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b站“兄贵”现象?

时蜂lelm9585


其实兄贵这个概念是日本那边直接拿过来用的,要追溯历史起码能往前推个二十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就推出过一款超兄贵的游戏,游戏类型就是横版的打飞机,不过中间出现的形象都被换成了兄贵,之后这个兄贵游戏甚至还做成了一个系列,也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恶趣味作品了。想知道究竟是啥游戏,可以搜搜敖厂长的视频,另外这一系列游戏在东京相遇中还被翻出来让几位声优玩过。

受这个游戏的影响,比利海灵顿在后来也被冠以了“兄贵”的称谓,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aniki”。

兄贵在B站火是因为比利海灵顿,而比利海灵顿火是因为他在G片中经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和热衷摔跤的片段,是非常适合拿来恶搞的素材。

严格来说,并不是gay的元素让大家喜闻乐见,而是鬼畜gay的素材让大家觉得很欢乐而已。所以,让兄贵火起来的根本是后期的鬼畜,而不是一群肌肉男互lou的本身。就跟游戏系列一样,源源不断的恶趣味和恶搞,才是这个话题经久不衰的根本。

从兄贵到金坷垃到增员舞,再到后来元首,挖掘机,duang, 天德池,素材推陈出新,兄贵无非是一个经受住了历史考验的经典,其实真的有那么多人喜欢男男摔跤吗,并没有。

早在比利海灵顿离世前,他就有很长的时间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了,到世界各地走穴已经成了他的另一种工作方式。所以,兄贵现象的盛行,只是因为网友们在单一的素材中挖掘出了无限的创意和可能而已,真正的兄贵早就不在做着当年兄贵干过的事,嘴边一直兄贵不离口的人,没几个是真的基佬。他们之所以对此津津乐道,不过是因为现在玩梗的风气,以及鬼畜创作能给人带来的压力缓解和放松吧。


橙心社


我需要给大家泼个冷水:兄贵大势所趋之后,无数萌新涌入哲学的大家庭,他们什么都不懂,或者懂的很少但要装很懂的样子,这很滑稽也很搞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入圈不到半个月的小朋友对着做兄贵鬼畜几年的老up主说“你男魂过多,你是弱子。”

这是并不是件好事,虽然说哲学也是兼容并包,鼓励大家积极向上的,但是某些新人真的是来蹭热度、扩圈的,而不是想去了解哲学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尽管背后也并没有什么深层含义)

另外,反对楼上某些答案,B站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鬼畜”,关于哲学方面的“鬼畜”咱们把它叫做“音mad”。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我最喜欢的兄贵系列鬼畜UP主:“卖大碗茶的”。


ACG雒杭桑


当年快播很火,后来还不是死了,原因大家都懂得。B站兄贵这类的擦边球,虽然可以吸引流量,年轻人喜欢看,但这就是小辫子,一旦被举报就呵呵了,停站整改是最轻的。看过太多网站火的时候忘乎所以,到时候死的难看。

天天什么弱子弱子的,认为自己的世界别人都不可能懂,忧伤逆流成河啥的。其实和当年90后火星文杀马特一样,都是年轻人叛逆期的表现。你现在找个90后,让他写火星文,估计他都不好意思。

你要是觉得兄贵好,为什么不敢拉出来溜溜呢?怕丢人?呵呵。

看来我说到某些人的痛点了呵呵,反应激烈啊。


一看就有安全感


其实大多数兄贵现象只是因为:这些电影里有很多“莫名喜感”的“空耳”和动作(比如木吉鬼步),可以作为鬼畜的素材来源。鬼畜分为很多种,它作为一种受到(一些)年轻人追捧的亚文化,满足了年轻群体的猎奇心理和娱乐需求。鬼畜可以很正能量,B站上很多填词、调音甚至剧情向的大神,他们的作品可以说是很富有趣味性、鼓舞人心。而其中的兄贵成分,大部分也只是作为音源,图源。说实话,我很喜欢兄贵鬼畜,一些恰到好处的接音和扣图真的很引人发笑。但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是不会对原版的基片感兴趣的。在这里也要告诫各位喜爱兄贵鬼畜的童鞋:玩梗需适度,毕竟这种类似于擦边球的亚文化是不能过于张扬的。如果太过火,肯定是会遭到封禁的。(比如佟大为的微博下面成天刷男魂的童鞋,请自重)


Falcon1


哈哈,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兄贵就是我们所说的gay,但又跟gay有一些区别兄贵更显得轻松惬意一些,其实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对于一些新兴的社会现象还是比较难以接受,只是这种思想一代比一代弱化了而已,还有中国人比较喜欢唯美的东西,我敢说兄贵和拉拉,在中国大多数人会选择支持拉拉而不是兄贵。出现像兄贵这样的现象这样的概念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证明国人和世界的交流。兄贵来自日本,就像韩国的欧巴,香港的大佬,本来是一种尊称指的是男性长辈,哥哥之类的人。人类思想再发展,就像文言文变成火星文一样这一种时代的产物,没有人能够阻止,只有接不接受而已。


五三二三


我觉得b站的鬼畜是非常有趣的文化,兄贵是鬼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能欣赏兄贵系列的并热爱的人被称为“哲学♂家”。其他的还有“元首”“王朗诸葛亮”“梁非凡和刘醒”“波澜哥和高音哥”“金坷垃”等等鬼畜素材。

不过鬼畜的内容还是有些少儿不宜的,建议18岁以下的孩子还是少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