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都称杨广是隋炀帝,可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有个谥号“隋明帝”?

提起杨广,大家应该都是不陌生的,这位皇帝背着“暴君”名头流传后世。关于这位皇帝的形象,大多数人心中应该是这样的,荒淫好色,残暴不仁,杀兄弑父,简直是畜生不如,但是这真的吗?

都称杨广是隋炀帝,可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有个谥号“隋明帝”?

说杨广好色淫乱。杨广一生宠幸那么多女子,却只和正妻萧皇后生有子女,这也太离奇了。杨广在帝王之中算是个很专情的人,虽然没有像他父亲那样只面对独孤皇后,但对萧皇后一直很尊崇,连唐朝的史书都没有对杨广的私生活说三道四,淫乱之说大都是野史和民间传说。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与贪淫、好色扯在一起?

修建大运河被人说成劳民伤财,为杨广玩乐方便而修建,并编造出美女脱光衣服拉纤的天大谎言。修建大运河,可以说是功业千秋的大事,百利而无一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大于任何一项人工工程,它不仅是商业通道,促进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南北文化交流,政令统一,民族融合的伟大工程。

当时很多朝臣建议,京杭大运河只需由钱塘江修到黄河流域,经过渭河将南方物资运到长安即可。可隋炀帝坚持修到涿郡,一个当时地处边塞经济不景气的小城。大臣们屡屡劝谏,说如此耗费民力太多,恐生祸端,隋炀帝坚持己见。这个涿郡,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都起了促进作用。

都称杨广是隋炀帝,可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有个谥号“隋明帝”?

杨广唯一的过错就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想把几代人需要做的事情一个人做完,这就为之后的惨淡结局埋下伏笔。杨广多管齐下,损害了地主门阀的切身利益,加之南北朝残留下来官僚豪强死灰复燃,烽火四起、遍地狼烟,各地诸侯蠢蠢欲动,国家部队主力全在辽东无力回援。太原李渊父子不尽勤王之责,反而,趁机起兵,致杨广在江都死于叛军之手!随后假立幼帝,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实,窃取大隋江山。为抹去窃国之名,大肆诋毁、极尽污蔑之词,李渊更是封杨广谥号为炀帝。

谥号“炀帝”是唐代史官对他的评价,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杨广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征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后来编写史书的人认可唐代史书,无限放大这位皇帝的过错,使得后世认可隋炀帝这个称号。

都称杨广是隋炀帝,可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有个谥号“隋明帝”?

很多人只记得杨广的“暴政”,却忘记了他的功绩。

杨广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饮马长城窟。

杨广除了大运河,他大力兴办学校,健全科举制度,打破世家人才垄断。至今,考试制度在世界各国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他征服吐谷浑,开发西域,畅通丝绸之路,开启了现在一带一路的先河;他攻克占城(今越南北部),拓展了中国南部疆土。他征服琉球(今台湾),迫使土著部落臣服中央,给以后历朝历代经营或管理台湾提供了法理依据;他征讨契丹,大宴突厥,三征高句丽,其实是为了拓广疆土,建立中华帝国的权威;杨广统治时,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万国来朝,国力强盛。

当他将年号改为大业的那一刻,他的雄心壮志已经不言而喻了。正因为他的这些贡献,其孙杨侗在被群臣推选为帝后,给杨广上谥为“隋明帝”,庙号世祖,也就是世祖明皇帝。

都称杨广是隋炀帝,可有多少人知道他还有个谥号“隋明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