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一个国家秘密的把军费提高到GDP的20%,社会上会有什么变化?

砖家v


如果一个国家秘密的把军费提高到GDP的20%,那么很快就是货币大幅贬值,通货严重膨胀,民不聊生,战争在即。

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GDP与军费之间的关系。GDP是一个国家生产总值的简称,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军费是国家按照实际需要,从财政收入中提取。而财政收入主要是国家从经济发展中,税收以及各种非税收入中获得,普遍认为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该大致控制在17%-22%或以下。

如果军费提高到GDP的20%,意味着军费开支要占据财政收入接近100%,那么就需要极大提高税费收入,税负提高,实体经济发展陷入低迷,整个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崩溃。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经济体能够承受这么高的税负。

单纯依靠提高税负显然不够,那么就需要通过超额发行货币筹集军费。

货币是一个国家根据经济增长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安排,适度增长。但适度增长的货币,显然满足不了军费需要,那么只能通过货币超发来进一步支撑。货币发行是与社会提供的商品相对称,如果货币发现严重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那么每一个社会商品对应的货币将急剧增长,商品销售价格也将急剧增长,这样什么东西都将变得非常贵,人们买不起大米、用不起媒体、点不起电灯,这样真个社会的生活质量急剧降低。长期下去,民不聊生。

在所有增长都投入军费的时候,这个国家就是军事优先的发展道路。军人地位无比提高。军人的天职是什么?是战争。这样在国内经济乏力的时候。为了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就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维持超高等军费投入,可能会引发战争。

历史上的战争,大部分都是内政搞不清然后对外扩张引起的。比如两次世界大战。

一个健康的国家,军费占比GDP都会在5%一下。比如我们国家,军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长时间在1.5%以下。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军费支出也只占GDP的4%以下。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美国军费支出占GDP比重都在3%-4%之间。


波士财经


军费达到GDP的20%,苏联曾经做过。而它的结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可以去百度或者翻书。可以简单的把一个国家的生产经济活动概括为【轻工业】、【农业】、【重工业】三大块,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这三大块的此消彼长,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会不会出现问题。一般来说,军工业可以划入重工业,如果军费开支扩大,重工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比如钢铁业,飞机制造,船舶业等等。

如果重工业在国家生产的比例不断上升,就会挤占农业和轻工业的比率。很简单,国家总的资源就是这么多,只能缓慢增长,重工业上去了,轻工业和农业就会受到影响。在苏联时期,轻工业,农业和重工业,它们的比例是1:1:3,重工业的比例很大,超过了正常范畴,轻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水准有直接关系,但是它只有重工业的1/3。农业更是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工业,农业搞不上去,不仅影响生活水平,工业也走不远。

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严重,导致苏联国民生活水准的下降。而如果国家想增发货币,又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生活水平的下滑。


怀疑探索者


如果有国家秘密把军费提高到GDP的20%,对这个国家来说可真是灾难啊!

当代各国军费占GDP比例

各国军费占GDP比例公认2.5%左右为比较合理,当代主要大国军费占GDP比例基本在1%-4%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说明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是经济繁荣发展。



从上图可以看到,越是国富民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远离冲突区域的国家,军费占GDP比例越低。

军费占GDP比例至20%?

首先,军费占GDP比例20%左右的国家有吗?当代就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东北某邻国,该国当前过得如何想必大部分人都很清楚。


按照外媒估计,该国军费占GDP实际比例可能在40%左右。

近代历史上,世界主要大国也有军费占比很高的时候,没错,就是二战的时候。

1.从1939年到1943年,德国军费占GDP比例从30.6%变成82%。

2.从1940年到1944年,美国军费占GDP比例从22%变成42%。

3.从1940年到1944年,苏联军费占GDP比例从16.8%变成46.4%。

4.从1939年到1943年,日本军费占GDP比例从19.7%变成98.5%。


军费比例过高就是灾难

当军费比例提高到20%时,要么这个国家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空间被严重挤压,要么这个国家正陷入战争漩涡中。无论哪种情况,其结局都是——民不聊生,对于任何国家来说这都是灾难!


国外见闻录


GDP不等于财政收入,而国防预算是从财政收入里支出,20%的GDP对某些国家来说相当于全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将政府当年所有的钱全部用于军事用途,那么其他方面势必要缩减甚至直接没钱支出。这样在经济建设和民生方面势必要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政府要增加税收,人民生活水平会出现倒退,这是非常可怕的情况,自己会把自己活活拖死的或者干脆走上战争道路。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某段时间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注意他是一个总价值。而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货币收入,跟GDP并不是一个概念。大部分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在GDP的17%-22%之间。举几个例子吧:中国2017年GDP为82.7万亿人民币,而财政收入为17.25万亿人民币,财政收入与GDP之比20.86%。美国2017年GDP为19.38万亿美金,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为3.2万亿美金,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16.51%。下图为2017年各国家军费占GDP的比重

也就是说如果将军费提高到GDP的20%,那么中国的财政仅仅勉强维持军费支出和财政收入,而美国干脆都不够。事实上,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仅仅要用于军费,还要保证医疗、教育、农业、交通、基础建设、物价维持等等方面,国防支出只是占其中一部分。政府除了要保证必要的国防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民生,钱都到了国防那么其他方面将没有了财政来源。解决办法要不增加税收,但是增加税收会对百姓和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或者增发货币,但是货币增发会带来通货膨胀。反正不管怎么看,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肯定会出现停滞或者倒退的现象。下图为2017年主要国家GDP占财政收入比重。

所以在和平时期,没有哪个国家会将自己的军费支出占到20%的GDP,正常来说军费控制在5%以下。中国的军费虽然每年增长,但是都控制在GDP的1.5%以下,其他支出都用在其他方面。美国因为要维持庞大的军事采购和全球部署,军费占GDP约为3.5%。而俄罗斯这一数字为4.2%。即便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军费占GDP比最高也是14.2%、越南战争期间最高为9.4%、美苏冷战的70-90年代期间也控制在4.5%-6.5%期间、科索沃战争期间则是3%,都是远远低于20%这一数字的。


雏菊西瓜Peterpan


穷兵黩武是什么样?我想就是这样,随随便便可以把GDP提高到20%吗?

根据最新的2017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军费占GDP比例最高的是俄罗斯,约为5.3%,而其次分别为美国、韩国、印度、法国、英国、中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军费只占GDP的2-3%。为何如此,首先因为GDP的统计口径和方法的问题,并不能直接反应本国整体收入情况,实际上的总收入会小于甚至远小于GDP,这就是说有可能实际军费开支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可能更高。而军费并不能产生直接价值或者经济价值,不能用来满足人民的需求(衣食住行用),它只是一种保障需求,过高的军费投入会远远降低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在这和平时期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在前苏联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疯狂扩军备战,军费开支一度超过了美国,使苏联的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军费开支竟占到GDP总量的15%),幷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如果军费占到GDP20%,不考虑计算问题,如果以生产力来衡量,就可以认为是每5个人中有一个军人(装备价值也转换为生产力),就是每4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军人。如果以中国12亿人为例,将近有2.4亿军人(武器装备已经等价转化),这有多恐怖?这将会极大的影响经济,轻的经济停滞,重的产生倒退。

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达到这种比例,当时局变化,发展经济不是最主要目的的时候,当发生战争的时候,一切政策都要向战争倾斜,军费占GDP的比例可能达到更高。


原野的风


前几天看了一位叫做“萨沙”的历史作者的一篇问答,文章说的是在超限和一批超限“高阶人士”一起用餐的经历,其中有一段摘抄如下——

然而,刚动筷不久,就发现肉食被超限人一抢而光,所有超限人都只夹肉吃,我们这桌的肉食吃完后,同桌的超限人转移到隔壁桌开始夹肉。生平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觉得十分荒诞。按理说能在这里吃饭的超限人也都来自相对富庶的阶层,居然为多吃几块肉哄抢到这种地步,若非亲眼所见真是很难相信。



超限食堂。亮点自己找……

前情提要之类的自行脑补吧。大概就是一次赴朝的文化交流活动经历吧。

本人没去过超限,不能说信也不能说不信。只是结合超限每年从某大国获得的数量不绯的物资援助,以及2400万的人口基数却要养活超过百万军队的社会现实,还有超限民众普遍身材“高挑(消瘦)”肤色“健康(黝黑)”的普遍现象,更有屡屡见诸报端、媒体、电影里的“脱北者”话题,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常年将军费支出保持在GDP16%左右的超限,和他们在饭局上的惊人表现似乎没有什么不协调的地方……


我们八十年代用的电视机,正在那边发挥余热

百分之十六是什么概念呢?中国的军费支出是保持在1.5%左右。对比我们的生活,就说吃肉这一块,以本人的亲身经历来讲,已经快二十年没有尝试过和别人抢肉吃了。还抢?已经处于蛋白质过剩了好像……2018年新的财政预算表已经出炉,中央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是1771.22亿元,比去年增加6.5%,在就业保障上的支出是1180亿元,比去年增加8.5%,医疗卫生支出是209亿元,比去年增加了55.5%,住房保障支出也比去年增加了5.1%……试着想一下,如果我们把GDP的20%拿来做军费了,意味着全年的财政收入全都砸到军队里去了,因为财政收入其实差不多就是国家税收收入,GDP的20%做军费基本上也就是一整年财政收入全给巴拉到军队里完了。然后,我们所乐于看到的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将不会增加一分钱,甚至还有可能减少。

然后,这些负担都会落在民众的肩膀上。反作用就是用于拉动消费和增加投资的钱不够多,整体经济发展会趋于缓慢。为了拉动消费和投资而增加货币发行又可能引发通胀。如果来年继续保持这个水准的军费开支,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这会直接反应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诸位看官的工资、投资收益,以及手上资金的实际购买力上,然后你下馆子的次数肯定会减少,餐饮业迎来寒冬……等等,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社会负担增加的同时,军费剧增会不会引发周边局势紧张呢?


当然会。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会有各种利益争夺。争夺利益的办法有很多种,除了真枪实弹的明抢之外,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坑蒙拐骗偷,而刻意制造军备竞赛就是其中之“坑和骗”,你突然把军费增加了十几倍,想瞒过自己的国际对手是不可能的好吧。这时候,对手就要出来策动阴谋了,比如渲染某某威胁论,再怂恿周边喽啰国家搞些军事摩擦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啥的,你是上道不上道?继续保持高额军费支出,把他们镇下去,然后拖累本国经济,就是上了人家的道;为了缓和紧张局势消减军费支出,别人会更进一步,引发外交风波和安全危机,也是上了人家的道。可以说,这么干完全是成全别人来坑自己的。


最美女兵在中国……

总而言之,军费支出多少是个量力而行的事情,哪怕是美国的GDP已经达到了19.36万亿美元,可人家的军费支出才占到了4%左右,7000亿美元看起来很多,但是和GDP的这个比值,是合理的。狂妄的美国人都不敢把军费比例调到20%,我看谁敢?在战争年代除外。和平年代,军费高到接近20%的超限国,还在抢肉吃。嫌肉多的就把军费增加到GDP20%便是。


独钓寒江


军费占GDP比重达20%是相当高的比例。和平年代国家军费占GDP比重一般控制在3%以下。

世界上最大军事力量国家的美国也才4%左右。比如2017年,美国军费约6000多亿美元,其GDP约19万亿,比重3%多。中国的比重还更低,不到2%。比如2017年军费1500亿美元,GDP12万亿美元,比重约1.3%。


(中国军费开支及其占GDP比重)

在战争年代,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比和平年代会提升,至于具体比重是多少,取决于战争需要和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如果财政收入都达不到GDP20%的水平,那么军费根本不会出现20%的比重。

发展中国家,很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达不到GDP20%的水平,只有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十几,就不要说军费占GDP20%的事情了。

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会超过30%,像北欧国家都会达到50%左右。如果这些国家发生战事,政府可以迅速提高军事投入,将财政收入中相当比重用于军事开支。

比如在二战时期,德国日本都是倾全国之力支持军事。军事开支占GDP的比重肯定超过30%。


在政府财力一定的情况下,用于军事的费用变大,显而易见,用于民生支出的收入将大幅减少。因为重要的资源,比如铁矿、煤炭更多投入多军事生产。那么用于生产民用产品,如汽车、家电等资源的投入就会减少。

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大炮和黄油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大炮多了,黄油就少了。至于大炮的需求更大,还是黄油的需求更大,要看形势。


财经知识局


不妨以美国为例。美国军费占比GDP基本算最高的,一般也会少于4%。小布什政府打伊拉克战争时连续多年超过5%,就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一般国家比例都不会超过2%。

美国年度的三级财政收入一般约占GDP的35%,其中联邦收入大约又占其中一半。如果军费超GDP的20%,意味着联邦收入全部充作军费都不够。

此时,政府肯定是要关门的,包括白宫与国会都不要办公,大使馆全关,国际交往结束;一切公用事业支出都要停止,联邦保险全没;美债停止支付本息,发生债务违约,………

反正除了军队,其他联邦机构与事业全部喝西北风。

这样光秃秃的一支军队能运转起来吗?有什么用?


建章君


军费支出是纯消耗,没有经济收益。

钱花在建工业上,工厂会把原材料生产成为更高价值的产品,钱花在农业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是花在基建和服务业,也会优化资源流通效率,有间接的利益增益。但是军费支出呢?一颗子弹打出去就完事了,一颗炮弹、一发导弹打出去,就完事了,不产生任何收益。就是用军队出去打家劫舍直接抢别人的利益,那在总体上也是损耗,被抢的人的损耗必然要远高于你的增益。

所以,总体上,军事的最优策略就是震慑心怀不轨的邪徒,必要时能消灭不消灭就会伤害自己的威胁,在实现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军事投入还是尽可能的控制一下。就好像要健身习武,量力而行、满足需要即可,没必要为了追求天下无敌把自己的吃饭钱房钱车钱老婆本都搭进去。

虽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但是: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長風浩荡


国家的军费来自于国家财政预算,而国家的财政预算来源于税收和借债。如果是秘密把军费提高到GDP的百分之二十,那么显然不是通过正常的调整支出,而是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获得借债。一般一个正常国家的军费开支比例不超过GDP的5%,如果以增发货币的方式提高到20%,那么就意味着货币供应量激增,会带来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的迅速提高,会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会出现价格上涨。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军费支出主要用于国内,如果军费主要用于进口武器,显然这个增长量会超过该国的外汇储备,需要进行国际融资,很可能导致该国的国际支付困难,造成正常的进出口贸易陷入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