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人說只拿“書本教材”是不可能學會英語的,你覺得對嗎?

活動中心17653708


這種說法是對書本教材的輕視,不可取。誰這麼說的?是不是輔導班培訓學校忽悠人說的?

的確,你想英語大成,光靠書本教材不行。但是,想為英語築基,則學書本教材是最好的方式。

Textbooks are not sufficient for you to master English well, but they are necessary for you to learn English systmatically at the first stage.

首選,作為學生,你沒得選

書本教材是課堂上講的內容,考試中考的內容。相對於其它學習材料有天然的優勢。反正你都要在課堂和作業上付出時間,不好好學是自我浪費。這一點上,大部分人沒得選。被人忽悠書本教材不行,最後悔的是自己。課下有時間報啥班都行,但是要分得清主次,書本教材才是主。

其次,書本教材並不差

其實書本教材的質量,和那些被鼓吹的頂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並沒有什麼大不同。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一個單元分三部分,section A側重基本知識和重點詞彙,section B循環了section A的重點,並在應用方面做了擴展。self check部分則複習了本單元的重點詞彙和新學語法。課文內容貼近生活,課文對話有助於培養交際能力。

新概念、牛津、劍橋英語的課本設計,和這個大同小異。

唯一的缺點,是太貼近城市生活,而不是農村生活,比如,電影院、博物館、足球、商場購物什麼的,和農村生活離得較遠。

再次,課外材料是很好的補充

作為一門語言,運用也重要。課本提供的是模板,框架,如果能舉一反三,在實際生活中多加運用,則學習效果更好。比如課外閱讀,看一些簡單的英語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參加些英語交流群什麼的。但是,沒有學好書本教材當基礎,接觸這個區域內的東西就有些信馬由韁,不知所蹤了。


所以,學好課本知識,打好基礎,再展翅高飛。


英語學人


這個說法是十分的不準確的,因為書本是基礎,而且我也試過,先用書本可不可以學出點名堂,答案肯定是可以呀。

為什麼?要是書本教材沒有用,那它肯定就不會有存在的意義,不用你說,它也會自然而然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


那好?怎麼樣用書本學?


很簡單,裡面肯定有相應的對話吧,課文吧。

你一定要對照裡面的課文,練習聽力,最好是能夠把他們都背會了,然後練習默寫。

這個過程非常的痛苦,但是你會發現你有很多的不足。很多的單詞短語,很多的語法結構你都不清楚,這個默寫的過程讓你極其的痛苦。但是一旦你堅持下來了,你會發現,聽力裡面很多的單詞短語你都知道什麼意思了,也能聽清楚了,原本十分混亂的文章結構,你會發現原來是有一定的規律在裡面的(這個規律就是咱們經常說的語法規則)。

然後一篇文章兩篇文章的堅持,一天兩天的堅持,你會發現,你的進步越來越大。


為什麼會有人,而且是很多的人去詬病教科書對於學習沒什麼大用?

那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審視一下教科書,沒有去好好的利用一下教課書。

就想送外賣,大家第一開始都是自己去飯店買飯,也有一些商家送餐,但是怎麼就沒有人把他們整合在一個平臺上面呢? (會利用資源,同時也有行動力,能堅持的人,所以他們做出了美團外賣,等等等等外賣平臺) 所以資源,東西就在那裡,你要是能利用好你的資源,把握好你的現在,你何愁學不好任何東西呢??


這篇文章說是教材能不能學會會好英語的回答,但是其實更多的是告訴給位看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看自己現在有的這一切。而不是聽別人說上面東西,來干擾自己的判斷,和自己想要學好一些東西的決心。


青山大當家


那就看你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怎麼樣的啦?

如果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真正的是聽說讀寫譯, 尤其是要做好聽力和口語, 那麼, 我們只拿著書,本來學英語那肯定是不可以的。

英語學習就是一門語言學習, 如果我們要精通一門語言,我們就得多多的訓練各種各樣的技能,特別是口語和聽力。書本給我們提供的只是文字材料而已。也許我們會說課本也配有聽力材料的, 但是那只是把這些閱讀材料那裡變了而已了。

有一些書本也有對話練習, 這對我們的口語訓練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這種好處是有限的。因為這畢竟不是真實的場景, 即使是有兩個人一起進行訓練,那也是你那裡句我念一句罷了。

我們要真正的學好英語,那麼就要捨得把書本扔掉了。我的意思是, 我們把書本合起來的時候,還能用自己的話,把我們講過的, 學過的東西都能夠複述一遍。比如說今天我們的課本學到的是交通, 那麼我們總應該再把書本和起來的時候,還能夠想到交通這方面的句子,單詞等等吧, 我們站在十字街頭,總還能夠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說幾句關於這方面的英語吧?我們總不能夠到打開書本的時候才想到交通吧。

所以通過書本來學習實踐性很強的東西是不完美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所以我離不開書本,離不開練習集。你說的不錯,但是不完美。即使我們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我們也應該把一些基本的原則,基本的詞彙記在我們的心中,最好是能夠把他們變成我們終身的知識和技能。

我們有一個藝術考生,到外面去學習藝術科半年了,回來的時候馬上參加四月考,她就可以考的差不多120分。她很久都不看英語了。為什麼她還能夠考的那麼好呢?她告訴我們,每天有空的時候,她就會試圖看著屋內或者窗外,關注不同的場景,試圖用英語把這些東西說出來。她就是這樣來複習的。我們認為他這種學習的方法可以讓他學到東西,變成她終生的東西,也就是說,她的英語是可以獨立於課本的啦。

所以我們說書本教材很重要,但是實際的場景更加重要。書本,教材是給我們打基礎的,我們要認真對待,在實際場景中學習英語,使用英語和複習英語,更能夠培養我們終生的技能。

謝謝大家!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打個比方,現在面前擺上一臺鋼琴,讓你彈琴,但你沒學過彈琴呀,即使這臺鋼琴是朗朗、李雲迪現在用的琴,對你來說也無濟於事,硬彈只能像彈棉花。另一種情況呢,你會彈琴,有三腳貓的功夫,雖然沒有專業水準,但也能折騰一番,即使琴不怎麼樣,也能自娛自樂;還有一種情況,像彈琴高手,即使小孩子用的玩具鋼琴,他也可以用專業水準,在眾人面前做沉醉狀,也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

其實英語教材就像這琴,它只不過是學習材料而已!教材再先進,再外國進口,你不會用也不一定學好英語!做個假設,新概念英語是公認的系統性強大的傳統教材,據說成就英語人才無數,但要是一套教材就能搞定英語,為什麼不全國鋪開新概念呢?甚至有的人說已經找到在國內學英語秘訣——倒背如流新概念,背一遍不行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三遍不行一百遍!教材再好,教學方法不好,都無濟於事,——背誦逆人性,有多少人願意背誦呢,又有多少人能堅持下來呢!一種方法沒有普適性,叫好的學習方法嗎?再說背誦那些東西對於一種要求靈活運用的語言來說又會有多大用途呢!?就像我們學語文一樣,既然教材上的文章都是名人大家寫的,整天讓學生背誦不就好了嗎?孩子們作文、語言不就好了嗎?但現實是這樣嗎?

所以,光教材,即使教材再好,真的沒用,關鍵看學生老師怎麼使用教材,怎樣運用教材,參透教材邏輯,進而形成英語思維,提高自己英語水平(英語水平高表現在聽說讀寫能力強,但他們只不過是英語思維的不同表現形式罷了)。

就像武林高手,即使沒有武器,也能殺人於無形。面前擺著十八班兵器,但高手煉成法在哪裡呀?

所以教材不可或缺,學習方法更重要。方法正確,一套教材足矣。不靠方法,只憑書本教材學好英語,很偶然。





唐春Charles


此話具有一定道理。現在的英語學習越來越來越注重聽說讀寫能力,而非單純的應付考試。如果選擇單純的應付考試,把教材背熟,單詞記住可能應付考試就過了,然而英語是一種交流溝通工具,唯有運用才能顯得靈活,使自己更多的掌握一門語言,掌握一門新的技能。學習的目的總是服務自身運用的,如果單純的學而不用,或者光憑書本學而難以做到具體運用,那麼此時就需要其他手段輔助。

就好像為什麼之前學習時有英語聽力復讀機存在,老師鼓勵我們學習英語大聲說出來,強調英語學習是聽說讀寫於一體,而非單純的書本,更現實的一點說為什麼越來越來的人給自己孩子報外教班,為什麼出國留學的人,我們羨慕他們口語好,因為我們缺乏。

所以此話有一定道理!


小汪的法言法語


只拿“書本教材”完全可以學會英語。一本普通的高中英語教材+一本全英文詞典,完全可以學出頂級英語水平。

英語是一門很簡單的語言,只要認識單詞,會講就可以了。

1、考試需要

至於考試都是小Case,高中英語滿分150能考120分,過大學4級就沒問題,再多做做模擬題,6級也沒問題。

至於雅思託福gmat,可以針對性的練習題級,啃透一兩本,考試就沒問題。

2、職業需要

至於說職業需要,做翻譯,口語翻譯需要很多練習,但是書本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翻譯文章就不需要口語練習了,翻字典+練寫作就可以。

3、溝通需要。跟外國人溝通不需要會英語。讓他學中文。


白墨文化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英語不要中國化,建議從自然拼讀開始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4970002d4cb1cb205b2\

英語學習教學遊戲


這個也不完全對。有個例子,抗戰中內地一些大學遷往雲南等地,組成西南聯大,當時有個教授(忘記他的名字了)在戰亂中半徒步前往西南聯大,那時候交通不便,走了好幾個月才到達目的地。離京時,這個教授隨身帶了一本英漢詞典,一路走一路學英語,等幾個月後到達西南聯大的時候,他已經能夠用看英文書和筆譯資料了……


wenyingniao


語言是注重實踐的學科,只拿“書本教材”學英語,確實很難。還需要浸泡式學習,讓英語充斥整個生活環境裡,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有進步了。成人如此,少兒英語就更是這樣,孩子學語言有先天優勢,比成人更容易學好。孩子越早學英語,越容易學成地道英語。對於少兒英語,就更應該採用360度浸入式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


格琳斯英語


只拿“書本教材”一定不可能學會英語

如果只靠“書本教材”想學會英語,學習資源總量明顯不夠。

首先學會英語的定義是什麼?詞彙量達到多少?能不能隨心所欲的無字幕看美劇,電影,脫口秀。我覺得學會英語定義應該是,英語水平接近,等於或者大於個人母語水平。因為每個人的水平不一樣,在中國生活了一輩子,明顯可以感覺到有的人中文也很爛啊,考試語文經常不及格。想想你擁有的學中文的資源,電視,電腦,家人,老師同學,除了睡覺和學英語的時間,你都在使用和學習中文(做夢的時候有時候還在說中文呢)。單單拿學校為例子,你學習中文的資源:語文,歷史,地理,數學,音樂,美術,體育,政治,物理,化學,生物,自然,大學就不擺了,學習的科目更豐富。對比一下學習英文的資源:英語教科書,英語教科書,還是英語教科書,即便教科書都配有語音,不地道不說,語速慢不說,你還聽不懂。萬一你不喜歡英語呢?語文課也有很多小夥伴也不喜歡啊。但是他中文可以在數學,歷史,生物等等去學習,運用。每天在學校都是在進行高強度,高密度的無字幕聽力練習。恰巧你不喜歡英語課,那對不起了,你英語課直接涼透了,沁心涼,心飛揚,考試全靠蒙了。吐槽下:那些說只靠課本,和一本英英字典,能把英語學到頂級水平。真的,我噗呲一聲就笑了,完全沒了解到語言的本質。它不是單詞,語法的累計,語言是活的,書本是死的。背單詞,語法無疑是刻舟求劍。語言是排列組合,它的排列方式是無情無盡的,靠背是背不完的,單單靠那一點點書本教材,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缺少英語使用環境,英語資料匱乏,且質量參差不齊。

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出國,到母語國家去刻苦學習,邊享受語言的樂趣邊學習。如果你出國了,天天不練習英語,還是說自己母語。待多久都學不會英語的,有的人在外國生活了大半輩子了還是不會英語呢!也許有人認為,現在互聯網發達,美劇,電影,新聞英語資料應有盡有,但是呢大家英語還是這麼爛!這說明這些只是眾多英語資源的一小部分。國內語言環境就不說了,感覺高中畢業的時候,班上沒幾個能把英語口語說順溜,就連自己英語專業畢業的。到現在英語口語,自己感覺還是稀爛(深感慚愧),講句老實話,大學很多英語專業的英語老師,口語也是稀爛。然後語法這種東西,完全是一個坑,比如中文的語法,大家完全想不起有些什麼東西。然後搜了下,有些名詞有點概念,完全不記得意思。其他的看了下,感覺不懂,也完全沒興趣。這些發明中文語法的人,完全是在坑老外!發明英語語法的人,完全是在坑學英語的人!英語一百分,語法佔比,最多給它一分。你語法再好,聽不懂,不會說,有什麼用?

以前文盲多的時候,也就是人們能聽說,不能讀寫。現在中國的英語教育,教出來了眾多的聾啞英語。能讀寫,卻不能聽說,明顯說明了,有地方不對勁噻,不過這也是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仔細想想,還是挺搞笑的,居然還可以這麼整。


路漫漫其修遠兮,想要征服英語,還得靠學英語者的共同努力。

語言,不是一個人能學好的,其本身是人與人之間,日常交流,精神交流,知識的交換。單獨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不好,大家要一起創造,學習資源不夠,大家一起去尋找,分享。但願在未來的某一天,大家再也不用為學習英語而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