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趣的历史和严谨的历史,你更喜欢哪个?

文史漫谈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说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这是对历史的解释。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是严谨的;它作为过去的事实,更应该是严谨的;它作为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它就必须是严谨的。

虽然你问得是我喜不喜欢,但历史不是喜不喜欢的,它是一个事实,必须是一个严谨的存在。

故,我喜欢严谨的历史。


哈哈论语


作为一个从事历史研究者来讲,在我的观念之中,中学生们还是大部分认为这门学科死记硬背,当然如若受到有趣的引导将会让中学生们提高一个段位,其实不然,孩子们应该将历史作为一门逻辑思维的学科去学会更好。

历史本该严谨,且十分精确。往大的范围去想,那些歪曲历史,不尊重过去的国家,将会很有可能重复覆辙;就拿我们个人去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会对我们的过去了如指掌,现在你可能会有这种时刻,你所做的事情往往会闪现过去与之类似的情景,过去对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会让你每每有一种超越精神之上的超脱或者折磨,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历史,她就在那里,不多不少,成就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历史从来不语,却给了你所有的答案。



天天子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历史?


通俗的说,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从专业角度来讲,历史就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等。


  • 为了保证历史记述的准确性,历史必须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历史是残酷的,甚至是残忍的


历史的主旋律就是一部战争史,每一次王朝的覆亡、兴起都伴随着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杀戮,意味着饥荒,百姓颠沛流离,千里饿殍,易子而食的景象出现了不止一次。一个王朝推翻那个王朝,或者这位大臣杀了另一个,故事不断重复,人物一个接一个地消失,这是特别残酷和令人心痛的。

而如今大量出现的宫廷剧、神剧们完全就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出现了大量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的情节与场景,当作娱乐剧来看倒也无妨,若是当作历史来看,无疑会破坏观看者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先辈们的严重亵渎。


历史是独立的,不受人为影响的


很多历史学家都注重强调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找到一个真实的历史,那些史书的撰写者,他们是无名的英雄,史书中有些真实的文字记录,往往带着他们的鲜血,“秉笔直书”是他们一生的追求,真相是他们的信仰。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杼杀了齐庄公,史官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怕难以承担罪责,向史官诉说原委,史官不听,被崔杼杀害。过去的史官都是世袭,史官的弟弟接任后还是秉笔直书,崔杼又杀了他,第三个弟弟接任仍然不屈不挠,而且其他史官手拿竹简站在外面,一旦第三个被杀,他们将会前赴后继,这让崔杼感到了正义的力量的确不可战胜。

历史决不能被野史所混淆,决不能被主观色彩而蒙蔽,就应该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发生过的事实存在。纯粹历史仅仅是事件本身,是不包含带有任何色彩的评价的,无论是贬义也好,褒义也罢,只要被评价过,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了。


历史是枯燥的,单调的


大部分人对历史的认知,是枯燥的历史课本。抛开课本去读正史的话,《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那满篇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志,洋洋洒洒几千万字的文言文,不把现代人读晕才怪。当今的时代,能读懂读透二十四史的能有几人,就算通读过一边的也是寥寥无几,这需要惊人的毅力静下心来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完成,而且付出的这些努力背后未必能带来物质上的收获。

司马迁开始《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司马迁通过阅读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面对这枯燥的文海,所经受的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煎熬。


所以说有趣的历史或许能带给你笑声和愉悦,却未必能呈现给你真实的历史。


历史流域


个人人为历史是个严肃的话题,无论是有趣的历史还是严谨的历史,都应该尽量的符合历史环境和历史背景,而不能胡乱改编历史。

当然,历史本身就无法百分百的还原真实,但是这并不妨碍讲述有趣的历史和严谨的历史,因为这两者是可以共存的。

有趣的历史,是讲述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有趣,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编造和戏说历史。严谨的历史可能会更多倾向于学术研究和论证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枯燥一些。所以,适合普通大众的可能还是有趣的历史,会更轻松,更容易接受。

比如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讲述,因为很多历史都有很多的记载,这些记载的角度也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但是,只要是符合历史环境的,都可以让大家自己去理解。

而严谨的历史,往往会与考古和论证相关,需要很多的严谨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对于这种比较专业的东西,大部分人应该是很难接受的。

当然,有趣的历史可能还有一些传说和野史在里面,这也是对很多人具有吸引力的。但是,这种野史的讲述还是要留有一些余地,毕竟有很多不确定的内容,还是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好一些。

有趣的历史不代表就是戏说历史,而严谨的历史也同样可以有趣。


寒萧99


就我的理解来说,有趣的历史和严谨的历史二者是不冲突的,也就无所谓必须二选一的问题。严谨的历史指应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有一个求真的态度,有趣的历史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解读,是一个方法问题。因此,针对提问,我的选择是以有趣的历史创作方法去解读严谨的历史。

首先,历史需要严谨,也必须严谨。尊重历史事实是最基本的要求。司马迁曾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名迹,了解地方民情风俗和历史人物轶事,力求实录历史,所以东汉班固称赞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古代史家尽其所能秉笔直书以求真,后来者解读历史更应严谨,尊重史实,那些不尊重基本史实的各类作品,群众是嗤之以鼻的,更是会贻笑大方。戏说应是尊重史实基础上的戏说,而非为了产品叫好叫座的肆意歪曲。所以众多的历史影视剧,观众朋友喜欢给它们排个十大经典之类的名次,这排座的最重要一条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符合历史人物特点,是否是尊重史实基础上的合理演绎。没多少人喜欢那些漏洞百出的廉价恶搞。

其次,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有趣的历史作为严谨历史的解读方式也是应该存在并得到提倡的。珍宝会被埋在古墓里,而历史不应该被尘封于或许枯燥的史书中。它最大作用应是供后来者研读并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以指导现实的生活。但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是学院里的历史系教授,对枯燥的历史接受度很低,这就要求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作有趣的解读,更便于群众理解并接受。例如,毛主席一生酷爱读史。更善于活用历史,历史知识、人物典故经他老人家一说,风趣幽默,就让人容易理解接受。

总之,我认为在尊重基本史实,确保历史严谨性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作有趣的解读,二者并不冲突。



昨天即历史


有趣的历史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对历史产生兴趣,如果要研究历史,还是要研究更严谨的历史才好。历史越严谨越好,否则你为了有趣加一句,他为了有趣再加一句,对历史有兴趣的初学者没有那些分辨能力,往往就信了那些有趣的历史中有趣的成份。比如初学者学习民国时期的历史,如果老师过份的讲许多蒋介石的风流事啊,宋美龄与谁谁谁啊这些,那初学者就以为民国就是那些事。所以研究历史,还是严谨点的好。


米格


其实我想说:我喜欢有趣而严谨的历史。历史是一些人和一些事的总和,对于不是十分喜欢历史的人读起来难免十分枯燥,很难长期读下去,从中获取一些收益。

如果把历史写得十分有趣,读起来便跟读小说一般,不觉乏味,且有颇多欢乐。

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部有趣而且严谨的历史。文字风格与现代颇为相似,作者常常采用一些有趣的类比,把历史人物写的生动形象。

如此风格,就连题目也是标新立异,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一部野史,但这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正史,书中引经据典,大都来自于明史和其他正史。



孤舟码头


本人更喜欢“有趣的历史”;


所谓有趣的历史只是在真实历史上对故事性进行更生动的描述;但可能为了连贯性、合理性和趣味性进行了一些删减、移位和增加的手法。

而严谨的历史必须是经过各种史料验证、考古对比以及全方位系统性的排查后得出的结论。本来历史的考究就是枯燥的。对于非专业历史学者而言,你不一定会有耐力坚持下去。


做个比较:《三国志》和《三国演义》

众所周知,《三国志》是西晋陈寿写的官方历史记载,更接近历史真实发展的史实,也作为二十四史之一被官方所认可,可以算的严谨的历史;

而《三国演义》是实实在在以三国时期历史为背景,大的历史方向没有问题的一部“文学作品”。

可以说中国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远远多于读过《三国志》的人。

这就是趣味性!

只是,明明“单刀赴会”的是鲁肃却搬到了关羽头上;明明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是周瑜,却算到了诸葛亮头上;明明周瑜是气量大,温文儒雅的形象却被写成了小肚鸡肠……

但作为一部“有趣的历史”,《三国演义》对中国的影响却远远大于《三国志》


小何才漏尖尖角


有趣的历史和严谨的历史,首先他们都是真实的历史,其次描述的方法不同。这样才有可比性。

而实际上真实的历史,除了当时人知道外,后来人只能通过,史书,传说才能知道。不管是史书,还是传说都是人为传播的,多少都会有所偏差的。就算是亲身经历者,在描述过程中也美化自己,贬低别人。更何况写史书的人,不知道进过了多少手才知道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一句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就一推二六五。也不能说出来哪里不可信,为什么不可信,什么才可信的,完全不知道。

现在有一些单位,要证明你妈是你妈,你爸是你爸,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二十四不可信,你说你爸就是你爸,你妈就是你妈,我为什么要相信,你拿出证据来啊。

扯远了。

而戏说历史却是不同,把的历史经过自己的想法进行加工,最有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了。那描述的多精彩啊,但是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三分真,七分假。不过大家都喜欢看,老百姓也不管是真的假的。如果你要查历史,就看三国志。

明朝那些事儿,想比大家都听过,我全篇看了一遍,里面描述明朝整个王朝的历史,写的很有趣,还有加上作者自己的想法,写的也是很精彩的。

至于有趣的历史,还是严谨的历史,喜欢哪一个。我喜欢有趣的真实的历史。


天上梨花压海棠


我喜欢严谨的历史。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对过去的人和事物系统全面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它是我们现在以及未来生活中为人处事的参考依据。因此历史的定义就决定了它必须是严谨的。当然我们在讲述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时候可以用生动有趣,更容易让人理解的语句来形容,让更多的人都喜欢历史,了解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