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多年之後,面對只存在於城市地名裡的“村”,一個新來深圳的年輕人將會想起,那些城市往事裡生機勃勃的城中村。

深圳無“村”,這不是危言聳聽。曾經“我住在城中村”是一種夢想者的標籤,它不光鮮但一定熠熠生輝;可能再往後5年,“我住在城中村”可能會變成一種被動的驅趕,無奈而渺小。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左氏作品 | 攝影:劉晨龍(版權歸原著所有)

我們被趕出了城中村

想必這幾天,租住在城中村的租客們基本上都收到了一張來自房東的漲租通知吧。但是,對於寶安西鄉麻布新村的租客而言,今年的“房東”有點不一樣。

麻布新村位於寶安西鄉坪洲地鐵站附近,直達科技園,車公廟,CBD等上班族聚集的辦公區域,所以吸引了大量畢業生和上班族在此紮根。這也讓坪洲成為“下一個白石洲”的深漂租房首選目的地。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對於坪洲的上班族而言,這樣堪比春運的早高峰地鐵,已經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但從去年年底開始,深圳某開發商進村收樓了。他們不是要拆除重建,而是要做長租公寓。

據知情人透露,開發商給村裡的房東們開出了誘人的價格:東區電梯房70元/㎡,無電梯房55元/㎡;西區電梯房65元/㎡,無電梯房50元/㎡。基本上這個報價與村裡平均租金相比,只高不低。而且相比於流動性極強的普通租客,租給宇宙第一房企會讓房東更加省時省力省心,可以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面對這樣誠意滿滿的報價,不少房東動了心。據村內的管理員證實,東區的幾棟樓已經與開發商簽訂了數年的轉租合同。

簽訂了合同,房東就得按時交樓,所以只能清退租客;沒簽合同的房東,看到有人高價收樓,自然而然的調整了租金。廉價的沒有了,高價的租不起。怪不得在採訪中,麻布新村的租客跟圳長直言:我們被趕出城中村了。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這是麻布新村1200元/月的單間,在深圳已屬高性價比。坪洲周邊的新房價格已突破70000/平。

未來沒有城中村

有人說,假如沒有了城中村,那就不會有現在的深圳;也有人說,城中村是深圳必須剷除的“城市毒瘤”。

根據深圳住建局2016年的一項摸底調查,深圳全市範圍內的城中村多達1782個,其中的居住人口大約有700萬。然而,深圳的常住人口只有1252萬(官方數據),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城中村中。

“城中村是城還是村?”在前幾天的萬科業績發佈會現場,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說,“沒有住過城中村,沒有丟過自行車就不是第一代深圳建設者”。

鬱亮表示,目前仍然居住在深圳城中村的800萬人口同樣為深圳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以龍華坂田一帶為例,該地的城中村已經發展成為華為、富士康等新興製造業的配套基地,進而成為深圳創新制造城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配套部分。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這是一張深圳城中村村圖:標紅的村已被納入萬科“萬村復甦”的版圖,還有更多的城中村未來幾年都會“名存實亡”。可點擊大圖查看

不過只要你仔細查看上圖就可以發現,城中村正在消失。

深圳原關內90%以上的城中村,都已進入了城市更新階段,例如最有名的白石洲舊改、蔡屋圍舊改。還有如大沖村這樣,已經成為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

根據最新的深圳城市更新“十三五”規劃,計劃5年內拆改20個城中村,讓50萬人住上新的房子,至少改造出來有20多萬套房子。還要通過收購、租賃、改建等方式收儲不低於100萬套(間)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同時,包括羅湖、寶安、龍華、龍崗等區都在對區域內的城中村進行綜合整治等措施。萬科、華潤、深業等在內的開發商已經加入了整治大軍,還有魔方公寓等新興的長租公寓也在村裡瘋狂拿樓改造。

顯而易見,在政府+開發商們的努力下,儘管租金不斷上漲,但深圳的城中村正在變得越來越好,裝修更加美觀、配套更加完善、消防更加安全。大家也都在期待,

深圳或將成為全國最先告別”城中村“的城市。

但沒有了城中村,深圳還是深圳嗎?

此村非彼村,深圳再無城中村

城中村,字面的意思是“城中有村”,例如崗廈之於CBD,大沖之於科技園,上下沙之於車公廟。

當然最典型要屬白石洲與華僑城,一邊是10平米月租1000元的握手樓,一邊是單價將近10萬/平米的豪宅群。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但他們卻共享這座城市的各種紅利:四通八達的交通、高端豐富的商業、乃至醫療資源、人文建設。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左氏攝影 | 攝影:liyu(版權歸原著所有)

放在幾年前,每一個來到深圳的深漂都能以極低的成本,通過城中村的方式進入到這座城市的核心區域。儘管生活不會舒適,甚至要在髒亂差中要考慮人身與財產安全,但是至少他們能夠留在了深圳。他們在這裡每多待一天,就能多一份出人頭地的機會。等到功成名就之時,城中村的經歷就會成為他們男人的勳章,成為他們鞭策下一批深圳人懸樑刺股的親身案例。

只是這些成功者忽略了,當時他們是拿著3000元的工資,用800元住在南山福田羅湖的20平米城中村;如今,多少人是拿著6000元不到的工資,花2000元住在寶安龍華龍崗的小單間裡。

看看現在,位於城市核心區域的大沖村、白石洲、上下沙都將很快成為歷史的代名詞。再過幾年,沒有多少新深圳人會知道,華潤城萬象天地原來叫大沖村,京基100原來是蔡屋圍村。

另外,寶安龍華龍崗的其他城中村內,大批的開發商和運營商正在跟租客瘋狂搶樓,他們憑著翻新的裝修,宜家淘寶的傢俱,超前的社交概念,就能輕輕鬆鬆的讓租金翻倍。然後,付不起租金的租客們要去哪呢?

沿著地鐵線一路向北到光明沙井,到東莞;沿著高鐵線一路向東到坪山、到惠州。

似乎我們都知道城中村改造更新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進步。所以我們默認了這種犧牲的不合理存在,甚至美其名曰是“深圳式的優勝劣汰”

只是這種深圳達爾文主義,無非是赤裸裸的先來後到

消失的城中村精神

我們無法預估以前有多少成功者是從城中村走出來的,只是直到現在,城中村依然在替整個城市擔當著“提供廉租住房”的基本服務。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一旦城中村改造之後,城是城,村是村,城中已經再無村。這不止是失去了物理空間的接納,更是深圳的包容基因正在逐漸消逝。

再見了!城中村|沒有“村”的深圳,還是深圳嗎?

左氏作品 | 攝影:李文勇(版權歸原著所有)

終有一天,我們會懷念那個深圳城中還有村的年代,以及那個年代下的城中村精神。

世聯主席陳勁松曾經說過:一個城市的核心永遠不是“物資”,而是“精神”。那什麼是深圳精神?我總覺得“深圳精神”就是“城中村”精神

1、“市場化”,不只是“租金”市場化,提供“租”的房子亦市場化;配套市場化,管理亦市場化;

2、“奮鬥者為本”,深圳不相信關係,沒人會無微不至地關照你,你就要奮鬥,因為城中村不相信眼淚;

3、“講規則”,那麼多陌生人“合租”在一套房子裡,不講規則就不行;那麼多年輕人因此學會了平等待人、公平處事;

4、“遠大理想”,你雖然住在城中村,但抬頭就看到幾萬元一平的高樓大廈,這種激勵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

5、“包容底層、向上流動”,大多數年輕人能立足的原因就是活得下來,大多數草根企業是從城中村開始的,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有這麼多極具競爭力的民企。

前幾天,圳長與一個深圳的人生贏家聊天時,他用慶幸的口吻說:“幸好我們那時還有城中村”,然後又嘆息的說了句:“如果我是現在來的深圳,我都不知道能在這裡撐多久”?

是啊我們只能慶幸,那個年代深圳曾經擁有過這樣的城中村。我也相信不用多久,在國際化的深圳,城中村就會變成往事,而非引以為傲的深圳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