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驚蟄時節,大地萌動,賞析元稹的節氣詩,帶你領略美好的春光


驚蟄時節,大地萌動,賞析元稹的節氣詩,帶你領略美好的春光


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

--唐.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驚蟄時節,大地萌動,賞析元稹的節氣詩,帶你領略美好的春光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為監察御史。長慶元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為尚書左丞。

二、元稹詩風

其詩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 卷。

三、全詩譯文

冬至過後,陽氣開始上升,直到驚蟄,韶光開始瀰漫大地,到處一派溫暖祥和的景象。你看那桃花,就像蜀錦一般,多姿多彩,絢麗綻放。就連那天空翱翔的雄鷹,也知趣地離開了,取而代之的是樹梢上飛來的春鳩。春宵一刻值千金,春日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草木已開始萌芽,甚至樹芽兒也似乎爭相按照一定的樣式伸展開去。人們為了生計,開始走進田間地頭耕種,處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驚蟄時節,大地萌動,賞析元稹的節氣詩,帶你領略美好的春光


四、詩詞註釋

1.韶光:指美好的時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2.蜀錦:四川傳統技藝,成都標誌性技藝,織造工藝細膩嚴謹,配色典雅富麗,皆有寓意。

3.春鳩:春天的鳩鳥。我國有綠鳩、果鳩、火斑鳩、皇鳩、金鳩、鵑鳩和斑鳩等,其中有15種鳩是中國特有物種。

4.催迫:催促逼迫。

5.矩[jǔ]:規則,法則。

6.生事:指生計;境遇。

7.田疇:田地。

五、節氣知識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桃始華。”

顧名思義,驚蟄就是打雷驚動了冬眠蟄伏的動物,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一般在農曆二月,公曆對應3月5 日至7日之間。其實,那些動物、昆蟲並不是因為聽到雷聲驚醒了,而是因為“驚蟄”前後,天氣變暖、地面溫度升高,導致它們結束了冬眠。

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布穀鳥)。”桃花、黃鸝鳥、鳴鳩是驚蟄期間三種典型的物候現象。


驚蟄時節,大地萌動,賞析元稹的節氣詩,帶你領略美好的春光


六、詩詞賞析

如果說春雨讓草木得到滋潤,那麼驚蟄就是讓動物開始甦醒。驚蟄一過,大地漸暖,小動物們好像聽到雷公公的召喚,陸續結束蟄居生活,它們懶洋洋地探出頭來,打探著外面的世界,一搖一擺地走出來,開始擁抱新的生活。它們快樂地在草地打滾、追逐,尋找各種美食,開始犒勞餓了一冬的腸胃。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驚蟄過後,真正意義上的春天就來到了,萬物萌發,大自然開始春意漸濃,農人也開始下田勞作,播種一年的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只有在春天辛勤的勞動,才能在秋天收穫碩果。因為“天或欺人,地不欺農。”

2020年的春天,註定要與疫情相伴,但疫情壓不住春的氣息。喜雨潤澤大地,春風吹醒萬物,讓我們打起精神,收拾心情,珍惜春天,在這勃勃生機中,播下希望的種子,帶上信心上路,灑下付出的汗水,終會迎接繁榮,收穫未來。


驚蟄時節,大地萌動,賞析元稹的節氣詩,帶你領略美好的春光


注:驚蟄前後,大家陸續回到各自工作崗位,迴歸正常工作節奏,開始拼搏奮鬥。

2020年的春天,註定不平凡,希望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最後帶著碩果而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詞鑑賞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