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蘇東坡?

閒亭聽雨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對這位古人的崇拜之情,讀懂東坡,人生無憂。

首先,他的名字來源:
古代人對於取名這件事是極其重視的,蘇軾的老爸蘇洵,作為一代文豪,當然也花了不少心思。曾寫過著名的《名二子說》,說到了給蘇軾取名的原因: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軾”是古代車前用作乘車人扶手的橫木。和車輪、車輻車蓋、車軫(這些都是車上比較重要的部份)相比,“軾”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其實就是個裝飾品,但如果一輛馬車沒有車上扶手的橫木,又總讓人覺得不完整。於是,蘇洵說,我兒蘇軾啊,我擔心你不注意外在的裝飾啊。其實老爹蘇洵是深知其兒子的本性和為人的,太過於純粹和赤誠,希望蘇軾能夠察言觀色,掩飾真心,遇事不要衝動,對人不能過於坦誠。


其次,蘇軾的文學成就: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散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並稱。蘇軾寫字還厲害,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一個人有這麼多的技能,而且樣樣都可以獨孤求敗,這可是非常牛逼的。他朗朗上口的名作數不勝數: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璧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


再次,蘇軾的胸懷寬廣,情懷浪漫、對百姓的一片赤誠之心。

蘇軾的仕途是坎坷艱辛的,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讓歐陽修一再的稱讚,蘇軾一時聲名大噪。從此走上仕途。


“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由於黨爭,他的《湖州謝表》,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這可是離死不遠的罪了,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逮捕,解往京師,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被貶黃州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還沒工資,而此時蘇軾雖然也心灰意冷過,但是很快振作,經濟拮据。就於工作之餘,在朋友的幫助下,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維持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給自己起的。


輾轉常州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任,由於一些原因,蘇軾又輾轉來到常州,常州風景優美,蘇軾決定選擇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但也沒有遂人願。


疏通堤道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到杭州,任龍圖閣學士。由於西湖長期堵塞,湖水逐漸乾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帶領民眾疏通西湖,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還有六座橋相接,以便行人通行,這就著名杭州的“蘇堤”,傳為後人的一段佳話。


流落儋州

紹聖四年,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但蘇軾仍豁達樂觀:“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這裡辦學堂,整學風,名聲大噪,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來這裡求學。


最後歸屬

蘇軾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的一生,詩人已用自已的詩作了高度概括: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讀懂蘇東坡,此生無憂事,你說呢?歡迎留言探討。


許你凌雲


喜歡蘇東坡?不!我是他的超級粉絲!他可以說是我最崇拜的人和我的人生目標了!問我原因,我就來說說:

一、他的才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只要是文人喜愛的,他幾乎都玩的很溜,尤其是在填詞方面的成就,簡直絕了,他填的詞,好多都是名篇;

二、他的人品。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成為他的朋友,並且和他愉快相處,尤其是他對妻子的情誼,讓人觸動頗深;

三、他的影響。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當地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近千年來,他已經成為我們民族記憶的一部分;

四、他的敏銳。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蘇軾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五、他的享受。他彷彿就是上蒼的寵兒,一生衣食無憂,富貴榮華盡享,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 好品茗,留下了好多逸聞趣事,好遊山林,留下了許多唯美的地名。

六、他的結局。他一生有驚無險,官至各地,到處受人愛戴,最後得以善終,死後,宋高宗即位後,追贈蘇軾為 太師,諡為“ 文忠”。自古以來能夠有此殊榮的又有幾人?

蘇軾,即是我的偶像,又是我終生的奮鬥目標,雖然不能達到他的高度,但是有他的作品作陪,也算是人生一樂吧!


彌勒徒


因為了解,所以喜歡。


我覺得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不用說了,下面說說他的政績。

水利

蘇堤春曉、三潭印月

蘇堤是他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興建的。而三潭印月則是為了便於觀察水情而建。

然而,除了蘇堤與三潭印月,還有一項工程也是十分引人入目,就是自來水管道。

你沒看錯,自來水。

紹聖三年,廣州瘟疫橫行,無潔淨用水。於是當時的蘇軾給廣州太守出了這樣一個主意。

在城外白雲泉下建一個大石槽蓄水,再用五管大竹將水源接近城中,再建石槽,復之。竹管交界處,用麻纏上,再塗上漆,防止漏水。

那麼經費從何處來呢?在珠江上游購置天地租給佃戶。

那麼養護經費呢?建造公租房。

如果水管堵塞怎麼辦?在每截水管上開個小孔,然後堵上,發現水源堵塞,那麼打開小孔,如果沒有水源,便可斷定是此處堵塞,那麼就可以換掉它。

就這樣,在將近一千年前,廣州居民就用上了自來水。


公元1089年,杭州爆發瘟疫。古代的醫療條件大家懂得,於是蘇軾就想籌辦藥坊,將大夫集中起來。他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又號召富人捐款,建成了病坊(安樂坊)。安樂坊收納貧窮病人,施捨粥、藥。蘇東坡在杭州2年,共治好1000多名貧困病人。【後安樂坊被朝廷接收,改名為安濟坊】


籌辦孤兒院

北宋時期,鄂黃地區盛行溺嬰之風,時任黃州太守的蘇軾不忍看到這一現象,就寫信給鄂州太守朱壽昌,在陳述利弊後,他又提了建議:

  1. 凡是有溺嬰者,徒兩年(今天看來很輕,但溺嬰在當時根本不違法)
  2. 對養不起孩子的父母予以救助

他在上書鄂州太守的同時,還在黃州組織成立名為“救兒會”的慈善機構。這個慈善機構如何運行呢?這兒,就不得不說蘇東坡確實是一個思想很前衛的人,他在那個時候就知道利用自己的“名人效應”,通過他的多方奔走呼號,救兒會向富人募捐資金,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將俸祿中的大部分貢獻給“救兒會”,自己不惜挨凍受餓。消息傳出,百姓感動之餘爭相解囊,人們捐錢的捐錢,捐米的捐米,到救兒會捐獻善款者絡繹不絕。蘇東坡又親自擬定“救兒會”章程,邀請心腸慈悲、為人正直的鄰居讀書人古某擔任會長,兼掌管錢物,又請安國寺一個和尚當會計,主管賬目。他們到鄉村調查即將生產的婦女,只要她們肯養小孩,就送錢送米送布給他們。蘇東坡說,一年若能救下一百個嬰兒,也就功德無量了。

就這樣,東坡雪堂救兒會在蘇東坡的策劃、籌備下於黃州誕生了。

幾年級,救嬰逾千人


創辦學院

儋州教育落後,自唐以來,無一人中舉。蘇軾到了儋州創辦東坡書院,其學生薑唐佐最終成了海南史上第一位舉人。

接下來再簡述其他事蹟

  1. 徐州黃河氾濫,他帶領徐州軍民抗洪,最後受到神宗嘉獎,修建黃樓
  2. 解決密州蝗蟲、強盜問題
  3. 賑濟淮浙流民
  4. 解決儋州飲水問題
  5. 解決徐州燃料問題
  6. 解決湖州食鹽問題
……

就不一一贅述了。

借用林語堂先生的評價: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這樣的人,我如何不去喜歡呢?


江天一色無纖橙


我是品詩讀詞,讓我來回答您提出的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蘇軾(蘇東坡),應當說只要喜歡文學的朋友,大概是沒有人不喜歡蘇軾,要知道他是北宋時期最偉大的文學大師,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他在散文上也是有著極高的成就,為此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另外他的書法也是造詣很高,並且與當時的黃庭堅並稱為“蘇黃”。

大概中國歷史上沒有幾位能夠與蘇軾相媲美,可以在如此眾多的領域中做出巨大的貢獻,數來數去,大概也只有盛唐時期的王維,或許可以與之相媲美。也正是這麼一位千年難得的一遇的人才,他在現實生活中,極又是極為悲慘,特別是他的後半生更是顛沛流離,但即使是這樣蘇軾也是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心態,應當說人們之所以會如此地喜愛蘇軾,除了他的文學作品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所傳遞出來的那一種精神。

蘇軾身上的那種精神也是最為令人感動,他能夠在逆境中始終堅守自我,即使是生活上出現困境,他能夠自我調侃,從而讓我們看到一位品格高尚,同時又充滿趣味的人。可能有的人處於人生逆境時很有可能會消極,意志會消沉下去,可是蘇軾不一樣,他越是在這逆境中,能夠讓自己更加強大。

那蘇軾也正是由於在逆境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堅強,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讀者,而他也正是在後來的逆境之中,寫下了無數的經典名篇,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題西林壁》等等,那都是蘇軾被貶到黃州之後所作,而這一時期他在文學上也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們也之所以會喜愛蘇軾,那也正是由於他後期的文學作品,以及他身上所傳遞出來的那一種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充滿了正能量的蘇軾。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應當說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從而也讓我們愛上了這麼一位偉大的文豪。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你滿意,要是覺得還滿意的話,那麼請給我點一個贊吧!


品詩讀詞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蘇東坡這個名字在中國歷史上十分響亮,大家也許沒有聽過其他的文學大師,但是蘇東坡絕對是一個例外,他的詩情讓小學生都知道,他的詩句無不流露出闊達坦蕩的心理,於是蘇東坡成為了很多人的榜樣。

蘇東坡的才華是在當代數一數二的大文豪,他在眾多的文學家中有著顯著的才能,蘇東坡對於詩詞文賦無一不通,尤其蘇東坡的書法更是被世人所稱讚,他被稱為宋代四家之首,蘇東坡按照現在的評論來說,他可謂是宋代最為有名的文學家。

蘇東坡對待生活的態度十分闊達,很多儒家學士從政後會出現問題,他們在政治上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會失落,於是他們身上所謂的“道家思想”開始激發出來,他們寧願辭官都不願意被貶,他們認為只有追求自然之道才能讓自己的心理變得平衡起來。蘇東坡卻不一樣的,蘇東坡把生活和人生看得非常透。

當時蘇東坡開始的仕途是非常好,蘇東坡因為才華和學識獲得了朝廷的重視,所以朝廷任命蘇東坡擔任相應的職位。但蘇東坡仕途的災難也開始了,蘇東坡被貶,另外烏臺詩案的迫害讓他開始不斷逃亡,但蘇東坡在這時卻想得非常開,同時蘇東坡帶領了自己的詩詞往更加廣闊的空間中去。

“人生如夢”、“一蓑煙雨任平生”等詩句無不在顯示蘇東坡的灑脫,很多人現在特別喜歡蘇東坡的詩詞,從詩詞中瞭解蘇東坡這個人,發現蘇東坡即使在很困難和挫折的時刻下都活得自在,有的人就由衷羨慕起來,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夠從蘇東坡這裡汲取到營養,讓他們可以十分坦然面對自己的人生,這就是他們會喜歡蘇東坡的原因。

另外,蘇東坡對生活是非常有追求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就是蘇東坡生活豐富的最好映照,有一些人雖然沒有讀過蘇東坡的詩詞,但是對於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菜式十分熟悉,這可謂以其他的形式認識了蘇東坡,蘇東坡的名號能不響亮嗎?

現在有的人想要活得非常坦蕩的,以一種玩樂和欣賞身邊事物的態度去應對人生,而蘇東坡就是心懷這樣的主張,大家不妨去看看蘇東坡相關的詩句,大多數蘊含暢快和闊達的心境,只要看過蘇東坡詩詞的人都會有所感觸,他們對於人生的態度會有所感悟,這就是有的人為什麼喜歡蘇東坡的原因了。

蘇東坡確實是一個妙人,他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能夠坦然面對,被貶了就當做去遊玩山水,這一種生活態度值得很多人去學習,大家如何看蘇東坡?


濁酒話煙語


喜歡蘇東坡,固然有他在書法與文學方面的成就,但更多的是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始終不改的樂觀與豁達的胸襟和他真摯,內斂的情感。

林語堂曾說: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軾從小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卻仕途坎坷,他從政四十年,卻一再遭貶,竟有三十三流放在外,最後竟被貶到最偏遠的地方儋州。但他在貶謫的過程中,並不在乎官位高低,而是一心想著為民造福。並始終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朝氣與快樂知足。透過詩詞,我們可以窺得一二。

他被貶到杭州擔任通判期間, 他親自帶人在西湖邊實地勘察,疏通“錢塘六井”,使西湖煥發迷人風采,蘇軾 徜徉在美麗的西湖之畔,品清茶,飲美酒,詩興大發,信手寫下那首千古傳誦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文字獄式的烏臺詩案,使蘇軾跌入仕途低谷,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這並沒有打倒樂觀豁達的蘇東坡,他到任以後,換上農人的芒鞋短褂。一面與農人們築水壩,建魚池,餵養牲口,一面與友人們登高山,臨林川,樂亨風雨。淡泊從容盡顯的《定風波》就是這麼來的。大有“物我兩忘,身心皆空”之感。

蘇東坡,讓人想起他膾炙人口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闊大,“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疏狂,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的豪放,還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情深意長","一簑煙雨任平生”淡定和坦然。



蘇東坡,給人類留下了太多的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我這裡不能一一例舉


萍風竹雨123


人們喜歡蘇東坡,因為他文才出眾,性情闊朗。

蘇之文才,不僅在於天賦,更兼勤奮努力,這樣的學霸,更接地氣。

他出生於巴蜀之地,此處人傑地靈,無數文人墨客從此而出:女有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男有司馬相如、李太白……更有無數名家曾長住如此,沾染了巴山蜀水的靈氣:杜甫、陸游、黃庭堅……


六七歲時的小蘇軾,即能發覺出老師《鷺鷥》一詩中“雪片逐風斜”中的不合理之處,小小孩童,就觀察到鷺鷥歸巢時,其羽毛的落向。

但即使是天縱之才的蘇軾,也並非躺在天資上過日子。宋人陳鶴在《西塘集耆舊續聞》(卷一)中載:

偶一日,(朱司農)謁至。典謁已通名,而東坡移時不出。……坐定,他語畢,公請曰:“適來先生所謂‘日課’者何?對曰:“鈔《漢書》。”公曰:“以先生天才,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何用手鈔邪?”東坡曰:“不然。某讀《漢書》至此凡三經手鈔矣。:

你看,這樣一個天資聰穎之子,又兼虛心勤奮,何人不慕?


東坡先生不僅文采出眾,他還沒有文人架子,他通達時務,知世故而不世故,比之一般文人,更添坦率赤誠。

蘇東坡之為人,頗有乃祖之風。他交友廣闊,每到一處,不論僧俗,無分男女,皆有所交。人人傾心於他,為他甘冒風險。

駙馬王詵,當年曾攜佳人美酒去徐州看望蘇軾,“烏臺詩案”時,他又給蘇軾通風報信,最後因受蘇軾牽連被貶西北。蘇軾自己,都不好意思去問他的近況,孰知王詵反過來還安慰蘇軾,說自己在那貶謫之地,過得甚好。

觀人先觀其友,王詵之於蘇東坡,如此赤誠,也表明蘇東坡本人有赤子之心,待朋友也是合了脾性,就一頭氣扎進去,傾心以交,故爾能得赤心相待。



所以,有名如余光中,生前也曾言,願與東坡共遊,蓋因他有趣矣。


錢多多讀文史


生活以坎坷待我,我卻報之以歌

幽蘭一縷香

林語堂先生講:“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他說到了我的心坎裡,在中國的文人中,我最喜愛的就是蘇東坡了。

喜愛他,因為他的蓋世才華,更因為他始終熱切擁抱生活的人生態度。

林語堂說,蘇東坡,一生流離,一生閃耀。深以為然。

在古代中國文人中,一生流離者大有人在,而能做到一生閃耀者,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因流離而消極避世,唯有蘇軾始終擁抱生活。

蘇東坡的才華耀眼千年,熠熠生輝。

蘇姓宗祠上有一副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裡的三詞客指的是,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四大家(公認的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這個對聯簡練透徹地總結了蘇軾在宋詞和散文方面的造詣。蘇東坡實在是個全才,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從這個角度講,稱之為千古文人第一家,一點都不為過。

從歐陽修對他的評價中我們可見一斑。公元1056年,蘇軾父親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和十九歲的蘇轍,從西蜀沿江東下,進京應試。

主考官歐陽修,小試官梅堯臣,兩人當時正銳意詩文革新,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讓他們為之一震。

應試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文章頗令歐陽修賞識,歐誤以為是自己弟子曾鞏所作,為避嫌,只給了蘇軾第二的成績。蘇軾在文中寫了一個故事,歐、梅二公均不知其出處。

等到蘇軾謁謝,他們問蘇軾,蘇軾回答:“何必知道出處!”,原來竟是蘇軾自己所創。歐陽修聽後頗為震驚,對蘇軾的豪邁和創新精神極為欣賞,不禁脫口而出:“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歐陽修慧眼識珠。自此之後,蘇東坡開啟了他流離又閃耀的一生。

他是氣勢如虹的千古文豪。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詞中盡顯他不甘沉淪,奮發進取的英雄本色,他雖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詞中的豪壯格調,使得他胸中那曠達豪邁之情噴薄而出,文豪大家之氣,撲面而來。

他是憂國憂民的朝庭命官

《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中表達了他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以及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氣象恢弘充滿陽剛之美的,壯士的愛國激情和英雄氣概,呼之欲出。

他是情意綿長的深情夫君。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蘇軾寫給妻子王弗的悼詞中,沒有一句兒女情長,卻讓人深感冷澀凝絕,痛入骨髓,那種相濡以沫的真情,凝重深沉,不忍觸碰;那種融入彼此生命的溫暖,和痛失之後的無限淒涼,躍然紙上。

他是熱愛生活的精神領袖。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詞中把人間的悲歡離合和對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完美融合,以景寄情,思想深刻,意境高遠,滿含哲思。蘇軾積極樂觀而又遺世獨立的哲人心境,赫然顯現。

他是悲觀失意時的知音好友。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這首詞展現了他意氣風發、志在千里的壯志豪情,所表達出的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激發了多少人生失意倍感挫折之人,重新煥發熱愛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它就是一首高亢雄渾的生命之歌,蘇軾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美好向往之情,昭然若揭。

他是遺落凡塵的世間哲人。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多次被貶後,對人生的起落沉浮,世事變遷,酸甜苦辣有了一番全新的思考。詞中彰顯了他豁達開朗的胸襟和歷盡苦難後超凡脫俗的人生體悟。

他是百折不撓的生活強者。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被貶黃州後,連生活都成了問題,樂觀的蘇東坡率領全家,自力更生渡過了難關,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卻是別人難以真切體悟的。詞中,他託物抒懷,表達了孤傲清高、蔑視流俗的超然心境。 

他是有如你我一樣的尋常眾生。

《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詞中展現出錯綜複雜的矛盾,感情低沉又令人振奮。現實中屢遭貶損,詞中反映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他即便身為才華橫溢的大文豪,也和常人一樣,要面對人生無處不在的矛盾。

他是享受生活的性情中人。

《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才子遇美景。到底是西湖為了等待才子的到來而存在,還是詩人借西湖才展露了蓋世才情。就如林語堂所語:“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他都用自己的樂觀與豁達超然面對,即便多次被貶,他的詩詞卻始終充斥著那種卓世而立的豪邁激情。

正所謂:生活以坎坷待我,我卻報之以歌。這種豁達與超然,該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氣概!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即便,歲月流逝,轉眼千年。面對這樣一個豪放不羈的大文豪,款款情深的大才子,歷盡苦難的真英雄,還有做著東坡肉、吃著東坡魚,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鄰家大哥哥,怎能讓人不喜愛?





幽蘭一縷香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多才多藝:古代文人,成就最高的就是蘇東坡,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是一個相對性較強的問題。正是因為蘇東坡仕途不順,他才有課餘時間去研究其他的興趣愛好。才有時間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才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人與自然,懷念千古風流人物,我們往往欣賞儒雅而才藝兼備的人。

2.積極樂觀:蘇軾的思想,可以說雜糅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髓。往往包含了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在他仕途不順時,他總是豪邁應對,自請外放。他並沒有失望,知道他到了中年,還有“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的美好希望。當然他也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超然物外的思想。我們姑且不談他到底有沒有真正拋下世事,但是這種態度,和對自己內心的思考,是當代甚至當今人匱乏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沒有必要非要追求功名利祿。“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必要追求什麼身在物對自己的束縛。“此心安處是吾鄉”,沒有必要找一個富麗堂皇的好地方,自己的心靈一旦有了歸宿,才是真正讓人快樂的。這也是當今很多人不快樂的原因,因為心靈沒有寄託,人生目標沒有明確,所以我們去學習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3.思想深度:蘇軾的作品往往有思想的深度,和取材的廣度。往往想法和別人與眾不同。他寫的《留侯論》描寫張良的種種境遇,一般人還真想不到。別人讀張良,都驚歎於他的智謀。蘇軾卻結合張良撿鞋子的經歷,突出他的忍耐性,而且言之有理,至今還是被選取《古文觀止》的優秀文章。我們往往更欣賞這種有自己看法,而且思想有深度的人。李白寫的作品只是富麗堂皇,所以看看終究會膩。杜甫作品憂國憂民,沉鬱頓挫,又少了點對現實的認識和思考。蘇軾不同,他包含了一切特點,但是又加入了自己獨立思考。所以我們更喜歡他。

4.很有情趣:蘇軾雖是讀書人,但是很有情趣。這貨一篇文章叫《葉嘉傳》,通篇文章,寫葉嘉。我們都以為是一篇人物傳記。但是再仔細一想呢,原來他把茶葉當人來寫。我想大家恍然大悟後難免被其一樂吧。可見蘇軾極具想象力。

5.感情真摯:他對別人,很真,很真摯。為亡妻寫的詩,可以說是千古絕唱了。“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以後,作者仍深愛著妻子,可見他的真。蘇軾在自己失意的時候,以為自己會被處死,他仍為自己的弟弟蘇轍寫了一首詩,感情仍然真摯動人。只有真心的人,會給別人更多的感動。


且佔丹楓系釣舟


許多人喜歡蘇東坡,可謂始於才華,陷於性情,忠於人品。他是耳熟能詳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作者、"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泛舟人、唱著"大江東去"的遊客,有著"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哲思、"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淡泊、"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的灑脫……

1 、"眉山出三蘇,草木為之枯":論才華

蘇東坡是"文學藝術上的天才與全才",在諸多領域皆有極高建樹。論詩歌,其和黃山谷並稱"蘇黃",是宋代詩歌最高成就的代表;論作詞,與辛稼軒並稱"蘇辛",乃豪放詞派的開創者;論散文,同歐陽修並稱"歐蘇",所謂"歐文如潮,蘇文如海";論書法,"北宋四大家"蘇、黃、米、蔡,他名列榜首;除此之外,他還是"湖州竹派"、蜀學一派的代表人物……

以詞為例,東坡認為詞為"詩之苗裔",視其為言志載道的工具,又創造性地以作詩之法作詞,大大提高了詞的地位與品格。就連婉約詞,如《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一作,"笑時猶帶嶺梅香"的寓娘竟能道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生命真諦,真可謂超塵脫俗,哪有半點脂香膩粉的氣息!李清照曾批評蘇詞"不合音律",但東坡本"非心醉於音律者",不過"指出向上一路"而望"弄筆者始知自振"罷了。

2 、"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論性情

東坡是個性情中人,這首先表現在他與子由"千古之下只此一對"的兄弟情誼。烏臺詩案後,東坡被捕入獄;當其誤以為自己死期將至,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的千古名句,也道盡內心的牽掛、遺憾與不捨。出獄後,他全然沒有要擱筆的意思,反而津津樂道"試拈詩筆已如神"——這股隨性與瀟灑,著實令人敬佩。

才華橫溢之人偏偏命途多舛。因政見上的分歧,東坡一生多次被貶,且貶謫之地愈發偏僻。可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不堪,他都能做到詩意地棲居:自制東坡肉,翻烤羊脊骨,美滋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揮一揮衣袖唱道"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真性情使他一生摯友無數,更有朝雲這般知己常伴左右。因而,無論身處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他都不曾形單影隻,不曾孤單寂寞。

3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論功績

東坡在暮年自嘲"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自然太過謙遜。且不說其在地方上滅蝗、抗洪、救孤的業績,單論治理西湖這一件,他便足以流芳百世。在杭州,他帶領人民疏通湖中淤泥、種菱角、建蘇堤,造就了"三潭映月"的美景……這位創意家用實幹將心目中西子般的西邊小湖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名勝西湖。

可以說,蘇東坡是實實在在的心繫蒼生之人。他之所以常與當權者提出異議,並非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而是站在民生的角度,希望朝廷實行真正有益於百姓的政策。儘管有"一肚子不合時宜",他也能時刻為百姓著想;也正是由於這"一肚子不合時宜",他受到了"父老相攜迎此翁"的擁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如此人物,自然哪兒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4、 "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論影響

蘇東坡是屬於世界的,全世界都有他的追隨者。在日本,東京的湯島聖堂設有蘇東坡文學講堂,菊池惺堂在大火中搶救出《寒食帖》,書法家杭迫柏樹"想要臨摹他的所有作品"。在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榮譽館長武麗生曾以高價買下《後赤壁賦》畫作,舊金山Volti合唱團演唱中文版《水調歌頭》,洛杉磯餐廳出售原汁原味的東坡肉和火烤羊脊骨。前年中秋晚會,央視還請到了匈牙利Attraction魅影舞團為國人演繹了一曲《但願人長久》,真可謂美輪美奐。

其影響不僅在國際,更在生活點滴。讀《人間詞話》,看到靜安先生評論其詞"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古代文論課上,總能聽到關於東坡的文學批評;就連美學老師也愛引東坡其人其事其作。我一面樂此不疲地背誦著東坡的詩詞文賦,一面追著《百家講壇》欄目關於蘇東坡的解說,又去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千古風流,只此一家;這一切的熱愛與追隨,都源於東坡自身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