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和田玉(Nephrite),俗稱真玉,軟玉的一個品種,傳統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和田玉是國內高端具有領創品牌的軟玉,新國標泛指硬度在6.0至6.5之間玉石的名稱。狹義上的講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我國把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也稱為軟玉、透閃石、透閃石加軟玉、透閃石加和田玉。 狹義上講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化學成分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化學式為Ca:Mgs(OH)z(Si4011)2。硬度為6~6.5,密度為2.95—3.17。和田玉和湖北綠松石、河南南陽玉、遼寧岫巖玉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玉。

眾所周知,和田玉是我國的瑰寶,其文化內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和田玉在我國曆史悠久,古書曾提到“玉德“之說。雖然說法多樣,但是大概內涵不變。東漢的“五德說”做了很好的詮釋。

和田玉在我國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部分主體內容,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和田玉用來比喻君子的美好品德是眾所周知的事,其實從古至今,和田玉還常常當作情人間表示愛慕的信物。《詩經·衛風·木瓜》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當中也有寫道:“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其中瓊、琚、雜佩都是與的配件,在情人當中作為信物贈送。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欽詩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寫作"佩"。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周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則綪結佩。而爵鞸。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織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禮法。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名稱】交龍和田玉佩

【年代】 西夏

【規格】 重:41.1g 長:9.2cm

此玉佩為西夏文化,雙龍配,為結婚使用,存世量稀少,實屬珍稀難得之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及投資價值。此藏品是到代真品、非常稀少珍貴,為頂級罕見玉佩,玉佩的包漿自然厚重,手感自然濃厚;紋理更美麗動人.傳世與發現量較為稀少。加上其精美傳世經典的來源有著很高的收藏市場價格 。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和田玉被國人稱為國玉及國產名玉。也被稱為古代四大名玉之首。也被稱為宮廷玉,也有被稱為寧為玉碎不可瓦全的說法。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名稱】和田玉龍鈕印

【年代】 元代

【規格】 重:79.2g 高:4.5cm

此為和田玉龍鈕印,寶交龍鈕中的雙龍身形瘦勁,平滑無鱗,背部龍鍺參差,挺胸,頭微昂,平視前方,神態威猛張揚,雙龍身體盤繞之狀甚明顯。雕琢精細,拋光一絲不苟,平滑如鏡。玉美,溫潤而澤,色澤典雅。

古代的簪和釵除了金屬和荊枝製作之外,還有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銀、銅等各種材質製造。髮夾出現後,簪和釵就漸漸少人使用,除了傳統的材質外,還有全枝用塑膠製造的簪釵或以塑膠為裝飾的簪釵,另外鑲上水晶或其他半寶石的簪釵亦很流行。

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講究"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皇帝的妻妾當然是以皇帝為綱,要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壽多子孫",以使皇家血脈旺盛,帝王基業萬古千秋地傳承到永遠,這隻頭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名稱】和田玉龍首簪子

【年代】 宋代

【規格】 重:40.8g 長:18.1cm

此龍首簪子為和田玉,質地非常細膩,是古人所謂的“縝密而慄”,為其他玉石所不及。玉質溫潤如玉,溫潤滋澤,即具有油脂(脂肪)光澤,給人以滋潤柔和之感,是古人所謂的“溫潤而澤”, 透明度,即是“水頭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顯得水靈,有生氣。雜質極少,有的達到無瑕的程度,而且裡外一致,是古人所謂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角愚理自外,可以知中”。

從殷商時期開始,和田玉就進入了中原。和田玉從新疆經過甘肅、陝西或山西才能運抵河南,路途漫長,彌足珍貴。傳說在29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駿大輦,出玉門登崑崙,受到西王母的熱烈歡迎,曾載玉萬隻而歸。傳說歸傳說,和田玉的確是在周朝成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論祭祀、禮儀,還是朝見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規定,國家生活重禮崇樂的玉文化傳統基本定型。漢朝張騫通西域後,和田玉大量進入中原,成為中國玉文化的主導材料,成為一種價值的象徵。

在古代,玉象徵倫理道德觀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於玉”的用玉觀。東漢關於“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說法,就是將玉石的五種物理性質比喻為人的五種品德:“仁、義、智、勇、潔”。古玉器的禮儀功能一直佔中國古玉器的主流,“六器”是封建社會禮儀用玉的主幹,即用六種不同形制的玉器作為祭祀、朝拜、交聘、軍旅的禮儀活動的玉器,這就是《周禮·大宗伯》所說的“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玉曆來是尊貴、堅貞、美好的象徵,人們把玉看作是日月精華天地靈氣的結晶,賦予了特殊的美好理念。在古代,玉器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用來比喻人的品質,“君子如玉”、“君子比德於玉”的道德觀念,把玉比附為人的品行,成為君子處世的行為規範。玉還被認為具有辟邪、治病、祈福的功效,玉丹食之可延年益壽,玉衣穿之可保軀體不朽……由此,玉也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而在所有玉中,和田玉最為尊貴,也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睞。

玉器拍賣屢創天價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清乾隆 白玉盤龍十二章圭璧

成交價:RMB 15,525,000

拍賣日期:2013-12-04

高古玉成為拍市長青樹

人們一般將漢代以前的玉稱為高古玉。高古玉是中國玉文化的源頭,年代可靠的高古玉只要一露拍場,動輒都在百萬元以上,也是有實力藏家的首選。高古玉屬稀缺資源,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和文物價值。2004年,在紐約蘇富比“中國陶瓷工藝品”專場拍賣中,一件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的玉刀,以23.2萬美元成交。同年,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龍山文化玉璇璣以16.5萬元成交,一件西周跪人玉璜以132萬元成交。在翰海同年的秋拍中,一件戰國時期的雙龍玉璜以209萬元成交。高古玉器可謂是玉器市場的長青樹,它以其豐厚的文化含量,極高的藝術品位笑傲玉器拍場,不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幻,一直是藏家追逐的對象。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漢代 白玉宜子孫出廓璧

成交價RMB6,496,000

和田玉鬧藏市之千年古墓

青玉馬車 (壹套)

成交價 RMB11,088,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