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的哪些“奇技淫巧”讓人歎為觀止?

紅雨說歷史


《尚書·泰誓》:“(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孔穎達疏:“奇技謂奇異技能,淫巧謂過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據人身,巧指器物為異耳。”

通過《尚書·泰誓》,我們可以瞭解到所謂的“奇技淫巧”,其實指的是一些很新奇的東西,但卻又是沒有多大用處的技術和某些工藝品。並不是指新奇而又“淫穢”的東西,在古代的歷史上,“奇技淫巧”的發明又有哪些了?

木甲術之——木甲藝伶

在周穆王時期,有一位叫偃師的工匠善於製造各類的“奇巧工具”。一日,周穆王在出巡打獵途中,遇到了匠工偃師。周穆王看其偃師身邊站著一位木古的神秘人物,很是入奇,便向周穆王說到,我可以給你造一個類似的“人物”出來,——偃師造的這個木偶被後人稱之為——木甲藝伶。

不久之後,偃師把這個已經完工了的“木甲人”,獻給了周穆王。偃師上獻的這個木甲藝伶,讓周穆王很是喜歡,當偃師扭動機關,讓木甲人“唱歌”時,木甲人便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再按一下機關,命令“藝伶”跳舞,只見藝伶有模有樣的便舞動起來,身體的扭動也如舞女一般自在。更讓周穆王吃驚的是,這兩種功能——唱歌和跳舞還能同時啟用,讓周穆王看了很是欣慰,當場便犒賞了偃師,以表對他發明的支持和贊同。偃師發明的這個“木甲藝伶”不得不說是工匠精湛技藝的生動體現。但很可惜的是,後來這項技術卻因戰亂永久的失傳了。

古代餐盤

1984年,一場暴雨給考古學家帶來了意外之喜。安徽馬鞍山的一座古墓,被這場暴雨沖刷而顯露出冰山一角,後來經過當地人的層層上報,考古專家很快來到現場,進行搶救性的挖掘。通過墓中的文字記載,專家得得出結論,墓主人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東吳大將——朱然,雖然在考古挖掘中發現陵墓有被盜的痕跡,但墓中還是出土了100多件精美的漆器,讓現場的考古學家沒有徒勞無獲、無功而返,終於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其中的一件越窯青瓷方格盒,更是引起了專家們的異樣眼光。一來是因為青瓷本身具有的史料價值;二來是因為這個青瓷方格盒,很像我們現在食堂吃飯用的餐盤,從外形到具體的內巢簡直是一模一樣,而且方格內還配帶了一把勺子,和現在拍電視劇領的“盒飯”,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關於“奇技淫巧”,除了它是新奇的發明不重視實用之外,在中國古代,深受傳統思維影響的古人眼裡,一些外來西方的工業品,如時鐘、眼鏡等等,在他們眼裡也被稱之為“奇技淫巧”。

特別是在晚清政府時期洋務運動開展時,關於學不學西方先進的器物問題上,一些傳統的士大夫眼裡,西洋的這些所謂的“現代科技”,那就是“奇技淫巧”,根本不值一提、不值得學習。他們產生的這種認識,根本原因還是受傳統思維、頑固思想的影響。這些僵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阻礙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