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胡抗美劉洪彪張學群王厚祥4人他們能否代表當代草書的比較高的水平?

書法汽車與周村燒餅


胡抗美,張學群,王厚祥,劉洪彪四人,都是當代草書巨擘,傳統功力深厚,書風又有時代氣息,各具特色,卻多有詬病,褒貶不一,現分述如下。


胡抗美草書書法濃墨重彩墨,墨韻清香,時有飛白,濃筆厚重,輕筆靈動,狂亂中不失和諧,信手之間深暗法理,筆法章法互融互通,整幅渾然一體,不失為當代草書之領軍人物。


張學群草書枯墨運用較多,滿紙飛白,墨色對比強烈,有視覺衝擊感。氣勢連綿,如長江之水波濤洶湧,滾滾而來,氣韻銜接得好,用筆流暢,使轉自然通透,以筆力勝之,不失狂草之狂。

王厚祥草書結字奇險,章法跌宕起伏,險中寓平,書法線條凝練結實,力道雄渾,厚重,有些筆法明顯有張旭古詩四貼的痕跡,入古最深。

劉洪彪草書霸氣十足,不拘小節,用筆痛快淋漓,與張學群一樣擅長枯筆,枯而不燥,有質感。章法佈局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張馳有度,蔬可跑馬,密不透風,劉草最具時代氣息。

四人不分高下,俱在伯仲之間,個人而言,更喜胡抗美草書,張學群也不錯。一家之言,不恰之處,敬請見諒。

本人也是書法愛好者,下附臨寫,請斧正,謝謝!


快意詩畫


我覺得他們可以代表當代草書比較高的水平。在書法圈內或專家的眼裡,他們是當代草書的佼佼者,其經歷、學養、書法水平基本上是公認的。當然在一部分可以說大部分人的人的眼裡未必是這樣,特別是在網上,對這幾個人的作品幾乎是罵聲一片。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我想不必在這裡多說了,主要還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高書不入俗眼吧。我不是說他們的書法水平就是最高,就能代表我們的時代。因為能否史上留名需要回望歷史,然後才能確定。我只覺得應該認真地看一下他們的學書過程,搞清楚他們今天的成績名聲是怎麼來的,然後再平心靜氣客觀地品評他們的作品。


大多數人說他們的作品是醜書,是不會寫楷書,所以胡塗亂畫,是瞎寫。其實書法作品與寫字是兩回事,一幅好的草書作品,不是看他的字寫的規不規矩好不好看,關鍵是看它是不是既在法度之內,而又有生命感,節奏感。我覺得四人的狂草書法都充滿感情,奔放靈動,有比較好的表現力。他們的作品在基本符合傳統草法章法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個性發揮而各具特色,並開始形成自己的較為獨特藝術風格。在當今書壇,特別是在草書裡,他們無疑是拔尖的。


中國的藝術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塑等等,都含有線的味道,但比較起來,書法更簡單,更虛靈,更接近與宇宙本體意味,書法的線之流動,猶如天地間氣之流行。寫字你需要認識,需要辨識辨別,但書法作品,特別是狂草書法,你只需要去感覺,不必要認識其中的字,重要的是感受它的藝術魅力,在情緒上與它形成共振。你感覺到了“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嗎,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嗎?這些對狂草書法的比喻都與辨識和思考無關,甚至同美與醜亦無關係,而是與感受有關,與能否引起情緒上的波動有關。


我希望更多人能提高審美水平,給書法領域一個更為寬鬆的環境,讓更多的書法家能與時俱進,創造出更好的書法作品來。


高培書畫琴


能夠代表啊!我有一本《墨舞神飛》的作品集,從上面看他們的作品,雖然風格各異,但草書水平既有傳統的東西也有現代的元素,胡抗美、劉洪彪、張學群、王厚祥四人他們的水平完全可以代表當代草書的比較高的水平的。不過恐怕還有申萬勝、張旭光、徐利明、陳海良、丁申陽等人。

原本對胡抗美不瞭解,後來在一本《中國書法》雜誌上看到胡抗美的一篇草書作品,才知道他的草書傳統功底深厚,而且具有現代草書的意識。

而對劉洪彪的草書,更是印象深刻,大氣、空間處理恰到好處,筆墨功底深,草法嚴謹,無狂怪俗氣。

現代草書和古代草書不同,雖然都是脫離不了繼承傳統草書的技法、線條、形質的基本元素,但現代書法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融入了現代藝術的藝術,這些元素有筆墨方面的,也我國傳統繪畫計白當黑、墨色變化、經營佈置甚至大量的意象甚至具象的元素,有我們傳統的融會貫通,也東西方文化思潮,以及觀念主義、意識流等方面的現代元素。還有塊面和色塊的處理元素。但他們的作品都是紮實建立在我們的傳統草書基礎上的現代草書,而絕不是毫無傳承和文化思想的胡塗亂抹。





劉洪彪作品釋文

東逾遼水北滹沱,星象風雲喜共和。紫氣關臨天地闊,黃金臺貯俊賢多。杜甫絕句。丁酉初秋,劉洪彪。





胡抗美作品釋文 雪落襯爐鳴,花高照夜明, 聲聲天地動,疑是點天兵。 三覺翁老胡並書。



王厚祥作品釋文

滌盪千古愁,留連百壺飲。良宵宜清淡,皓月未能寢。醉來臥空山,天地即衾枕。厚祥草草。


張旭光 作品釋文 山路縱橫到遠顛,偶然回首渺人煙。平沙千里隨風走,一片紅巖欲倚天。烏蘭布統《草原》一首。丁酉,旭光。



徐利明作品釋文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之末段,此即觀堂所謂治學之第三境界,即開悟之境也。丁酉夏月,讀書有所得,因以記之。徐利明於南京。


翰墨書道


對史上的草聖今人無法超越也不必多說。問題是我們也不能一點看不到今人的努力和成就。有人將沈鵬和此四人一概打為醜書就對麼?此評比較客觀。當今寫字的人幾千萬,就出不了幾個拔尖的?一味厚古薄今,妄自非薄,這種理念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愚翁31089805


個人覺得他們寫的都不錯,但是能不能“代表”應該說不能,本人既不是中書協會員,也不是噴子憤青,之所以眼下有一幫人整天嘰嘰歪歪把自己的觀點當成大眾的主流意見,和他們坐井觀天不懂裝懂有直接關係,有得人連評判標準都不知道卻總用“美”與“醜”來區分書法藝術的水平,如果你問他什麼是“美”和醜,他肯定說“他們寫不了楷書”甚至把書法藝術的韻律感說成是“歪歪斜斜”等等,個人覺得書協不必要整天去討論誰寫的好與不好,應該多做普及書法知識的事,讓大家有“共識”而不是“亂噴亂卷”,水不澄不清,理不辯不明,儘快結束書壇亂象,還大眾一個清明,不要被少數人的惡意炒作迷住眼睛。


手機用戶60240256036


胡抗美張學群王厚祥劉洪彪四人能否代表當代草書的比較高的水平?

小編的提問語句,首先是一個邏輯病句!即然用了“代表”兩個字,那就應毫無遮掩說:“代表當代草書的最高水平?”然後我等吃瓜群眾才有興趣去圍觀一下,評頭論足一番。

現在,小編告訴我等吃瓜群眾:胡抗美張學群王厚祥劉洪彪四人能否代表當代草書的“比較高的水平”?我等吃瓜群眾只好請教小編,“比較高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是否高過珠峰?假如小編答不出個所以然來,豈不是與“永遠”有多遠?構成同一類笑話。

本文在此假設,小編問的是:胡抗美張學群王厚祥劉洪彪四人能否代表當代草書“最高”的水平?

餘以為,放眼體制內,誰敢?誰有能力敢挑戰這四位的地位?看來是無人發聲了?!

但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中華民族復興己揭開大幕,若小編認為:胡抗美張學群王厚祥劉洪彪四人能代表當代草書“最高”的水平!請小編有機會當面向他們求證一下,我想他們未必有底氣把這事認了?!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現在,早就不是以官本位來評定藝術水平高低的時代了!

餘私下猜測:天朝當下,草書的“最高”的水平,肯定在此四人之上!各位吃瓜群眾以為如何?


彭世軍狂草書法


胡、劉、張、王在當代的書協展覽體系內,能夠代表較高的水平,各具特色,作品跌宕起伏,線條枯潤相生,有一定的見解,唯一的缺陷是讀書少,靜氣欠缺,抓紙不深。

大草、狂草,都是放得開容易,而收的住很不難,最深的玄妙就是靜為躁君的理解。

他們作品都是在視覺效果強烈方面做足功夫,必然在躁中帶靜的內涵方面差之千里。當為後學者慎之,慎之。


太宗講藝


在官方來講,肯定能代表中國書法的一個比較高的高度。但高手在民間。有人講過,這個時代不會有懷才不遇,真的嗎?好,發個微博,發個朋友圈,他就能知名?不是的。這個時代有懷才不遇。就以他的觀點來說。能力超群,沒有別的辦法出名。發個朋友圈,他的朋友能夠看到。但幾人能欣賞高水準的東西?即使能欣賞,他會給別人介紹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會去介紹。幹嘛和自己過不去?把一個才子介紹給自己的朋友,那就是自己去證明別人有自己沒有的能力,才華。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即使介紹了又如何?任何人不取得官方地位,他的東西可以說無價值。但僅依靠朋友圈,微博,寫書法的能入書協?寫作的能入作協?唱歌的能簽約公司?即使想投稿給報社。沒點關係,你的東西再好,也難登報。所以,邵巖因為他的地位,表演那個亂七八糟,他的字反而知名了,價格上升了。別人批判沒用。但,民間的書法家,再怎麼表演,字再怎麼好,也難登堂入室。所以,如果這些書法家能代表書法的高度又如何?


唐聖寶


他們四人確實代表了當代草書比較高的水平,特別是劉洪彪先生草書,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既有書寫的藝術又有理論研究,如劉洪彪先生還從自己 的經驗中提煉出書法創作的“十個不等式”,把他昇華至哲學的高度:一是書寫不等於書藝;二是守法不等於守舊;三是嚴謹不等於拘謹;四是流利不等於流滑;五是輕鬆不等於輕率;六是粗獷不等於粗野;七是生拙不等於笨拙;八是放膽不等於放蕩;九是均衡不等於均勻;十是簡約不等於簡單。他還提出臨帖"果子"理論:中國書法就像一顆大樹,結了好多大果子,如張旭、懷素、蘇黃米蔡等大師級人物,他們的作品好看不好學,很難化成書家自己的東西,初學者應儘量學大樹的樹根、樹枝等千以百計的好作品,才有可能長出新枝、開出鮮花,成為自己的風格!


菊香堂菊香齋主


他們能在書法界混到這樣的名聲,是不容易的。他們有一定的書法理論知識和書法實踐,同時又善於自我炒作,互相取媚,報團忽悠,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共同來博得那些沒有定力的書法愛好者的追捧,奉他們為大師,什麼泰斗,是探囊取物的事。至於他們真正的書法水平,我想,你們都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