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們就讀的小學學校還在嗎?有什麼變化?

初高中理科課堂


農村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的重點,歷史條件下農村教育相對城市教育存在著不均衡,教育資源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1、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鎮化加速推進,家庭經濟較好的農村孩子都被送到城市接受優質教育,這就使原本教育資源匱乏的農村學校生源減少。2、教師流失現象嚴重。主要原因在於從事農村教育的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待遇低,教師缺編,學生中留守兒童較多,教師老齡化嚴峻。年輕優秀教師發展空間小,不願到農村工作。3、硬件設施較差。農村學校教育現狀體現在投入經費少,教學設施不齊全,多媒體設備落後、缺乏。教師辦公及生活設施簡陋、學生學習活動環境單一,枯燥,教師工作無激情,學生學習無動力。目前很多農村學校師生流失嚴重,生源減少,在計生政策下農村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導致教育部門採取撤點並校的措施,因而出現了空置學校。解決此種現象筆者認為:1、國家繼續實施均衡教育,完善、督促政府及教育部門優化教育資源,合理分配師資,提高農村教師生活待遇,教師的晉升和學習培訓進一步向農村教師傾斜。2、合理保留、設置一些偏遠及交通不便的學校,因地而宜,改善師生教學環境,不宜”一刀切”撤點並校。3、提高教學質量獎勵措施,激勵教師工作熱情,讓教師有充足的幹勁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讓學生”足不出戶”享受優質教育。


大唐之桂林那點事


我是80後,出生於農村。我當時就讀的小學距今建校有60多年了。當時我上學的時候教室全部是土木結構的,冬天很冷容易漏風,冬天取暖主要是用碳。老師大多都是民辦老師,但他們都很負責任。就在那樣的環境下他們教出了很多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優秀學生。

我們哪所學校至今還在,發生的變化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校容校貌煥然一新。現在全部都是磚拱結構或框架結構的樓房,而且操場都是塑膠的。

其次,學校的老師基本達到了年輕化,都很年輕,師資力量配置均衡。

最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學生越來越少,現在可能不足100人了,當時我們唸書的時候有好幾百人。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所以很多孩子都轉學了。這也是現在教育的現狀,很多鄉村小學都逃避不了。

以上就是我所上的小學,以及現在的變化。




搏理數理化之巔


我小學五年級的轉過一次學,從村裡轉到城裡。

村裡的學校已經沒有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推到了。

城裡上的那個學校,還在的,叫逸夫小學。

我六年要畢業那會學校修了一棟新的教學樓,初中的時候經常路過,真的非常羨慕在新的教學樓裡上課的同學們。

後來高中不走那條路,上大學回去也不怎麼去那邊。去年回去跟朋友出去玩,路過那邊,原來的新樓也變舊了,原來的土操場竟然變成了塑膠跑道,還有草皮。

唯一沒變的是原本的舊樓,那傢伙,好像在說:“大家都會老的,哈哈。”


襪子的教育觀


但是反觀現在的孩子每天上學放學基本一條線,週末參加各種輔導班,可以說是沒有一點點的生活樂趣,孩子在童年的時候一點都不快樂,可以說住在自己對面的是誰都可能不認識,不知道這是生活在城市裡孩子的快樂還是不幸,扯得有點遠,有點跑題了。



小超小小超


說起小學那裡充滿了我們兒時美好的回憶,那時的我們是那麼的童真,那時的我們是那麼的無憂無慮,那時的我們是那麼的容易滿足。每年回到老家我都要去小學看一看,這麼多年小學早已不在是我當初上學那般樣子,教室更加寬敞明亮教學設備也是非常的高科技(都是多媒體,白板已經沒有黑板了)操場也是塑膠跑道。但是去年回家聽說小學馬上就要拆了,要報道鄉政府旁邊去了,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我個人認為一些小學不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的人口在逐年減少導致農村的生源在逐年減少。在農村一個年級就那麼十來個人已經不夠形成一個班級的規模了。我就讀的小學已經好多年隔一年招生了,同班同學年齡差兩歲太普遍了。

2.家長朋友們更加重視教育,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更好的教育環境中去。有些農村的家長甚至會帶著孩子去城裡在學校旁邊租房陪讀。城裡的孩子更多的都去了重點小學。可見家長朋友們有多麼的重視教育。

3.教室翻新,換了新校區。房子都有使用年限。八九十年代已經過去三四十年了。有一些學校的房子早就拆了。學校是一個更注重學生安全的地方,不可能讓學生在危房裡上課。所以,有很多小學因為翻新已經換了新校區。

4.獨生子女多,在八九十年代一個家庭裡會有多個孩子。到了現在獨生子女佔大部分。獨生子女多,一方面讓生源減少,另一方面對於獨生子女家裡有經濟條件讓他們享受更好的教育條件。

5.政府的政策,現在很多城鎮都在集中生源,重視教育。像我的家鄉,都會在鄉里辦一箇中心小學,把優秀的老師都調集過去。這也是很多小學不存在的一個重要因素。

總結,隨著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教育的重視。一些小學已經沒有足夠的生源了,所以小學就不存在了。以上就是我就讀的小學的發展和近況和我認為一些小學不在存在的原因。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我留言討論!


Excel函數編程實例



芸芸慧生活


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我1974至1979年讀小學,只有五年級,沒有六年級。

我們當時的學校在湖南湘西的一個偏遠農村,是舊祠堂改的,因為臨近一座像筍一樣的石峰,所以叫“石筍祠堂小學”。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搬走了,只留下一片仍存有碎碎瓦礫的平地。

每年清明節回去,總彷彿還聽到40多年前的讀書聲。那山、那人、那狗……



龍贊贊


我的小學,回想起來是好多好多年的事情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春天的操場,那時候還沒有橡膠跑道,就是一塊空地,整理的相對平整。每到春天,土地會鼓出一塊一塊的包,裡面是開了化的泥土,而最外層的地面還是硬的。孩子們喜歡站在上面一上一下的跳著,就像現在的蹦床,跳著跳著,不知道哪塊就裂開了,泥巴衝出來,沾到孩子的鞋子上、褲腳上,一身都是泥土的氣息。這氣息,每到春暖花開時,每到郊外遊玩時,每到夜晚回憶童年時,每到鄉愁湧上時,都會衝進鼻腔,衝進腦海。我,好像又回到那時的歲月,無憂無慮,讓人嚮往。

後來,回到那個城市,常常路過那裡,這許多年來,母校早就不止一次新蓋了樓房,修建了操場,擴大了面積,也變成了市重點。

但是,在我心裡,幾排小平房,一塊泥濘的操場,是她永遠的模樣,是我永遠的懷念。


揪小辮兒


我小學,初中都是在自己本村讀的書,直到現在本村也還有這些學校。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上學的年齡也都提前了,我那個時候沒有幼兒園,從7歲才開始上學,以前我讀小學的地方很遠,早上要上早自習,晚上還要上晚自習,因為離家太遠,現在父母對孩子又很重視,所以取消了早晚自習,也把原來的小學變成了初中。而原來的初中變成了現在的小學和幼兒園,也是村裡邊為了方便現在的孩子上學讀書。

每次路過學校的時候還總是忍不住朝裡邊多看幾眼,雖然以前的舊房子都沒了,但總是懷念那時候的教室,以前學校沒有食堂,放學後都回到自己家裡吃飯,現在儘管在本村,中午也提供午飯了,這一點我覺得挺好的。

有一點不好的是現在取消了早晚自習,很多孩子學習就跟不上,尤其是小學生自律做不好,那時候早晚自習都有老師輔導,不會的老師都會及時解決,而現在老師也都私自開補習班,導致學校風氣很不好,現在早上路過也都聽不到朗朗的讀書聲了,個人認為這是一大遺憾!儘管已畢業十多年,但還是懷念當初的教學要求!


等待小葉


我覺得我有一種特殊的體質,就是一畢業學校就搬遷[大笑]

小學的時候,因為生活在農村,一個鎮又特別大,所以基本上每個村裡都會有分校。一開始每個年級還會有分班,後來每個年級就只有一個班了,大概四十幾個人。我小學畢業後,分校就被取消了,大家集中到鎮上去上學。其實我們小學還挺漂亮的,四塊大草坪,小花池,楊爪槐,月季……所有植物都被我們維護的維護的特別好。可惜後來成為了工廠,慢慢的工廠也倒閉了,就徹底被拆了。

中學的校園倒是還在,只是難得回去。只在校門外轉轉,小店還是那個小店,門還是那個門。前面的鎮前廣場的假山竹林都還在,假山上有源源不斷的留言,就連竹子都不能倖免。

高中的校園,我們畢業後就變成了小學。我們學校成為了另一所更厲害的高中的分校,使用他們的校區。而他們搬去了新建的更加高大上先進化的學校,本來新學校應該歸我們的,結果沒搶得過學霸們,校長為此很是傷神。畢業後,想回去看看,但是門衛都不讓進去,只能在門口轉轉,聽聽校園裡的鈴聲,等放學看穿著熟悉校服的學子們來來往往……後來就什麼都看不到了,有些舊的樓被拆了,主樓上掛上了小白鴿。不再是原來的樣子……都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的告個別,再看一眼。

青春真的一去不復返了[流淚]配上兩張舊照片吧,字是鎮前廣場,雪景是高中校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