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啥中国式孩子家庭教育大部分指向女性?辅导学习,照顾生活起居等爸爸该不该参与呢?

小月牙尒


为啥中国式孩子家庭教育大部分指向女性?辅导学习,照顾生活起居等爸爸该不该参与呢?丽丽郭是一位职场宝 妈(大宝7岁,二宝4岁),鸡娃育儿的同时,从未放弃成长,希望的回答能帮到您。

有句话不说得好,如果说还有比中国人更勤奋的人,那一定是中国女人!

在不同的对象面前,有不同的角色要扮演。你既得是一个好妻子,还得是好妈妈、好女儿、好儿媳、好厨师、好员工、好保姆……你不累,谁累?

作为一个职场深耕10年,养育2个孩子的宝妈而言,感同深受。

孩子班级微信群,活跃的永远是那群妈妈们;拖着忙碌一天的身体,回家只想葛优躺在沙发上,却不得做饭,洗锅,陪娃写作业;孩子感冒发烧,熬到满眼泛红,第二天依然要爬起来坚持上班。



中国女人累成世界第一

这个社会在要求女人“文武双全”。更可怕的是,这个社会,甚至使我们周围的亲人都在不断这样要求女人。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指责:“你这个妈妈是怎么当的?连个孩子也看不好”,“你看看把孩子惯成什么样了”“你老是忙着工作,连孩子都顾不上管了”。

我听了反正表面上总会一笑而过,但在心里面其实挺不是滋味的。

凭什么我要上班,要收拾家,要照顾孩子,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就会因为我是妈妈而饱受指责;

凭什么孩子是两个人一起的,照顾的责任却更偏重于女人;

凭什么女人就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那又凭什么中国女人活成世界第一累?

全职宝妈就更不用说了,过着手心向上的生活,既是保姆,又是育儿师,但却从未真正得到认可过,也是中国式悲哀吧!



中国女人该如何扭转局势

1.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

不管你是全职妈妈,职场女性,还是企业家,都要给自己一份精准的画像,身份的确定就是在内心树立一份自信。

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别人的妻子、孩子的妈妈、父母的孩子,唯有坚定一份信念,才不会在繁忙的身份切换中迷失自我。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经济独立。哪怕刚开始不多,但不再寄希望于别人。当你有了收入,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也有了属于自己 的一份小事业,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2.要学会示弱。

我喜欢职场女性的干练,但我更希望回到家那一刻,你学会示弱。

不要什么都不舍得放,孩子学 习、洗衣、做饭、家务活等事无巨细,你要明白,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

示弱的目的就是要让男人慢慢自立起来,有好多家庭真的是因为女人太能干,所以男人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慢慢习惯了不做的状态,重新做起来太难。

3.男人越参与越爱家

男人的成就感很大一部分在征服女人,所以女人的责任就是如水般温柔,给男人创造机会。

其实我家男人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整年都不下厨房,照顾孩子也基本是我的事情。

但现在的女性,白天和男人一样都要上一天班,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孩子,明显社会分工已经不同,所以再要求女性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显 然过于苛求。

所以我们会经常用心沟通,努力一起做饭、陪娃讲故事、检查孩子作业,慢慢的他也体会到你对这个家的付出, 感受到你的不易,不好意思再做甩手掌柜。

更多的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孩子是越带越有感情,饭是越做越有水准,做老公是越来越合格,这样的家庭氛围才是良性循环的。

而不是女性什么都做,做得越多越气,每天都没有好心情,不停的抱怨,家庭氛围紧张,每天都乌烟瘴气。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爸爸和妈妈在家庭教育中本事天造地设的一对,各有优势,必须做到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妈妈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爸爸们多照顾孩子,爸爸们的主动参与,除了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所以,我们要呼吁爸爸们,别做隐形爸爸,别错过太多孩子们的成长。我们要呼吁妈妈们,别逞强活得太累,你温柔幸福的生活着,才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