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文丨清淡的辣妈

中国的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个错综复杂的线团,永远理不出个头绪。我认为自己和公婆之间小心翼翼、相敬如宾的相处方式虽然有点像在薄冰上行走,但是只要家里一团和气,也算是值得。

可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复工,但我们小区的疫情管制并未解封,出不了门的一家人窝在屋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于是和公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育儿矛盾在此时就显得更加醒目、刺眼。

也正是今天发生的这件事,似乎正在快马加鞭打破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局面,迫不及待的要揭开这层 "实则暗潮汹涌"的面纱,把藏在海底的"黑贝壳"都拍到了沙滩上,晒在了太阳底下。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

从坐月子开始,我和老公就常常给公婆灌输"六个月前的婴儿要少抱多躺"的科学育儿理念。可公婆实在太爱孙子了,除了宝宝睡觉的时候,恨不得一天24小时抱着不放手。所以婆婆总是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抢着抱孩子,总让我先吃饭,等我吃完了她再吃。我是打心底很感激婆婆的这种关怀。可又老感觉这样似乎不太合理,所以经常提议让婆婆把孩子放下或者给我抱,叫她先吃饭,因为婆婆不在家的时候孩子自己也能玩耍,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着他,并不会出意外,可她就是不愿意。想着既然婆婆爱孙子,想多抱一会,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偷个懒了。

孩子渐渐长大,到了添加辅食、吃菜、吃肉的月龄。尽管我和老公每天都在堤防公婆乱喂宝宝吃东西,比如啃过的苹果、零食饼干、饭菜等,但总有我们疏忽的时候。所以婆婆抱孩子的时候我和老公会时不时的观察,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今天中午,我们像往常一样正在吃饭,婆婆抱着孩子在一边吃东西,虽然背对着我们,但是能看出她正在拿食物逗着喂宝宝。平时都是由老公来提醒的,因为公婆不会跟老公过气。但是今天我没有忍住便说了一句"妈,不要给孩子吃东西哦。"

"啥啊?我没有啊!这个他能吃吗?"婆婆似乎有点不乐意我的提醒。因为平时我不会直接当面说出我的意见,都是由老公来中间调节的。好在公婆也明白且已经习惯这种相处方式。

我没有说话,婆婆可能也没想到我会直接说她,于是带着有点埋怨的语气说道:"每次都先让你们吃饭,我抱着孩子,结果你们倒还不放心我!"

我明白婆婆的意思:我这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媳妇,就不该挑这根刺。说我"狗咬吕洞宾"。

我和老公都不敢吱声,因为婆婆确实说得对,对此我们也情不自禁露出惭愧的表情。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此时我才知道原来从一开始自己就误解了婆婆的"客套话"。一直以为她是真的喜欢抱孩子,所以每次都习惯性的自己先吃饭,偶尔才会抱一抱孩子。此时我便开始在心里打鼓:以后尽可能自己抱孩子,或者让宝宝自己玩耍,不要再耽误婆婆的吃饭时间。

可能是刚刚一番争论搞得大家很不愉快,婆婆怀里的宝宝不知怎么吭哧了一声,婆婆竟然对着小孩子大声吼叫。这和她平时慈祥奶奶的形象大庭相径。

她的这个反应让我越来越不放心以后把孩子交给愿意主动帮忙带娃的公婆。我害怕他们因为堆积的各种矛盾,而不顾孩子的教育问题非要跟我唱反调:比如我不让孩子吃糖,他们非要给孩子买并教孩子别告诉我;比如我不让孩子看电视,他们却非让孩子看,并叮嘱孩子别告诉我;比如我不准孩子买玩具,他们却非要先斩后奏。因为婆媳关系本身就这样,既然不能顺着你,那只能跟你唱反调,让谁都不好过,这样的例子我身边的宝妈有不少。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我想这就是婆媳关系和育儿矛盾牵引出的"连锁反应",也是宝爸、宝妈们需要重视的一件事。既然自己不能24小时陪伴宝宝,老人帮忙带娃,是否应该在相处关系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对此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希望得到宝爸宝妈们的认可。

首先面对老人错误的带娃方式,宝妈要懂得采用合理、巧妙的干预方法:

1、说笑式:比如媳妇和婆婆本身就容易产生"火花"的情况下,不妨采用一种说笑话的方式来干预婆婆的错误带娃行为。就说开头我自己的例子:我直接对婆婆说不要给孩子吃,这样确实很容易激怒本身在默默帮忙带娃不求回报的婆婆。如果我说"调皮的宝宝,你是不是又抢奶奶的东西啦?"或者说"宝宝,不许抢奶奶的东西吃哦!"那么婆婆自然能会意我的想法,并停止喂孩子吃东西。这样既能给婆婆一个台阶下,还能提醒她这样带娃不对。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2、旁侧敲击式:如果最近你对老人带娃的方式想提个意见,但是又不敢当面指正,不如采用旁侧敲击的暗示法来提醒。比如在饭桌上聊天,可以举个孩子因此受伤、生病的例子。这一点我闺蜜就做得很好,她同事1岁的宝宝就是因为邻居喂了一点干方便面,结果导致喉咙卡住,死了。当时她公婆老人一听"哎呀,这么严重啊,那我们平时要注意哦!"这样不用你说,老人自己就注意带娃方式了。

3、调和式:公婆对媳妇再不满意,可在老公的心里都是个宝;媳妇对老公再多抱怨,可在公婆的心里,儿子就是最棒的,所以老公就是家里最好用的调和剂。如果你不敢直接指正公婆错误的带娃行为,或本身就存在婆媳矛盾,不如叫老公去试试,也许能调和你们之间的关系和提醒公婆更好的带娃。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其次面对老人愿意帮忙带娃的举措,要善于理解老人的用意,再心存感激:

1、心存感激,知恩报德

虽然现在都提倡孩子由父母自己带比较好,但是大部分年轻夫妇都忙于各自的事业之中,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顾及孩子。所以会选择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帮忙照看。但是我们要知道:老人愿意帮忙带娃并非单纯出于对孩子的爱,毕竟孩子的未来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责任是养育我们,当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也是他们功德圆满,应该退休享清福的时候,而不是帮你带娃的时候。所以面对愿意放弃悠闲的老年生活来帮你带娃的老人,宝爸、宝妈们要心存感激之情,不管是公婆还是丈母娘,没有谁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没有老人的帮忙和支持,你怎么在事业上大展拳脚、自由翱翔?只有你真正的心存感激,老人也能从日常的相处中察觉到你的心意,才能更好的帮你照看孩子。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2、无形的补偿

对于已经习惯由老人帮忙带娃的父母们,似乎对此事看得理所应当。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自己不要生儿子,这样我就不用当婆婆,也不用帮儿子带娃。如果不帮忙,儿子儿媳肯定不愿意,甚至埋怨我这个老太婆不近人情;但是如果帮忙,我自己又不甘心,凭什么把你养大了还要帮你养小,我就不该有自己的清闲老年生活?你又不给我工资。所以说,当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就会明白

老人帮你带娃实则是一种"损失"。损失的是时间自由、娱乐自由、生活自由、经济自由,而这种损失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不懂得感激和补偿老人,那么老人也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养育问题上。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给老人一些"无形的补偿",比如折腾一桌老人喜欢的饭菜;悄悄带回一件老人看上许久而舍不得买的大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上的关照、嘘寒问暖、体贴入微的照顾等。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3、理解万岁

老人面对新时代的思想和教育方式确实不如我们年轻夫妇懂得多,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要懂得扬长避短、理解老人的一片好意。不要让婆媳关系和育儿矛盾产生"连锁反应",这样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发育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无任何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理解和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处理婆媳关系和促进家庭和睦。中国有句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是几千年悠久历史传承下来的老思想,是经过"风吹日晒"坚实理论,经得起拷打和火炼,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思想。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说过: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如果你对老人帮忙带娃没有真正的心存感恩,那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无稽之谈。因为你是你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榜样,只有你自己心存感恩,精神上拥有足够的"宝藏",才能更好的教育下一代。

你们会感激帮你带娃的公婆吗?

关注,一起讨论孕产、育儿经验!

☞此文为原创,手打不易,抄袭必究!配图来源网络搜索,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留言、转发!☜

面对公婆的错误育儿方式,如何合理巧妙的指正又不影响婆媳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