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通辽女声 今天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面对疫情仍在蔓延的严重形势,通辽市妇联坚决贯彻中央决策和自治区、市委政府部署要求,向全市广大妇女和家庭发出倡议,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小的社会单元,每一个家庭平安,14亿中国人就安全。广大家庭要从我做起守住家庭防线,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串门、不聚餐,从小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身边的志愿者,做家乡的守护者,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战胜疫情做出贡献!

通辽市广大家庭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今天讲述的是库伦旗于国校家庭的故事。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一家人一条路一颗心

对于医疗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来说,2020年的春节,意味着责任与担当。在库伦旗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儿子、儿媳,两代人三人从医,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他们放弃小家的相聚团圆,义无反顾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点击欣赏精彩视频

大年初二,接到上级疫情防控指令的库伦旗水泉乡中心卫生院院长于国校立即放弃假期,第一时间赶赴卫生院,通知全院职工结束春节假期,坚守自己的岗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所辖13个嘎查村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于国校亲自带队到疫情防控一线,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人员管控,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当接到要对重点人群进行入户监测的任务后,55岁的于国校丝毫没有退缩,作为院长的他率先垂范,第一个穿上了防护服,主动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面,好多监测对象也被他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感动,积极主动配合监测。于国校的所做所为不仅给医院的职工们带了个好头,也给在旗医院工作的儿子和儿媳树立了榜样。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开始以来,每天早晨一上班,就会看到于国校忙碌的身影,他麻利地换上防护服,拿上档案盒和体温枪,带上同事前往重点监护对象家中,开展例行体温监测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水泉乡中心卫生院还承担着在扣河子镇黄花滩村阜蒙交界处防疫卡点的24小时值班任务。作为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于国校深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农村基层干部是关键,为了提高战斗在一线职工的战斗力,也是为了及时准确掌握防疫卡点的值班情况,确保万无一失,于国校以身作则,每天只要能抽出时间,都会亲自开车往返70多公里,接送去卡点的值班人员,每次他都会耐心的为值班人员详细讲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于国校坚守阵地不退半步,他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严谨细致,忙而不乱。从重点监测对象家中回到医院后,于国校赶紧脱下防护服换上白大衣,为专门等待他的患者看诊,不管再忙再累在于国校心中患者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送走看诊的患者,又到了去防疫卡口检查的时间了,叫上换班的同事,带上提前准备的热水和方便面,于国校又急匆匆地出发了。他深入山东头村重点监测对象家中,据说两名监测对象是从阜新返回来的,家中算上他俩是10口人,考虑到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必须得监测,避免以后造成互相传染或者防控不到位。测体温、指导防护措施,于国校耐心细致的做好检查工作。当有人问他怕不怕时,他这样回答:“说不怕那是假的,但身为党员干部、基层的医院院长、一线人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时候我不上,什么时候上啊?我不能在家指手画脚让咱们一般工作人员去上,那是绝对不行的!”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于国校的影响下,水泉乡中心卫生院全体医护工作者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冲在疫情阻击战的前线,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大家都表示疫情不结束,就不会离开防控的“前线”。不仅给医院的职工们带了个好头,也给在旗医院工作的儿子和儿媳树立了榜样。


于国校的儿子于清文、儿媳周月月是库伦旗医院的职工,2011年两人因医结缘,再过十几天两人将迎来他们的二胎宝宝。春节期间,由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夫妻俩一直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忙碌,不得不临时取消了回乡下老家过年的计划。于清文所在的放射科负责胸部CT检查,是新冠肺炎影像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于清文和放射科的同事们严阵以待,一级战备,采取了专机、专房、专用的措施,合理优化患者的检查流程,每次摄片后都会及时发出诊断报告,提供临床参考。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于清文和同事们却积极面对、毫不懈怠。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因为职业和岗位的特殊,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于清文早就把妻子和女儿送到了岳母家中,下班后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已经多日不见女儿的他,心里特别想念,但又不敢主动给女儿打电话,怕勾起女儿的伤心,只能在午饭时间,与7岁的女儿视频见面。这段时间除了不能与女儿见面,由于不在一个办公区工作,于清文也很少有与妻子周月月见面的机会,夫妻俩只能时不时通过电话相互鼓励,互报平安。怀孕37周多的周月月,已经临近预产期。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春节过后单位已经允许她弹性上班。但是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周月月觉得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量,职业要求,自己要比普通人更加坚强。文件起草、数据统计、上通下联,一工作起来,在周月月的意识里,早已忘记自己还是一名孕妇。她说希望让孩子在肚子里就感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她想成为孩子心中那个勇敢的妈妈。

夕阳西下,于国校驾驶着“120”车,仍然奔走于重点人群监测的路上,回到办公室他还要总结当日的工作,拟定第二天的工作任务。不管在晨光微露的清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傍晚,不管在众声喧哗的白昼,还是万家灯火的黑夜,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为了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相同誓言,于国校和他的家人们面对疫情,面对病毒,面对未知的风险,同心同行,勇敢向前,让好家风代代相传,变成一种精神、一种力量,用爱心和赤诚守护着自己的家乡,用使命和担当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强防线!

夜幕降临,本以为于国校一天的忙碌已经结束,本以为他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可是就在回来的路上,他接到单位的电话说,医院里来了一位急腹症患者,急待他去处理......左手家庭,右手责任,“大家”在前,小家在后,一个个小家的聚少离多,是为了更多家庭能够聚多离少。这就是医者仁心!相信,心在一起,就是团圆!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疫情无情 通辽有爱】“最美家庭”在行动(二十四)

排版:刘满金

初审:王 璇

审核:包兰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