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兜妈有一天回家,发现玩具洒落得到处都是,地板上还粘着一些颜料,看来打扫是项大工程。

于是,她赶紧问小兜是怎么回事,小兜却表示是自己和朋友一起玩弄乱的。

小兜妈问他是哪个朋友,没想到小兜竟然指着空气说:这是小花,我刚才和她一起玩的。

这可把小兜妈气得不轻,想孩子明明是做了坏事还不承认,非要推给一个假想人物,于是把小兜好一顿揍。

可小兜却委屈巴巴,一直说自己没说谎,反倒让小豆妈有些纳闷儿。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01分析

其实,在学龄前儿童这个群体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

比如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经常跟家里的娃娃说话,甚至发脾气,还会自己设计对话、自问自答。

家长不必感到奇怪和担心,其实这是一个必经阶段。

如果看过电影《美丽心灵》就会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福布斯·纳什,曾被诊断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就有那么几个“看不见的朋友”。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孩子也是如此,尤其在3~6岁期间,他们会声称这些大人看不见的“小朋友”或“小动物”是自己的朋友,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与口味。

这样的虚拟物通常被称之为“假想朋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比较喜欢的玩偶或玩具,另一种则是孩子幻想出来的任何东西。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02关于假想朋友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Svendsen提出的,表示那些别人看不见,由儿童自己想象出来并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伙伴。

在1918年的大量研究数据中表示,大约有8%的儿童会出现此类现象。但此时的研究数据是比较片面的,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数字就达到了65%。

一直要等到孩子成长到6~7岁左右,这种现象才会逐渐消失,其实孩子的这种想法真的很可爱。

皮亚杰称,7岁前的儿童会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哪怕只是一张桌子或一张椅子。

《头脑特工队》中,小主人公茉莉就有一个叫“冰棍”的假想朋友,它的身体由棉花糖组成,并且拥有猫咪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哭泣时流出的眼泪,都是各种各样的糖果。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可以说,它代表了孩子心目中一切浪漫且美好的形象,并且不同于家长所想,孩子拥有一个假想朋友,对他的成长而言大有裨益。

不仅可以帮助他度过众多的无聊时光,也能让他逐渐习得社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03孩子为什么会有假想朋友?

1)自我意识的萌发

两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萌发自我意识,这也是他们的第一个叛逆期。

此时,他们可能会习惯对父母的要求说“不”,不希望大人替自己做主。

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就会幻想出一个可以听自己说话,并按照自己指令行事的假想朋友,他不会生气且随叫随到。

2)玩伴太少

出现假想朋友的尤其以独生子女为主,由于平时在家除了家长之外,没有和自己从年龄阶段的玩伴,因而自己待在家时就会觉得很无聊。

出于这样的心理需求,假想朋友会陪伴他度过这些时光,消磨无聊。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3)安全感不足

如果家长在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和想要自我掌控的情况下,没有一同进步,导致忽略了孩子的情绪表达和需求。

孩子就会幻想出一个具备超能力的假想朋友,这会带给他们安全、温暖和稳定的感觉。

可以说。假想朋友对孩子而言,还是挺有好处的。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04假想朋友对孩子的益处

1)促进认知发展

相对于那些没有假想朋友的儿童,有假想朋友的明显拥有更加丰富的想象能力。

因此,在装扮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中,也会表现的更加良好。

而且有研究显示,有假想朋友的孩子,词汇量也会比较丰富,通常独立性更强,并且擅长交际,融入到集体中时,常常能表现出更好的合作意识。

2)提供抚慰和陪伴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没有被适当关注的时候,假想朋友就是他们进行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这能在父母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给孩子带来心理支持,以减轻对情绪和心理的消极影响,让孩子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仍然具备掌控感。

3)表达真实自我

假想朋友对孩子来说,就像一个媒介,可以让他们大胆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和想法。

就像孩子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不喜欢目前播放的这个节目。他就可能会说:“妈妈换个台吧,小花不喜欢这个节目”。

又或者,通过对假想朋友的控制,来改善自己的坏习惯,这对孩子形成自控力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不过,如果假想朋友出现得过于频繁,就说明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并且,这可能会让他过于沉溺和依赖虚拟世界。那么,父母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待这类现象呢?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05父母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假想朋友?

1)接纳孩子的假想朋友

首先,父母要做到不以特殊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这种现象,假想朋友是非常正常的,这恰恰也是孩子具备童趣和想象力的一种表现。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就会自然消失,只要表现得不是太严重,都没有关系。

并且,这个朋友虽然是孩子虚构出来的,但对他而言却意义非凡。

父母必须接纳,而不是嘲笑和轻视,否则只会让孩子觉得受伤和生气。

2)观察孩子和假想朋友交流的过程

父母平时也可以作为旁观者,参与或观察孩子与假想朋友做游戏。

这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也可以适当进行引导,帮助孩子改变坏习惯,或与他交流自己的想法。

比如孩子比较挑食,不喜欢吃胡萝卜,那么妈妈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小花很挑食,不喜欢吃胡萝卜,这可怎么办呀?胡萝卜对眼睛很好,还能快快长高,我们应该怎么劝她多吃胡萝卜呢?”

另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跟假想朋友表达的内容作出判断,了解此时他心目中的需求是什么?

3)给孩子足够的关注

首先,家庭是孩子初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而父母的关注和爱是引导孩子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假想朋友,父母就要更加注意多关注孩子,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想法。

孩子总是对着空气说“有人”,并能设计对话,别担心,是假想朋友

​并且,平时也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与同龄的小朋友接触,让孩子在现实中拥有更多的朋友和玩耍的机会。

只有这样,他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社交行为,以及内心那股温暖的安全感。

总的来说,孩子拥有假想朋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当然,这可能也代表着孩子存在一些安全感上的问题,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假想朋友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利的。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于这个假想朋友有过于依赖的情况,也要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多给孩子陪伴和关注,来弥补内心缺失的安全感。

做到不打压、不嘲笑孩子的假想朋友,但也不要无视并且放纵这种现象,合理的关注和引导,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做到的事。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