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1937年10月,日军相继侵占了隆平、尧山二县,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百姓遭到枪杀,二县县城均被洗劫一空。国民党隆平政府县长张庆禄,国民党尧山专员张荩臣二人弃城仓惶南逃。人民惊惶万状,不知所措。隆平、尧山二县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此国家蒙难,民族危亡之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际,却有人天良丧尽,借机发财。任县环水村刘磨头(国栋)、邱庆福、时汝南,郑庄贾计胜,新市檀巩子,北楼王子耀,河北南汪谭金良,公子村李发祥,隆尧莲子镇的韩树申等拉帮结伙,各占山头,组织武装,自称司令,相继拉起了土匪队伍,他们趁火打劫,掠夺民财,坐地分赃,白天拦路抢劫,到处骚扰百姓,闹得百姓人心惶惶,朝不保夕,人民对其恨之入骨。为保护乡亲们生命财产,防范土匪骚乱,高村李老恒继滏阳河沿岸十八村红枪会,又发动和组织了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尧山红枪会运动。尧山各村纷纷响应,推举德高望重的李老恒为红枪会的首领-----红枪会会长。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李老恒(1894----1975),字恒玉,又名李葆俭,人称李老恒,20世纪30年代尧山县红枪会首领。前清邑庠廪膳生李庆骅之三子,在家排行老三,自幼学文习武,勤练拳艺,长大后,精通拳术,为人慷慨仗义,被群众称为师傅。抗日时期曾任尧山县农民救国会会长、自卫团团长,除暴安良,维持社会秩序,在尧山周围一带享有很高的盛誉。听老年人说:此人当时四十多岁,身材魁梧,古铜色面庞,眉清目秀,两眼炯炯有神;头裹方巾,武艺娴熟,言谈举止、干练而果断,很有武师爷的威仪,在群众中颇有威望。所以在他振臂一呼,首先在家乡——高村,成立了红枪会。家乡的百姓因遭受过百余名土匪绑票与枪杀,纷纷响应,没几天,一百多人的队伍成立了。然后,他集中村里铁匠,开炉淬钢,打造大刀、长矛等兵器;在他指导下,日夜操练武功,研究战法,使队员们训练有素,武功剧增,临阵杀敌,剿匪不乱,只要土匪出动,队员们士气高昂,纷纷手持长枪、大刀,迅速出战与匪较量。

红枪会是一种民间自卫的民团武装组织,以家乡为基地,守土保境,不脱离生产;崇拜武力,倡导练武、练习拳脚武术,讲究豪侠义气,杀富济贫。它又是一个迷信的团体,守教信仰阴阳八卦,操练以前,设坛祭天,歃sha血誓盟,明确宗旨,严明纪律。身穿红兜儿,饮符念咒,修炼道家法术,占偈扶乩,宣扬刀枪不入。战时,队员们自持“神符护身”精神,同仇敌忾、腰扎红带,手持红缨枪,肩斜背大刀,奋不顾身,勇敢向前,杀敌灭匪,保护家园。

红枪会以坛为单位,擂鼓为号,鸣锣报警,聚散快速。为了保家防匪,实行村村联防,在李老恒领导下,各村红枪会统一号令、统一行动。若一村遭匪抢劫,便立即登房擂鼓示警,周围村庄闻鼓而动,并以锣鼓相互传递信号。毗邻村庄的红枪会队员们手持大刀,红缨枪,不时集合,迅速赶到遭劫的村庄,联合作战,以抵匪患。红枪会队员们奋力出击与土匪短兵交战,大大地显示了人民的武装威力,此举使各股土匪听到鼓声胆战心惊,不敢出动,有利地保护了各村村民的生命财产与安全。

1937年10月上旬,任县环水村匪首刘磨头,带一百多人,在张汪打劫两天后,转而向北速至尧山,沿路骚扰,遭红枪会抵抗。李老恒闻风此信,分兵为几路,于尧山城里埋伏各处,并约定待土匪进城后,以鼓声为号,一听鼓响,则各路齐出。土匪由尧山城南门进入,突然鼓声骤响,李老恒带头提刀纵马,奋力与土匪搏斗。红枪会队员们呐喊而出。各持兵器围攻土匪,匪徒惊慌失措,顿时队伍散乱,被困于红枪会的层层包围之中。土匪们凭有几杆步枪,一面鸣枪,一面钻进小巷,夺路狂奔而去。从此,土匪一听说李老恒,皆闻名丧胆,无不瑟瑟发抖。

红枪会新建伊始,便首战告捷,充分显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威力,不几日,红枪会的队伍发展到一千五百多人。

同年腊月上旬,任县一伙土匪在匪首檀巩子带领下 趁夜幕窜到隆平南汪,欲行抢窃,被在村口关帝庙二层小楼放哨的红枪会队员发现,击鼓鸣惊。李老恒闻信骑马,迅速带领附近几个村庄的红枪会队员及时赶到。并向土匪喊话,警告他们红枪会人多势众不是好若得 ,如果胆大妄为绝对没有好下场。匪徒们摄于红枪会声势浩大,趁夜色溜之大吉。

是年腊月下旬,任县新市与塔台的土匪窜到尧山新贾村抢窃,李洛恒得到消息后,采取了以匪制匪的策略。联合王子耀的民军,共同到新贾围攻土匪,王子耀当时是有名的匪首,有两个团的兵力;红枪会鼓声一响,震天动地,千余名红枪会队员手持大刀、红缨枪与王子耀兵丁同时到达辛贾。辛贾的土匪见到王子耀,李洛恒联合出兵,力量强大,自知势孤力单,摄于李、王威力,土匪狼狈逃窜撤回新市。红枪会乘胜追击,于当晚将新市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土匪害怕攻打自己的村庄,日夜轮流值班站岗放哨,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唯恐李、王二部的进攻。此后,任县的土匪几次被赶回新市、塔台。新市塔台的土匪,多日不敢出村骚扰民众,抢劫东西。当时流传着一首顺口溜:“西北角抗大炮,注意北楼王子耀,东南角拔大绳,防备尧山李老恒。”红枪会主动出击,消灭了尧山县的数股土匪,是尧山西部土匪大大减少,老百姓不再受到抢窃、蹂躏与威胁,为此,各村群众杀猪宰羊,摆酒宴犒劳红枪会。

红枪会组织成分比较复杂,有地主、富绅、小商人、农民,甚至还有土匪。所以个别红枪会有时还曾与土匪为伍,失去了它原来的本色。为了加强党对这支农民队伍的领导,农历1937年12月,当时隆平县的抗日县长宋长镰,曾把李老恒领导的红枪会改编为农民救国会,任命李老恒为会长。是他继续领导这支农民队伍,使这支自发的农民队伍,加强了党的领导,使其更具有组织性、纪律性。使它在抗日的战场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1938年正月初二,八路军占据店头,领导人是营长冷池哉及熊德如、王金林。他们召集附近村里的民众开会,宣传党的政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传达了党中央目前对敌斗争的策略、方针。并把李老恒领导的红枪会、自卫团进行了组织整顿,为其制作了红旗,改为抗日自卫队。使这支农民队伍真正走上了正规发热抗日队伍。从此,李老恒领导的这支农民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在各个战场上,发挥了它更大的作用。

李老恒,在“国破家亡无解救,生命财产付东流”之际,只身行动,自觉组织红枪会,保卫了家乡一带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同时,也遭到日本鬼子的威逼与追捕,日军为了强化治安,维护尧山地方安全,曾三番五次命令、利诱、劝导 他出任尧山“维持会”会长。一身正气的李老恒不愿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严词拒绝日军的邀请,继续领导尧山抗日自卫队,抗击日军。

李老恒组织发动的尧山第二次红枪会,在国难当头,匪徒横行之时,有力地打击了土匪的猖狂势力,保卫了自己的家乡,保护了各村村民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其势力东到肖庄,西至高村以西,南起隆平张汪,北迄尧山县城以北,波及几十里,纵横百十个村落。在李老恒的影响下,内丘金店、官庄、双碑,汦河以北的彭村、大宁铺、王村、田村、大霍、小霍、东侯、西候、良村、染红及柏乡县交界个村庄,都开设了坛场,相继成立了红枪会。站岗放哨,维护治安,成了一支群众性的自卫武装团体。各地红枪会的成立,轰轰烈烈,有效地抵抗和打击了邪恶势力,充分显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红枪会抗日打土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