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請問你們當地有哪些特產及地名是什麼?

蝦遊天下


我們山東淄博的特產:周村燒餅,博山酥鍋,淄川西河煎餅,王村醋,羅村道口鹹菜,沂源蘋果,周村蠶蛹,博山焦莊肉燒餅,桓臺馬踏湖金絲鴨蛋……


逗心抖意


我是四川的,我們四川有很多有名的特產,還有很多的美食, 就說我的家鄉大竹吧。我們這裡最有名的應該要數醪糟了。它不僅僅是走到了我國各地,甚至走到了國外,真的非常厲害,我記得我十幾年前到外地打工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小剛從學校出生社會,偶然間發現超市裡面還有賣醪糟的,拿起來一看生產地址還是我的家鄉,真是把我高興慘了。馬上就買了一罐回去,醪糟裡面加點湯圓和兩個雞蛋那味道真是不擺了。因為好久都沒有吃到那種味道。真的太想念了!後來回家鄉工作還專門去看了醪糟的生產基地。對它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它被評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生產地址就在我們大竹的東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的喲!真的很不錯[贊][贊][贊]





碌碌無為的姐


老家河南,18歲那年遇到老公,隨後就跟著他去了雲南,生了娃就一直在福州打工!隨著他天天大米飯,南方的麵食真不好吃,越是不好吃越是想念老家的麵食!最魂牽夢縈的是街上賣的肉盒子,由於自己技術有限,從不敢嘗試著做,怕有損我心中肉盒那人間美味的印象!每次回孃家,媽媽都提前問我吃什麼,我的回答每次只有一個:肉盒子!



一朵菜花呀


我們當地特產,是火腿。這個火腿,早期八九十年代前比較盛行。那個時候,一年四季,家家戶戶都圈養豬崽。一戶人家少說也得養2~3只。豬,日常主食,吃拌有米糠的剩飯剩菜,番薯,米粥,大麥片,田草等。豬大了,出欄,賣錢貼補家用。到了年終,每家都會留一隻年豬。好不容易盼到過年,豬已長到一兩百斤,然後僱人殺豬。殺了豬,留下火腿。兩瓣條肉,醃製起來。豬頭,留下除夕祭祀。火腿醃製過程,要加三道鹽。過了正月,有太陽時,可以把醃製完的火腿拿出曬曬,這樣食用味道會更好!



高興666


我出生在農村可以感受到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四季分明,春有桃花芬芳撲鼻,花紅葉茂點頭的微笑,夏有農耕蟬鳴歡語,秋有鄉鄰收穫果實的喜悅,冬有寒冰壓彎樹枝低頭祈福的祝福

我當地特產有:竹筍,自然生長香菇,蕨菜,栗子,柑桔,山林野果,楊梅,獼猴桃等。


覺醒明燈deng


我老家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頂谷大方!徽州貢菊!松蘿茶等等!還有毛豆腐!臭鱖魚!臭豆腐!農家火腿等!金絲蜜棗!上豐雪梨!富岱楊梅!三口密桔!三潭枇杷等!歡迎來歙縣古城!



當歸哥1


蘇州的土特產不勝枚舉。但也是因了特色,不一定全國人民都喜歡。

譬如說食品偏甜,這是事實,甚至於有網友直接稱呼蘇州的面為“甜面”,著實讓我笑了一把。

這裡我就例舉兩樣全國人民基本可以達到共識的土特產:

1.真絲圍巾。本人國內外送禮首選,記不清送出去過多少條了,都是一致好評!

絲綢是統稱,細分種類好多:按面料分有蘇州緞、斜紋綢、爛花銷、織錦緞等;按款式分有大方巾、小方巾、長巾等;工藝種類則有印花、刺繡、廣片、珠珠……可以根據不同佩戴人及喜好選購。

2.肉月餅。月餅做成肉餡的,好像只是我們江浙滬(腦子裡閃過包郵二字)一帶的特色,但以蘇州為主。

皮是蘇式做法,用油和麵起酥,餡是純鮮肉,當然還是要加點微量的糖,那是起到“吊鮮頭”的作用。

這肉月餅要趁熱吃,一隻手拿著,另隻手託於下方,以接住大快朵頤時,必然飄落的酥皮。

這一口下去,不由得就閉上了眼睛,自動屏蔽一切其他干擾因素,只是享受口腔裡的美味。

嫩嫩的肉餡,有了調味的加持和酥皮的相伴,在口腔裡盡情地翩翩起舞,喚醒你全部的味蕾。

只教你欲罷不能,吃了還想吃!


monica0512


吉林市位於松花江的環抱之中,松花江穿城而過,象一條潔的玉帶環繞腰間,吉林市最著名的景色就是《霧淞》,是世界10大奇觀之一。玉樹瓊花,潔白無暇,冬季是旅遊聖地;人流如梭,令人流連忘返,極具關東特色,真是好去處;真山,真水,真秀美。北國風光,千里冰封,壯美無限。江城人民張開溫暖的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松江巨浪


我們縣城叫做建寧縣,地處閩贛邊界、武夷山麓中段,我們這地處中亞熱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又有大陸性山地氣候特點,冬季氣候寒冷,夏季晝夜溫差大,造就了我們這的特產就比較“土”了。

首先是建寧蓮子,建寧縣被譽為“中國建蓮之鄉”,據民國《建寧縣誌》載:“西門外池,一百口,種蓮。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時,遊人絡繹不絕。蓮子歲產約千斤,為吾國第一“。從那時開始,建寧蓮子就被作為皇家貢品。紅樓夢中的“建蓮紅棗兒湯”,是賈寶玉每天必喝之飲品,而且甚為喜愛。建蓮就是福建建寧的蓮子。由此可見建蓮之名絕不虛傳。建蓮甲天下,粒大飽滿,色如凝脂,具有稍燉即熟,久煮不散,因溫差緣故,口感細膩,清香怡人,入口綿延,營養豐富,漢族民間一向把建蓮作為名貴的滋補品,深受珍愛。當地關於建蓮的故事較多。報國寺傳因乾隆曾在此生病,被方丈用建蓮治好,後被乾隆御筆一揮,賜了“報國寺”三字。

其次是建寧黃花梨,建寧縣還是“中國黃花梨之鄉”,建寧縣是福建省母親河閩江的發源地,屬排水良好、土質肥厚的丘陵坡地,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影響,這裡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夏季早晚溫差大,非常適宜黃花梨生長。黃花梨由於果肉白色,肉質細脆,汁多味甜,品質上乘,深受省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堪稱南方早熟梨中的精品。

第三就是建寧筍乾,選用閩江正源頭特有的日曬白筍為原料,以“安全、營養、無公害”的標準從選料入手,經過嚴格地選形、分級、去老、去雜、清洗、切絲、切片等工序,是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於一體的健康食品。

其他特產還有建寧水稻種子,獼猴桃,桂陽蘿蔔,紅花茶油,來這的朋友可以買一些喜歡的特產帶回家哦。



田園遠哥


我們新賓當地特產最有名,那就是“人參”“貂皮”“鹿茸角”是不是很多人都知道?

新賓人參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溼潤的氣候,多生長於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由於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生長千年的人參,極為罕見,藥用價值極高

貂皮

貂皮是中國東北三寶之一,素有“裘中之王”之稱。貂皮屬於細皮毛裘皮,皮板優良,輕柔結實,毛絨豐厚,色澤光潤。用它製成的皮草服裝,雍容華貴,是理想的裘皮製品。

貂皮素有“裘中之王”之稱。貂皮屬於細皮毛裘皮,皮板優良,輕柔結實,毛絨豐厚,色澤光潤。用它製成的皮草服裝,雍容華貴,是理想的裘皮製品。 而在貂皮中,又以紫貂皮更為名貴,由於紫貂皮產量極少,致使其價格昂貴,所以才有“裘中之王”的美稱。因此它又成為了人們富貴的象徵。在國外,被稱為“軟黃金”。貂皮具有“風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溼”的三大特點

東北特產—鹿茸


鹿茸是“東北三寶“之一,與人參齊名。全世界的鹿約有40多種,分佈在我國的有19種。梅花鹿、馬鹿是我國主要的茸用鹿。東北梅花鹿採收的叫"花鹿茸",質量最優。在七、八月份左右當年輕雄鹿長出幼角而且並沒有角化時,用刀或者角鋸把幼角割下,然後再進行除毛、除血、乾燥等處理過程,就成了大家平時所看到的鹿茸了。鹿茸每年只長一次,所以鹿茸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和藥用功效,屬於高級營養保健品,也是饋贈親朋好友,個人家庭保健食用的良好選擇。 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是良好的全身強壯藥。鹿茸含有比人參更豐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這是我們新賓當地特產為友們介紹到這裡,有喜歡的來我家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