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番鸭的养殖技术

  1. 雏番鸭的培育

雏番鸭的育雏期为6周,初生雏鸭稍加休息待毛干便可育雏。

番鸭的养殖技术

(1) 保温

雏番鸭常用育雏伞、红外线灯泡、火炕、煤炉做热源。通常采用平面育雏,力求做到控温自高到低,昼夜温度均匀,育雏伞第一周为30℃~28℃,第2周为28℃~26℃;第3周为26℃~23℃,后4周为22℃~20℃:室温前2周为22℃~18℃,后4周为18℃~16℃,育雏伞温度以伞边离垫料5cm处为准,室温以靠墙离地1m处为宜。具体室温要根据雏鸭行为和分布状况适当调节。

(2) 饮水

雏番鸭初饮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便清理肠道;若经长途运输的雏鸭,则需饮5%的蔗糖水,水温与室温相近,2日龄后可在饮水中加适量速补和氟哌酸或盐酸环丙杀星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一旦饮水,不能中断。

(3) 饲喂

雏番鸭饮水1小时后便可开食,可把配合饲料或米饭湿拌后均匀撒在消过毒的塑料布或浅盘里让其自由采食,要少喂勤添以防饲料变质。2日龄后可将配合饲料与米饭拌匀饲喂,7日龄后改喂含蛋白质18%、代谢能为12.2~12.4兆焦耳/千克的全价颗粒饲料,颗粒直径为2.0~3.5mm,同时加喂少许青饲料。1~7日龄每日喂6~8次,以后逐渐减少,4周龄后每日喂4次。

(4) 光照与密度

充分利用光照有利于雏番鸭采食、生长,1周龄24~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5瓦/平方米,2~6周龄17~10小时光照,强度为2瓦/平方米。密度应随日龄增大而减少,雏番鸭的平养密度1周龄为26~24只/平方米,2周龄为22~20只/平方米,3~6周龄为18~14只/平方米。

(5) 日常管理

细心观察雏番鸭的状态、分布:检查温、湿度等条件是否适宜,勤换挚草,防止聚堆;每天清洗水槽、料槽,定期带鸭消毒;3周龄后公母分群饲养,按时接种疫苗,保持环境,防止应激。

番鸭的养殖技术

鑫协全自动孵化机

2.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番鸭的育成期是指7周至性成熟,此阶段消化能力强,采食量大,耐粗饲。

(1) 商品番鸭的饲养

商品番鸭除增加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饲料:母鸭育肥至10周龄,体重为1.5~2.2千克,公鸭育肥至11周,体重为3.6~4千克即可屠宰上市。

围外生产商品番鸭,在公鸭7~8周龄、母鸭6~7周龄时,开始采取轻度控制给食的方法,按自由采食量的95%喂给,既不影响生长,又会使胴体含脂度明显下降,料肉比还可提高5~10%。

(2) 种用育成鸭的饲养

种用育成鸭应限制饲养,防止番鸭过大、过肥而影响产蛋和种蛋品质,将番鸭产蛋前体重控制在2.5~2.8千克,同龄公鸭控制在3.5~5千克。限饲日粮的代谢能为11.2~11.8兆焦耳/千克,粗蛋白为15%,饲喂量应酌减20~30%,同时控制光照时间,降低光照强度。

(3) 管理措施

育成番鸭应公母分开饲养,每群以100~300只为宜,5~8只/平方米,注意断喙和遮光,防止出现啄癖。番鸭喜水,但不喜欢长时间嬉水,有旱鸭子之称,大群饲养只需提供少量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3. 种番鸭的饲养管理

种番鸭应按1︰4~5的比例选留,公番鸭体大健壮、阴茎色白且皱纹细密;母番鸭体躯椭圆形、胸深腹大者可留种。

(1) 饲喂

种番鸭在繁殖产蛋期,蛋白质为16~18%,代谢能为119兆焦耳/千克;休产期,蛋白质为14%,代谢能为11.2~11.5兆焦耳/千克。采用颗粒饲料自由采食,供给充足的青饲料,另加贝壳粉和沙砾,还可增喂些蚯蚓、螺蚌等动物性饲料,以提高产蛋量和受精率。

(2) 光照与密度

舍内光照每昼夜达到12~14小时,强度为3瓦/平方米,自然光照不足时早晚补充光照,密度为3只/平方米。

(3) 温度

种番鸭适宜的温度为18℃~20℃,低于15℃就会降低产蛋量。冬春季节注意防寒保暖,通过提高饲养密度、缩短户外放养时间,关闭门窗来保持温度;夏季通过遮荫、通风等方法进行防暑降温。

4.管理

备足产蛋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保持舍内和产蛋窝垫料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均匀分布饲槽和水槽并定期消毒;每天定时饲喂、拣蛋、防止就巢;已就巢母鸭可通过换舍、通风、喂安乃近等方法催醒。大群养殖的种番鸭要根据当地疫情酌情接种鸭瘟、细小病毒、病毒性肝炎等疫苗。注意鸭舍通风、消毒,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应激。

番鸭的养殖技术

鑫协中型孵化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