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靜坐丨洞見自我


靜坐丨洞見自我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千多年前,老子告訴我們,能夠了解他人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瞭解自己的人也一定是高明的。《道德經》中的這個“知”可以理解為洞見。那麼,能夠洞見自我的人,一定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覺知力。

我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可見,能夠做到洞見自我也絕非易事。那麼,如何才能培養洞見自我的能力呢?

按照生命科學理論,人是萬物之靈,靈性具體體現在與生俱來的覺知力。洞見自我是本自具足的能力,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迷失了。那麼,具備一定條件後,在某種狀態下,可以架起與自然宇宙的鏈接,提升洞見之力。這個外部條件就是讓自己靜下心來,從自我中尋求那個本我的狀態。

有人說,請慢下來,讓靈魂跟上你的腳步。今天我們可以登天入地,科技領域人工智能等空前發展,但是一場來自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生物疫情,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在向外索取的同時,慢下來,讓靈魂跟上發展的步伐,洞見自我,洞見未來。(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