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1954年的华县咸林中学校风

咸中校风回忆片断

作者 王百友

我于1954年忙假期间由渭南专署文教科调到咸中任教育主任,1956年春又调回渭南专署,仅经历了三个学期距今已有三十多年,手头又无材料,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就那时的校风,概述如下:

1954年的华县咸林中学校风

早期的咸中东门 刘合心供

咸中有悠久的历史,校舍和设备都有一定的基础,加之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使咸中有了很大的发展。那时在校学生已达一千多人,教职工将近百人,还新盖了理化实验室和不少教室,学生宿舍以及教职工单身宿舍,为办好学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那时的校长赵玉玑,是由渭南瑞泉中学调到咸中的。他到校已经数年,具有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为人正派,又是教师出身,能够和广大师生员工一起,共同办好学校。那时的教师,带家的很少,绝大多数吃住都在学校,每天除吃饭睡觉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备课、批改作业和教育学生上。带的课程也比较重,语文教师都要教两个班,两周一次作文,全批全改。数学教师除教两个班外,一般的还要兼班主任(老年教师除外)。班主任工作很多,除日常工作外,仅批阅周记一项,就要花费好多时间。记得有些青年班主任教师,常常利用星期天,几个人在一起,各自批阅自己班的周记。发现学生自己在周记中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或记有特殊和有趣的事情时,就提出来分析研究,欣赏玩味,往往有说有笑,气氛十分活跃。看起来辛苦,实际上倒也快乐。那时学生每年增加很多,教师严重不足。主管教育部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从各校高中将要毕业的学生中,抽出少数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分配到各校担任初中教师,边教边学,由接受学校负责培养。记得分到咸中的,就近十名。学校领导对此工作十分重视,曾采取不少措施,使其落实。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十分关怀,他们不辞劳苦,对青年教师精心加以培养。记得有关枢天、徐锡龄、杨芝芬、蔡文甲等老教师,都专门抽出自己的时间为青年教师讲课、辅导;青年教师对老教师十分尊重,经常质疑问难,虚心求教。那时青年教师组织了两个学习小组,一个是语文,一个是数学。每周由老教师分别给他们讲课一至二次。有的学科教师人数较少,如有青年教师,学校也指定该科的老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负责加以培养。这些青年教师进步很快,经过了一段时间,基本上都能胜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们的继续努力,他们之中有的已成了教学骨干,有的已担任了学校领导,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那时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绝大多数刻苦学习,积极上进,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自觉靠拢党团组织,自治能力很强。高中学生中,团员很多,三年级中,表现特别好的已入了党。高中每班都有团的组织,团员每周都过组织生活。各班团支部能主动与班委会配合,帮助班主任做好该班同学的思想工作,并帮助解决该班同学的一些实际困难。例如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因病因事耽误了课程,他们便主动和他们谈心,或者借给他们有关书籍阅读,以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高年级学生能够自觉地为低年级同学作表率,带头做好各项工作。例如高五五级,原来表现并不怎么突出,而在高五四级毕业后,他们成了学校的最高年级,就一下子变了样,无论是学习、劳动、上操等等,样样都走在前面。为其它年级起了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那时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民子弟,他们热爱劳动,有劳动习惯,和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遇有劳动任务,他们就踊跃参加。记得那时学校有许多体力劳动的活路,如平操场、搬砖、搬运土坯等,都是同学们课余时间干的。特别是平操场,任务相当艰巨,工具都要由学生自带,但经学校领导号召和讲明意义后,各班同学都积极参加,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按期完成了任务。高中有的班在秋收季节,还自觉地利用星期天,整队到附近农业社帮助秋收,受到农民的欢迎和赞扬,记得高五六级甲班带头搞得最好。同学学习的自觉性很高,高中各年级的早自习和晚自习,秩序良好,不需要老师跟随。无论是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同学都能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以偷看别人和偷看书本、笔记等行为为可耻。因此在高校升学考试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课外活动开展的比较普遍,特别是体育活动,在蔡文甲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得轰轰烈烈,受到省体委的表扬和奖励。

总之,那时全国的政治形势,是解放后的最好时期之一,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精神焕发,积极肯干。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学生的升学就业出路宽广。记得当时未考上高中的初五四级毕业生,都被银行等系统录用边疆地区去了。在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下,校风也十分喜人,教师教学认真,学生学习努力,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师生对党和政府十分信任,一有号召,积极响应,很少有抵触情绪,美中不足的是,那时物质条件较差,和外界接触很少,师生的视野较窄,知识面不广。特别是1955年暑假在教师中开展了肃反运动,打击面过宽,挫伤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不少人背上了思想包袱,谨小慎微,不敢大胆工作,影响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日

作者简介:王百友,生于1924年,华县王寨村(在今华州区赤水镇贾家村)人。1945年咸中高中部毕业,1954年至1956年任咸中教育主任。退休前在西安市教育学院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