绘本的时候孩子会有自己的想象力。会提问一些问题。有很多奇怪的问题,大人要认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要跟孩子一起找答案。

现在我的孩子三岁多了。我们依旧每天讲睡前故事。孩子有了自己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喜好。他喜欢车,我们就买了一些有关车的绘本,他每晚挑一本他想听的绘本,我来给他读。现在读绘本的时候有些变化,我有时候读英文的,有时候读中文,有时候搭配各种角色,变个声音的读。孩子觉得很有意思。自己玩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的运用起来。有时候他自己也会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

我所分享的就是这些。以后各个时期还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只要家长用心,孩子也会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