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消除偏见,找到真正的自我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消除偏见,找到真正的自我

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消除偏见?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消除偏见,找到真正的自我

爱迪生是迄今为止发明专利数最高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他拥有2000余项发明。爱迪生在研究电灯的问题上可谓百折不挠,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取得成功,后来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才找到最适合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这一发明为全人类带来了光明。

我们钦佩的爱迪生发明如此之多,也看到所有的发明都是经历了无数的挫败,然后重新投入实验的。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品质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一个科学家艺术家,一直让思维在受禁锢的状态下运行,一直信奉着过去的偏见,一直用“不可能”否定“可能”,恐怕直到今天人类文明还停留在蒙昧的古代。

独立思考是一个逐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听说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独自消化的过程,是一个以中立的心态接纳观点然后审慎判断的过程,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坚持。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消除偏见,找到真正的自我

学校教育目前还是很突出文化知识,且不讨论这些文化知识将来是否有真正的作用。去年曾经有个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孔融该不该让梨”,起源是一个语文老师的作业提问,有个孩子说“我不想让”被判了个大红叉。让不让梨本没有标准答案,放大这个梨到成人世界,大家在荣誉、金钱、地位、成就面前都能心甘情愿的说“我愿意让”吗?未必。一切都是标准答案,造就的就是流水线上的螺丝,千篇一律,一模一样,毫无个性,毁灭智慧。

过去我们看《水浒传》,敬佩里面的英雄好汉,可是看到原著里武松报仇时候顺手还杀了丫鬟等无辜的人,还能为他的行为击掌叫好吗?是不是得就事论事的分析?如果教育的结果就是让所有人都跪在权威面前机械背诵,我相信任何人的脑袋也拼不过两个G的硬盘,不就是比记忆力么?有什么意思?这个世界需要创造,需要突破,需要独立思考引领更科学更光明的道路。而不是从百分之百逐渐退缩成百分之八十、六十、四十,最后成了一群机器人。

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消除偏见,找到真正的自我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有无数的挫折,面对挫折人们的本能都是起来,而不是倒下,为什么最终很多人倒下了呢?因为他们听到了一片嘘声。所有成功的人也听到了嘘声,却把嘘声当风声。所有的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如果都是听到嘘声就停步,人类的科学和艺术还能有进步吗?来自大多数人的反对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对错,而是因为偏见和习惯。

独立思考,才能跳出樊笼,突破陈规,创新发明,实现自我;独立思考,才能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愚昧盲从,虚度光阴;独立思考,才能缜密思辨,探究真理,消除偏见,洞悉真谛。

身为父母,鼓励孩子的独立思想,当孩子的想法和我们不一致的时候先听听解释,是不是有道理,也许不成熟,但未必都是错,挑出认同的部分肯定,再把不认同的部分拿出来讨论。当孩子有问题请教的时候,不要把现成的答案立即奉上,能说三句不要说五句,能点拨一二就不要和盘托出,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受益终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