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孤独也是一种美,这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欢迎关注我的“文化点心铺”:诗和远方并不遥远,它就在眼前。多数时候,这里只谈文学;偶尔也会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孤独也是一种美,这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段旅程的话,“孤独”就像是一位形影不离的伴侣,会陪伴着人们的一生。作为群居性的动物,人们对孤独总是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然而很多时候,孤独却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你只有学会面对孤独,理解孤独,享受孤独,你才能够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

历史上,那些能够写出伟大诗篇,被后人永远铭记于心的诗人们,无不都是在孤独中升华了人生。他们将孤独写进作品中,创作出了一首首震撼人心的作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诗词中,孤独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美,动人心弦。

孤独也是一种美,这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人要成长,就必须学会与孤独和谐相处。孤独也是一种美!千年前的一个夜晚,诗人梦中惊醒,写下一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描写地深入骨髓,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就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全诗如下: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古代社会,文才出众而又能仕途顺利,位极人臣的诗人并不多,五代前蜀宰相韦庄就是其中一个。韦庄,字端己,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词人,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公元907年,王建称帝,建立前蜀,而韦庄因拥立之功深受器重,官至宰相

孤独也是一种美,这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在晚唐文坛,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以诗见长。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风格清丽,情致深婉,意蕴深厚,发人深思。这首《含山店梦觉作》就是其表达羁旅乡思的一首经典代表作,将孤独描写得深入骨髓。

晚唐社会,战乱不断,政治黑暗,对很多文人仕子来说,“仕进”之路异常坎坷。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辗转奔波,四处飘零。于是,“回家”与“仕进”之间的矛盾,便成了那个时代很多读书人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功业未成,何以为家?孤独变成了一种人生常态。

孤独也是一种美,这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可是,与晩唐其他诗人相比,韦庄深受父亲影响,胸襟豁达,洒脱爽朗,十分决绝。“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在诗人心中,流离四海,异乡为家,早就习以为常了。那作客天涯的孤独,在诗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寥寥数语,就将唐人的胸襟、气度与抱负写尽,毫无悲切之意。

历史上,韦庄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是唐末乱世漂泊者中的一个代表诗人,很有唐代士子的气度。然而,“倦鸟思归,何况人乎?”古往今来,思乡之情是谁也克服不了的,韦庄自然也是如此。可是,年华逝去,功业未成,这种痛苦又该如何解决呢?

于是,很多诗人便将这份苦痛寄托到梦境中去消解,以此来抚慰现实中的孤独与失意。“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深夜寂寞,游子羁旅天涯,只有一盏孤灯相伴。他思乡心切,在梦中回到了久别的江南故乡。可是,一觉醒来,故乡远去,只有一轮孤独的山月斜斜地挂在山腰。

孤独也是一种美,这首凄美唐诗,寥寥数语,将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孤灯”伴人,形影相吊,其中的悲剧意味不言自明。正当诗人无比孤独而无奈时,一轮“斜月”映入眼帘,让诗人的感伤又更进一层。“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情此景,多么让人惆怅伤感。韦庄一生饱经离乱,尝尽艰辛,直到60多岁才在前蜀安顿下来。这种羁旅漂泊的孤独伤感在这首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感悟深刻,视角独特,将羁旅漂泊的人之常情表现地格外动人。作为韦应物的后世子孙,韦庄很好地继承了先祖的淡泊洒脱和冲淡孤高,在淡淡直白的话语中,隐藏着一种惆怅迷茫的苍然之感,若有若无,即不激烈,也不哀婉,深沉厚重,极有风度。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