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印度人用龜兔賽跑來解釋中印間的經濟差距

中印兩國都是大國,在80年代GDP相差不多,人均也是如此,可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然而時至今日差距已經拉開了5倍之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讓許多外國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甚至費解,為此熟悉寓言的印度人做出了自己的解釋。

很多印度人認為,中國是1978年就已經實施改革開放了,而印度是在1991年開始的,中國早了13年,中國2005的GDP為2.2萬億美元,而印度2017的GDP也是2.2萬億美元,所以印度與中國的差距還是維持在13年左右,鑑於印度的前景更為廣闊,所以如果用龜兔賽跑來比喻的話,印度就是烏龜,早晚可以超過兔子。

印度人用龜兔賽跑來解釋中印間的經濟差距

這一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也包括西方的經濟學家,他們也做出了各種預測,其中的一條就是印度會笑到最後,其實我也很看好印度,印度地理條件優越,擁有眾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市場非常龐大,城市化處於起步階段,而這些優勢又吸引了眾多資本與企業投資印度,印度的前景的確廣闊。

然而擁有如此之多優勢的印度是何如被中國甩開五倍的差距的呢?又如何彌補這種差距呢?要知道中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工業體系,上到天宮,下到生活用品,都可以生產,而印度的工業體系到底處於何種程度,似乎從它的進口產品當中就可以看出端倪,2017年從中國進口商品中56%是機電產品,14.5%是化工產品,其他大多都是輕工業產品,對於這些小商品印度都無法自給自足,怎麼複製中國的成功,說好的“印度製造”又在那裡?

印度人用龜兔賽跑來解釋中印間的經濟差距

就GDP增速來講,去年印度與中國持平,今年預計會超過中國,在未來的幾年也應該略微超過,理論上來講是可以超過中國的,但這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時間問題,如果兩國之間的GDP增速差距沒有被拉開,那想超過中國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不但如此,印度是否能保持這種高增長還是個未知數,依稀我還記得2016年的廢鈔運動,直接拉低了下一年GDP,事實上這樣的事在印度並不止一件。

也有人會提到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擴大,GDP增速會適當放緩,而印度正處於人口紅利期,此消彼長,將會很快地縮小差距,也許如此,然而印度自身問題也不少,比如孟買的房價現在不比中國一線城市低多少,均價9000美元以上,汙染也極為嚴重,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當中,而當今印度的GDP增速只維持在7%,其實並不是很高,在十多年前,中國經濟體量與今日印度相差不多之時,GDP增速一直在10%左右徘徊,2007年則高達14.23%,是其兩倍有餘。

印度人用龜兔賽跑來解釋中印間的經濟差距

在傳統的龜兔賽跑的寓言裡,笑到最後的的確是烏龜,然而烏龜的勝利可不是因為比兔子跑得快,就奔跑能力上比兔子可差多了,烏龜取得勝利是建立在兔子睡覺的基礎上,那麼中國會停止發展等著印度追上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不僅如此,長時間的奔跑,烏龜的身體能吃得消嗎?

印度人用龜兔賽跑來解釋中印間的經濟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