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战“疫”中的凡人善举】⑭ 隔离病区的“游子衣”

【战“疫”中的凡人善举】⑭ 隔离病区的“游子衣”

2月23日22:00,信阳市商城县中医院隔离病区。夜已深,隔离病区的灯火依然明亮。


交接班的间隙,38岁的护士长陈伟“全副武装”,坐在行军床边,手持针线,全神贯注地缝补着护士服。也许,是手上戴着手套,或者,是护目镜上的雾气太深,动作显得有些笨拙。

【战“疫”中的凡人善举】⑭ 隔离病区的“游子衣”

这是90后护士倪田甜、盛莉、匡丽娜们的战服。


因为隔离病区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院感防护要求较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服每班必须严格消毒、清洗。


在这个临时组建的战“疫”集体,工作服被84消毒液反复浸泡、清洗,衣服的衣襟和袖口很容易起毛、破损。


疫情期间,防护物资十分紧缺。陈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她在护士们回到宾馆睡下的时候,瞅个机会缝缝补补……

【战“疫”中的凡人善举】⑭ 隔离病区的“游子衣”

商城县中医院作为全县发热初筛医院,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隔离病区是根据疫情需要紧急建设的:初二选址、设计图纸,初三开始夜以继日抢工,一周内建成。2月3日下午(正月初十)首批医护人员和留观病人正式进驻。根据规划,标准化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区建筑面积360平方米,4个发热病区共有28个房间,其中隔离病区设有15张留观病床。


年逾五旬即将退休的内科病区护士长雷玉梅是首批踏上战场的逆行者。她雷厉风行、以身作则,眼睛被紫外线刺伤肿得厉害,仍然坚持工作,干满两周还不愿撤离火线,直至被院领导强制要求进行休整轮换。

【战“疫”中的凡人善举】⑭ 隔离病区的“游子衣”

“你们撤离,我们接岗”。2月18日,康复病区护士长陈伟带领第二梯队的12名90后护士与5名医生一起接管了阵地。


六天里,医护人员与留观病人一同生活在隔离病区。护理班实行24小时轮班制。这里不同于往日的护理查房、执行医嘱、发药打针、健康宣教。对这里的特殊患者除了治疗,还要负责安排好他们的饮食、生活用品,安抚其紧张情绪,定时消杀及终末消毒等。白天,9名护理人员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夜班护士就3个人,承担的任务与责任比白班更大,病人病情稳定可谓风平浪静,一旦深夜出现危重症状,医生护士常常忙得脚不离地,直到鱼肚泛白,天色微明。

【战“疫”中的凡人善举】⑭ 隔离病区的“游子衣”

144个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睡不好也吃不好的日子仿佛比以往都长。作为护士长和年长者,在陈伟眼中,大家既是战友,亦为家人。她们与亲人隔离、与疫情直面,既为战士,亦如游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除病魔不罢休。是夜,金刚台的晚风掠过山野,吟唱着一曲逆战英雄青春与热血的奉献之歌,从这里唱响商城、唱响信阳、唱响中原、唱响全中国。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何璇、叶中鹏、李宇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