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理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句话?

惊涛


我得一些对这句话的看法,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孝?说文解字曰:子承老为孝,也就是说后辈需要有赡养老人,照顾老人,孝顺老人的传统,那么悌是什么意思呢,悌是心加弟,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提醒我们要用心对待朋友,兄弟,姐妹。所以当年孔子也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孝敬父母竭尽所能,和朋友共处可以有始有终,把答应朋友的事情做到像对待自己事情一样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达到极致。

这是态度明确了后,然后就要用心,不能光说不练,通于神明是中医的一句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心乃神明,联系上面的孝顺长辈和关心兄弟姐妹一起来理解,意思就是做这些事要走心,随时随地要放进心里去。

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家贫无孝子”。设想一下,你刚开始工作,收入不高,想带父母去旅游,但工资勉强只能维持自己生活开支,一次性付不起钱,但是你一点点在攒钱,父母这时候知道了,很感动,觉得你很孝顺,因为是你有心,而并不是真的去了他们才会开心。所以你有这个行动的念就是孝顺,即使最后可能没有去,父母也不会怪你,那这就是孝,悌也是一样。

因此孝和悌的核心就是打到心里去,不要表面上做功夫,卖个嘴瘾,有些时候不一定买东西才是孝和悌,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微信的简单的祝福和问候也是孝悌。

光于四海,大海距离很远,但是光的速度很快,孝和悌要及时,想到了就马上行动,心如果到了,再遥远的大海都不是问题,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终身。

如果你懂了这种用心的意义,把任何事情带着念想放在心里挂记,记住这种感觉,你的未来一定会无所不能,因为真正用心做事的人命运不会差。



子恒说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句话出自《孝经》。

1. 其文字表面的释义是: 孝顺就是顺应父母的需求,诚心所至,只有顺从达到了极致,就可以通达于神明,光照于天下,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感应相通,这样做任何事情都会犹如神助,都能成功。

2. 引申到个人与公司的意义: 孝道的本质就是感恩,我们对父母尽孝,感恩父母的无私与爱,内心因而变得正直、充实,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便也懂得感谢其他人。

因为这种感恩,让大家把这种对父母的孝敬之心移为对公司、对企业的忠城,把孝道融入工作,我们会更懂得感恩。把孝道融入企业,企业文化中也会有了孝与感恩的内容,员工会更懂得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孝道于工作的最大意义是,懂孝道的人更具有感恩之心,而懂得感恩则是员工能够更具有责任心的首要条件。一位有孝道、懂感恩的员工,不论他在什么样环境,他都会时时刻刻想着工作,想着责任,想着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同理企业都看重具有孝顺厚道的品德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员工,彼此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流年mingming1586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孝道“也是其一,比如出自《孝经》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广为流传。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们在家中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份志诚的心做到极致,就是能够打动每个人的良心,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

今天的我们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家园的道德规范,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弘扬和完善孝道,不断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春夏秋冬L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出自于《孝经》。

古人认为作为子女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于我们有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哪吒三太子刺杀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时曾说过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也说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重于泰山,我们每个人要怀有感恩一颗心;而悌则指自己的朋友兄弟姐妹,我们要学会友爱自己的朋友,兄弟姐妹,这样才能学会去友爱他人。

善待人生旅途中的每个人做到极致了,就连神明乃至四海八方都会知道。并且敬重于你。


小草幸


《论语》说:入则孝,

出则悌,

把五伦简化成两种关系:

孝父母,

以及孝父母之外!

所以孝悌可以一个人的处世品德。

通于神明,

言其至诚,

《中庸》说: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著龟,动乎四体。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光于四海,

言其至明,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

久则征;征则悠远,

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说到底,人理入于天理,

人道尽于天道。

《孟子·离娄上》 :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

所以,《中庸》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这句话选自:《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意思是孝悌达到了极至,就可以通达于神明,光照于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


阿南的兰


孝亲之情义天下同感,同心而通感四海。


916214926511无花果


嗯,就是把老天爷都感动了还有谁会不知道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