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人才争夺战与“招商引资”

今年第一季工,佛山市出台了“人才新政23条”,政府加大力度吸引人才。近段时间,北京、天津、深圳、南京、长沙等地相继出台了各式各样人才新政,人才争夺战成为焦点。过去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招商引资”活动。本文从人才争夺战与“招商引资”对比视角,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人才争夺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过去,GDP增速是中国经济的最核心的政策目标,一切围绕GDP转。现在,发展理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强调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之中,必然伴随着科研要求的提升,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最近中兴事铁件,大家对自主研发芯片关注度极高,进而拓展到对国内各种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的大讨论。实现这些核心技术以及其它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等方面都离不开高层次人才。

人才争夺战与过往的招商引资

观察各地人才新政,主要是从安家费、人才商品房、科研经费等经济手段入手,吸引人才。从短期来看,这些政策能起到虹吸人才的作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目标下,地方以GDP为纲,招商引资成为重要的一环,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而采用“低成本或者零成本用地”等优惠措施。现在转变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增长成为要求,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也便自然而然,人才争夺战也便可以理解。下面,就招商引资与各种类型的人才新政两个方面,作一些对比分析。

转移成本不同。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背后有一个隐含的条件:企业一旦投入到本地区,其“转移成本”会比较高,即企业一旦决定到一个地方,它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若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而人才流动时,除了主要考虑配偶就业或者小孩读书需要相对熟悉的环境之外、以及自己的工作环境熟悉情况等之外,流动起来“包袱”较小,对人才来讲“转移成本”较低。因此,人才新政对于人才的约束程度,远不及招商引资中固定资产投入对企业的约束程度。

意图类似。地方政府吸引企业的招商引资,很多地方希望引入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来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类似于“产业城”,发挥产业链的整体协同作用,最大效益地发挥招商引资作用。人才新政,对于领军人物的吸引,也隐含着由他们带领一个队伍,实现本领域在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或者突破式发展的意图。

评价机制不同。招商引资中所引入的是企业。越是竞争充分的市场,企业的竞争力越是受到市场的检验,引入企业的时候其评价指标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真实性可靠性比较高。人才引进则会面临着不一样的困难。从很多地方的人才新政来看,很多是以人才的学历、资历来作评价。实际上,由于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以及国际上通行的同行互评在国内较难执行等原因,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能力,研究人员混资历的也并不是什么稀有的事。以此作为人才引进的标准,容易降低人才的“含金量”。

总而言之,招商引资的评价比较容易进行,市场的充分竞争使得招商引资中“招什么商”比较不容易产生“寻租”行为,意思是不大容易能招“好商”的时候,却故意招一些“烂商”进来。人才引进的时候,由于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入人才的操盘者,为了方便操作,更多地采用唯资历、学历论来执行,从而使得出现“所招非才”情况的发生。

总结

经济学上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踮着脚尖看电影”,意思是一群人站着看电影,如果前面的人踮起脚尖了,后面的人也必须跟着踮脚尖。一旦一些城市使用了这些人才优惠政策之后,其他城市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可能都会需要适当跟进,特别是产业同质化的城市。过去,招商引资的确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人才新政,能产生多大的效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人才新政,只能起到短期的作用,更长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发挥自身作用的,还要看地方的产业状况、居住环境等。如果说人才新政是解决了足球队员的“转会费”问题,那么足球队的自身的状况、内部文化,才是留住明星队员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