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父母眼中最有出息的專業是什麼?

布蘭德老頭


沒有最出息的專業,只有最出息的兒子和女兒。

家裡有錢,供孩子讀書,國內國外的頂尖學校都去,如果孩子不爭氣,就算是讀了再好的專業,再好的學校也算白費了父母的一翻心意。因為,這些都不是父母所想看見的,因為他們的願望是你有出息。

如果自己能夠好好的剋制住自己,好好的學習,無論什麼專業都是有出息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專業只要你用心學,還怕沒出息?這樣的話,學習好,那父母在朋友的身邊也有面子,也好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有出息的。

因此,沒有出息的專業,只有出息的孩子。專業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專業變得有出息,得學習的人變得有出息才行


推浪人


就好比我爸。現在的我雖然嫁人了,但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子,帶著孩子到處漂泊。每次回孃家我爸總會嘮叨我幾句“當初叫你讀書你不讀,現在知道了社會上生存壓力大吧”?因為我爸爸自己是醫生,在家裡開了個小診所,所以從小到大都希望我去學醫,去醫院上班或者跟他一起開店都可以,也不至於每年在外面東奔西跑。其實在父母的眼裡不是說有什麼專業是最有出息的。而是父母覺得你生活安穩,有穩定的收入。孩子聽話孝順,一家人和和睦睦,可能這才是父母眼中的出息吧。


陳小妹


父母眼裡最有出息的專業,就是以後能賺到錢,能養活自己,最好是不累,白領之類的,用四個字形容,就是穩中求進。

下面以我個人的真實案例闡述我的觀點,我的父母是做點小生意,文化程度只有小學,對他們來說,最有出息的專業無不包含,能賺到錢,自己喜歡的事,白領坐辦公室,能養家餬口,最好是門技術,學好能當飯吃的。

我爸是做廚師的,從12歲開始學廚藝,家裡我媽又搭理乾貨店,這才讓生意有了方向,收入才慢慢的好起來,家裡買了三套房,在他們眼裡,在幫我選專業的時候,你喜歡的專業,他們不一定選,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問別人,花錢讓你學技術,熱門的專業,不管能不能學好,最起碼在他們眼裡,要想有出息,第一步,要學熱門專業,有個前提才能好賺錢。

其次,就是你以後工作的工資說話,你工資高,過的比別人好就是出息,就是本事,不談吃苦不吃苦,當然要是白領就更不錯了。

這是我父母的想法,也許是大多數父母的想法,太現實,注重金錢,不注重興趣愛好。


TopSeries最系列


父母眼中最有出息的專業是什麼?我覺得得看是什麼年代的父母?

一、五六十年代的父母普遍認為以後能取得穩定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專業。😂😂😂

這個穩定的工作,是指能在政府部門工作的職業。所以在他們的眼中普遍認為師範專業、臨床醫學、會計等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專業。

最近這幾年金融這個專業他們認為也挺好的,像我們這裡本地的銀行,就是以前大家眼中的信用社現在發展的都特別好,一個普通的櫃員一年連獎金在一塊一二十萬元。這個專業父母也認為挺好的。

二、八九十年代的父母,這類父母思想比較開明,他們認為反正能掙錢的專業都是好專業😂😂😂。

那現在來看什麼專業最掙錢呢?當然就是計算機類了。比如說軟件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等。所以現在好多父母都讓自己的孩子選擇這類專業,工作在大城市,有很多的機會,年薪幾十萬。像我身邊的一個孩子,他在華為上班,一個月工資大概是三萬。當然了,還有年終獎,所以綜合在一起大概是五六十萬元,引來了他們全村人的羨慕。我們這裡是個小城市,如果五六十萬元在我們這個地方可以買一套房子了。大家開口閉口都要求自己的孩子學習他曾經學的那個專業。

三、九零後的父母,這個年代的父母特別年輕,他們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而且懂得上網查資料,幫孩子選擇專業。

那他們認為什麼是最好的專業呢,他們現在普遍認為傳媒類專業、建築設計類專業、還有就是人工智能這些專業都是他們所向往的。

其實不管什麼樣的專業都有學得好的,還有學得不好的,只要你學的精,在社會上能夠很好的立足,而且有一定的地位,能夠讓家人生活的更好,那麼無論是什麼專業都是最好的專業。👍👍👍


作文馳騁


人在山東!說下山東的情況!其他的省份咱不瞭解!希望有所借鑑!

俗話說的好:山東父母的眼裡有兩種大學生最有出息,一種是畢業就考公務員的,一種是畢業先考研,然後再考公務員的.山東父母眼裡有兩種孩子:一種是自家的熊孩子,還有一種是別人家的乖孩子。

除了公務員,山東父母還比較喜歡教師、醫生、國企、事業編單位的職業。所以在山東,高考的孩子們都壓力山大。先考大學,再考編制,山東學習就是考考考!所以山東孩子考試出名的厲害!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是因為:山東這一片廣闊的土地上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人們心目中,心心念念不忘的是三個字——正式工。我記得2011年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給我做工作,要考公務員、考教師、考國企巴拉巴拉,原因不外乎,穩定哦,旱澇保收哦,好找媳婦哦,休息時間多哦……二是因為山東典型的“省富民窮”,轉型腳步困難,雖然GDP第二,後來被超過去成了第三,但是其他地方的人提起山東,就感覺山東很窮,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山東衛視的鍋,山東衛視,中國唯一一家上星的村級頻道。當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深圳衛視比拼原創精品欄目時,我山東衛視在幹嘛?看廣告就知道了,山東衛視有三寶,複合肥、藍翔技校、不孕不育治不好。於是乎,一哥們如果收入有5000元,經過山東衛視的傳播,大家覺得山東人只500元不到了。山東普通人民是真不富裕,導致的原因就是山東嚴重的官本位思想。中國省份或多或少都有官本位思想,但山東的官本位尤其嚴重,那種“官老爺”的思想根深蒂固,放眼全國,也就東三省的官本位思想可以與之較量。話又說回來,東北很多人就是山東人闖關東過去的好吧?這樣以來,在山東人的眼中,只有“正式工”才是好工作,其他都是亂七八糟非正式的工作,哪怕你在北上廣深收入三四萬,在老家人心裡,隔壁老王的兒子在當地是個收入三四千的小科員比你有出息多了,那叫一個正式工。

所以,在父母眼裡最有出息的專業,他們不太care,只要能上牌子硬的大學就okay,然後一畢業考公務員、考教師、考醫生、考國企、考銀行……


一線小學數學教師秦川


這個應該沒有固定的吧,不過我覺得多數父母應該是這樣考慮的。

男孩子:醫學類專業,能找到好工作,還有繼續深造機會。經濟管理類,名字高大上,好像很多行業都能找到工作,工作穩定。計算機專業,貌似很高科技的樣子,感覺哪裡都用得著。

女孩子:師範類,絕對是首選,居家過日子的好行業。財會類,女兒學會了成家後可以管著女婿。翻譯類,開口的時候全場都靜下來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父母眼中的專業很豐滿,孩子們現實的專業是很骨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吧。





根土學林


每個時期,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專業都在變化。但很多卻是固定的。從我知道選專業到現在也有20年了,來說說這些年我的感受吧。

1、企事業單位類需要的:將來能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專業,比如財會,稅務,金融,評估,精算,醫疔系統,航空系統,空乘,人力資源,圖書管理,園林設計,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等聽過的沒聽過的。意向單位包括機場,稅務,檢察院,法院等。

2、名企導向:編碼,語言,人工智能,工程設計,精算,預算,造價等。以畢業進企業為目標

3、行業證書導向:精算,會計,工程師,建造師以豐

4、技能類: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持殊教育,護士,儀器儀表等

專業更新迭代,就業變化不止。父母永遠在學習的路上。



吳大娘愛念叨


現在父母基本都是70後,如果上了大學或者中專基本上都趕上了畢業分配的末班車,剩下的自主擇業基本上對包分配也印象深刻,他們對於專業沒太大印象,對專業的好壞停留在90年代,比如師範類專業、醫學類專業的同學基本放到現在都是事業有成收入不菲的,因此這些專業在父母眼裡都是特別好的專業。當然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裡能夠出將入相的專業肯定是最有出息的比起經管類專業、法律類專業。總之父母眼裡的最好專業往往是他們同齡人中混的最好的當年所讀的專業。



武漢情智化學老師


大學填志願時,往往是父母代勞選擇專業,畢業後,很多孩子不喜歡所學專業,就責怪父母。那這個鍋該父母背麼?

父母選專業出發點很簡單:為了孩子好!

這就不奇怪,為什麼父母們專業選擇邏輯是這樣的了:

學醫好,工作穩定,越老越吃香

當老師好,好找工作,工作輕鬆

學計算機好,賺得多

學財務好,就業容易,哪個公司都要財務

看出問題出在哪裡了嗎?

學醫好,但孩子沒有學醫難、學醫久、醫生辛苦、年輕時收入不高的心理預期

當老師好,但孩子沒有學生難管、公立學校收入低、私立學校壓力大責任大的心理預期

學計算機好,但孩子沒有學編程難,當程序員加班多壓力大謝頂快的心理預期

學財務好,但孩子沒有考證難,從業人數多就業壓力大的心理預期

明白了吧!父母只傳遞了好的一面給孩子,故意或無意地隱藏了不好的一面。

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正確客觀的分析各行各業的利弊,同時兼顧子女特點、興趣和家裡的助力。這樣父母眼裡最好的專業也就會變成孩子未來最好的專業!


顧巖海聊高考志願


分為兩種情況:

1.一般的傳統型的父母;

傳統型的父母數量依舊在中國佔絕大多數,因為現在中國還有相當大部分父母過過一些苦日子,經歷過下崗職工的大潮。所以,在他們眼中好的專業等於:工作穩定,好找工作,腦力勞動,工作相對輕鬆。至於經濟收入,傳統型父母真沒太多要求。能夠養活家庭,可以買房買車,最終能實現自力更生就行。

這樣的專業有:

醫學專業,什麼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藥學……父母不管,只要是醫學就好。

師範專業,科目不論,只要不是豆芽學科的,父母一般還是滿意的。

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父母總覺得這些專業出來可以考公務員,所以很多人覺得也還行。

由於傳統型父母本身的觀念和生活經歷,覺得公務員、教師、醫生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不容易失業,而且對其他專業又不甚瞭解,所以一般認為這些專業還是很有出息的。他們過過苦日子,也經歷過下崗職工的大潮,所以對新時代的“鐵飯碗”尤其敏感。

網上有段子說:在父母眼中,除了公務員、教師、醫生是上班,其他都是打工!很好的詮釋了傳統父母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2.新時代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今後肯定會越來越多,他們視野開闊,十分了解社會生活。因為家庭已經有了比較穩固的經濟基礎,他們不會一味地追求穩定,而是非常願意自己的孩子去社會打拼,成為社會主角。支持子女報考以下專業:

金融財會專業,這個既可以當公司會計,也可以在銀行、證券、保險公司上班。

國際貿易專業,這個就業範圍就廣了,比如去世界五百強。

計算機專業,計算機行業是現在的高收入行業。

通信工程專業,5G、6G的發展迅猛,前途光明。

各類小語種專業,學這些專業需要很多錢,很多還需要出國交流。

……

當然,更多的父母會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選擇專業,實在不行就回家繼承祖業O(∩_∩)O哈哈~!

舉例:王健林兒子王思聰的專業是倫敦大學的哲學專業。

總之,新時代的父母眼中,沒有最有出息的專業。他們只會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能夠無拘無束地飛得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