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什麼時候需要做胃鏡?該注意哪些事項?

隨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然而,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模式,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和不能按時作息,壓力大等原因,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胃病。輕者反酸、胃脹、燒灼感,重者胃疼、胃潰瘍,甚至胃癌。於是很多人都需要就醫。而胃病最好的檢查手段就是胃鏡。許多人對做胃鏡有先天的恐懼,再加上道聽途說,聽別人說做胃鏡,特別是要進咽部的時候會讓人特別難受,甚至有的人用“生不如死”來形容那種感覺。那麼,做胃鏡真的有那麼痛,那麼可怕嗎?今天,我一起來了解以下。

什麼時候需要做胃鏡?該注意哪些事項?

胃鏡

一、胃鏡簡介(劉醫生)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胃鏡。胃鏡是一種常用的醫學檢查方法,也包括做這種檢查時候使用的器具。胃鏡是藉助一條纖細、柔軟、頂端帶有探照燈、攝像頭、操作通道的一個管子插入胃中,這個過程中醫生可以直接觀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尤其是早期微小的病變,胃鏡是最好的檢查手段。胃鏡檢查不僅能直接觀察到被檢查部位的真實情況,瞭解到病變的詳情,還可以根據需要對病變部位進行活檢送病理檢查,對消化系統各種疾病的診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胃鏡因此也成為上消化道病變首選的檢查方法。特別是在一些臨床症狀不典型、不能明確診斷的情況下,胃鏡檢查更是不可或缺。

什麼時候需要做胃鏡?該注意哪些事項?

進入胃內的視野

二、胃鏡的檢查過程及注意事項(劉醫生)

1、檢查前準備

在行胃鏡檢查前至少8小時不得進食、進水,因為食物及其殘渣在胃中殘留會遮擋鏡頭和病變部位,易影響醫師的診斷,並且有胃內容物的情況下易促發受檢者噁心、嘔吐。

2、術前麻醉

為了減輕對喉嚨刺激的不適感,檢查前15-30分鐘口服麻醉劑,一般都是水果味的,味道可以接受。

3、檢查開始

檢查之前換上寬鬆衣物,採左側臥姿,雙腿微曲。當檢查醫師把胃鏡由受檢者口中所含的塑膠器伸入時,應保持全身放鬆,按醫生要求稍做吞嚥動作,使胃鏡前端順利通過喉嚨進入食道。在通過喉嚨時會有數秒感覺疼痛不適,有想嘔吐的感覺,這也是胃鏡檢查時最難受的一刻。

4、檢查中

當胃鏡已經進入胃內,此時不要做吞嚥動作,否則容易對咽喉造成局部損傷。呼吸應改由鼻子吸氣,口中緩緩吐氣,以便檢查順利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因為不配合醫囑,有空氣隨管子進入胃中,會產生腹脹、噁心的感覺,屬於檢查時的正常情況,不屬於危險病症。如果感覺疼痛不適難忍,可向醫務人員打手勢,示意停止操作或者減慢操作進程,切不可強行抓住管子往外拽或者試圖用嗓子發出聲音,否則會對自己的咽喉部造成損傷。

5、檢查完成後

檢查後1至2小時內勿進食,若喉嚨沒有感覺不舒服,可先喝水;若無嗆到,就可先進食軟性食物,以免粗糙食物使食道或胃造成出血。如果是檢查中取活檢,則至少應在6小時後開始進食食溫涼流質飲食,以減少對胃粘膜創傷面的摩擦。有些人會有短暫的喉嚨痛,異物感,或出現聲音嘶啞,這都是正常的術後反應,不必緊張,可用淡鹽水含漱,一般通常2至3天就可恢復正常。患者回家後也要繼續觀察有無活動性出血,如嘔血、便血,有無腹痛、腹脹等,如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到就診的醫案就行處理。

什麼時候需要做胃鏡?該注意哪些事項?

胃鏡檢查中

三、常見問題解答(劉醫生)

以上了解了做胃鏡的過程及注意事項,有的朋友還是疑惑重重,自己就是經常胃痛而已,有必要做胃鏡嗎?聽別人 介紹感覺很簡單,真去做會不會很痛、很難受?下面整理了幾個患者朋友經常問起的問題,解答大家的疑惑。

1、胃痛就一定要做胃鏡嗎?

需要不要做胃鏡和最終做不做胃鏡,取決於病情和患者意願兩個方面。去醫院看病醫生一般先詢問患者的病史、症狀,進行相應的體格檢查後,進行初步的判斷,給出初步建議。這時一般有四種結果:

①如果病史比較短、病情比較輕、患者年齡不大,考慮淺表性胃炎、輕度胃潰瘍、胃痙攣等引起的胃痛,會建議觀察或者對症服用一些藥物,這個時候可以不做胃鏡,觀察一段一時間。

②如果是年齡偏大,病史較長,疼痛比較劇烈且服用一般抑制胃酸、解痙止痛藥物不能緩解的的患者,醫生會強烈建議性胃鏡檢查,這也是目前最佳的手段。

③有的患者病史短、病情輕,經醫生綜合判斷可以暫時觀察,沒必要非做胃鏡,但患者本人心理負擔比較大,總懷疑自己得了不好的病,甚至因此焦慮、坐立不安、心神不寧。這個時候為了解除患者的擔憂,可以行胃鏡檢查。

④患者年齡大、病史長、病情重、服用一般藥物不能止疼,需要胃鏡檢查進一步確診,但是患者對做胃鏡特別恐懼,或者對胃鏡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併發症特別在乎,有的人對做胃鏡檢查的費用比較在意,還有的人認為自己的病情根本不需要做胃鏡,是醫生為了“拿提成”才嚇唬自己,讓做胃鏡查。以上這些情況,醫生都會向其講明病情,告知胃鏡檢查的必要性,患者繼續拒絕檢查的,會簽署拒絕檢查同意書,告知如果感覺沒有好轉,再來檢查。

什麼時候需要做胃鏡?該注意哪些事項?

胃鏡是檢查胃部疾病最好的手段

2、有沒有比胃鏡更好且沒有痛苦的檢查手段?

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目前還沒有。即使新出現的膠囊胃鏡,在檢查的及時性、可控制性、取病理等方面,也不及傳統的胃鏡。有的朋友說我們做鋇餐透視不可以嗎,這個檢查不痛苦,答案是可以,但是鋇餐檢查的清晰度、準確度、靈敏度都不及胃鏡,只有明顯的病變才能看出來,並且,鋇餐看到有病變的情況下,還是需要進一步做胃鏡檢查確診的。所以,目前消化科大夫都是直接推薦做胃鏡。

3、不做胃鏡,能把病情診斷明白嗎?

對不起,不能。因為許多的胃病症狀會相似或者不典型,如果僅憑症狀和醫生的經驗,不能保證診斷的百分之百正確。比如說,胃潰瘍和胃癌,都會有進食後疼痛、不適、飽脹感,有的人伴有黑便,單憑症狀是不能區分開來的,必須胃鏡觀察、取病理才能確診。所以,不能把自己的健康交給“想當然”,需要排查的時候不要猶豫,有多人就是因為猶豫再三耽誤了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4、做胃鏡會難受嗎?我能忍受嗎?

會。一根手指粗的軟管伸入身體,肯定會不舒服,如果配合不好也會疼。但我們為什麼還要做胃鏡。一是為了明確診斷病情,第二種情況是為了解除有些人整日整夜的擔憂。如果實在怕疼,可以選擇無痛胃鏡,利用麻藥來進行麻醉,在檢查時不會感覺到疼痛,在睡眠狀態下就可以完成檢查,並且麻藥在體內會很快代謝,不用很久就會清醒。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與其長時間忍受身體、心理上的折磨,不如一次性看明白。

5、做完胃鏡後影響進食嗎?

在做完胃鏡檢查後,一般一個小時後就可以進食。做胃鏡檢查時,由於咽部的局麻藥物的持續作用,在醒來之後可能還會感覺到咽喉部的麻醉感還沒有完全恢復,在一個小時之後,患者的這種感覺就會慢慢消失,這時可以喝水或吃一點東西。若是覺得咽喉部還是有麻痺的感覺,也可以晚兩個小時候再進食。

最後,劉醫生提醒大家:胃鏡作為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對消化道疾病的明確診斷和判斷預後,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的意義。因此,就診時若病情需要做胃鏡檢查,患者朋友不必排斥,應積極的配合檢查,以便明確診斷,指導今後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