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偽斷舍離,掏空了現在多少中國人的生活

武漢有一個網店店主,她對斷舍離上癮,剛搬進了247㎡的新家時,每隔10天就要扔一次東西。陸續扔掉了大大小小500樣東西,最後家裡只剩下9件傢俱。她現在購物的原則就是,每買一件進來,就會捨棄掉同類的一件物品,這樣才能達到總量平衡。看到她空無一物的家,有人羨慕這種輕鬆的生活狀態;有人覺得這樣的生活不太現實。——物道精緻生活

我們曾經採訪過一位叫黃慶軍的攝影師,他把一些普通人的家當擺到自己房子前,用鏡頭拍下。除了生活必備的鍋碗瓢盆,江南古鎮人家裡有一箱古籍,民間藝人家裡堆滿表演道具……或許每個家裡都有需要整理的雜物,人生也有需要整理的負擔。怎樣的斷舍離才適合中國人?

偽斷舍離,掏空了現在多少中國人的生活

1關於物質斷:不是“不買”,而是學會挑剔不買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不難,難的是許多人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生活。過去中國匠人認為,造物最高境界便是“物以載道”。一件好的器物,能夠反過來引導我們,找到未來生活的模樣。對於“買”,應當挑剔地買,認真地用。就像挑剔終身伴侶,在其身上感受到一起生活的衝動。如柳宗悅所言,“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則惹人喜愛,人因喜愛而更頻繁使用,彼此溫暖相愛,共渡每一天。”

舍:不是一味丟棄,而是懂得物盡其用較之捨棄,中國人認為的是“物盡其用,物盡其美。”中國有一門化殘缺為美的傳統手藝,叫金繕。以天然大漆粘合缺口,再敷上貴重的黃金,把原本的那道傷痕,變成光透進生活的地方。中國人對舊物的不捨,不只是留戀回憶的溫度。不論過去或好或壞,懂得直面,才是真正的放下。即便是昨日擊傷自己的石頭,拾起來便是往後反抗生活的勇氣。

離:不是沒有物慾,而是不被物慾左右《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80後90後佔了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71%。但同時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人對物質有慾望很正常,尤其是年輕的時候,生活本來就是由“想要”構成,有了追求的執念,所以一直往前走。但以透支去追求虛榮,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種物慾只會把人困在苦悶的漩渦裡。柳宗悅曾說,“良器能純化周圍的一切,人們的心慌意亂, 也能因此而心平氣和。”

偽斷舍離,掏空了現在多少中國人的生活

2關於情感斷:摒棄無意義的社交眼下這個講人脈的時代,不少人微信裡有幾百上千個好友,總有回不完的信息。真正友誼,不需要親密無間,看起來素淡,但有著深入靈魂的交流。梁實秋和冰心留學時演話劇結識,回國之後,見面的機會並不多,平時主要靠書信字畫的往來。梁秋實生日時,冰心送過他一幅字: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算梁實秋最像一朵花。這幅字被梁實秋隨身攜帶,直到他在臺灣病逝。真正的友誼,是愛對方的思想、性格、作品,更甚於愛他這個人。

舍:死去的愛情,好聚好散人生會遇到很多人,即便曾經愛得海枯石爛,事業不同,興趣不同,分別無可奈何又無可挽回。分別不必難過,但切忘好好告別。徐克和施南生即使婚姻不再,她依然是他公司的總裁,她的名字依然會出現在他影片裡,他們依然會攜手同行,從十指緊扣變成了兩手相握……因愛生而聚,情淡而離,一起時好好愛;分開,各自安好。

離:和諧的親情,是留有距離感“中國式父母”,一句“為了你好”,就能反駁孩子們的所有反抗。從小就給孩子報興趣班,上大學時給孩子選專業;讓在北上廣打拼的孩子回家考公務員……這些愛,有時來自父母內心的焦慮,比如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於是焦急讓孩子養生;比如工作不穩定,於是讓孩子考公務員。過分管束,過分傾倒了自己的焦慮,反而讓兩代人越來越疏遠。人生終究屬於自己的,長輩訓言可以是寶貴的人生指南,最終走哪個方向、走得快或慢,應該自己決定。

偽斷舍離,掏空了現在多少中國人的生活

3關於精神斷:獨處,是一個人的清現代都市人懼怕孤獨,為了合群趕赴各種應酬,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慢慢失去自我。人始終要脫下偽裝,學會享受孤獨。獨處,是從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中出走,迴歸內心的平靜。朱熹喜歡花半天時間靜坐,獨處時心境澄澈,是妙悟世間真諦最佳狀態;歐陽修在萬籟俱寂的夜裡讀書,在書中與古人私語,在孤獨中找回最真實的自己。獨處讓人清醒,看清自身的渺小,不為浮名虛利所迷惑,不囿於得失與成敗。

舍:孤獨治癒庸俗許多人很在乎別人的眼光,擔心自己下次能不能得到更好……太想獲得外界意義上的認同,反而聽不見自己內心。這樣的心,自然變得庸俗。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孤獨,或許才是治癒庸俗的良藥。蔣勳年輕時,曾揹著包,帶著兩件襯衫,一個人去旅行。他看見流浪的人是如何生活,看過家徒四壁的人,卻能一開心就脫了衣服在水裡唱歌跳舞。也只有一個人行進,才能不斷地與自己對話。唯有見過各種生活,方知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離:人活到極致,是素與簡盲忙是現代人最大的通病,想要的很多,但沒有一樣是正在想追求的。其實歷盡世間喧鬧浮華,便明白平凡生活的可貴;嚐遍天下美食,便知曉清淡的歡愉才是人間至味。宋朝詩人林和靖舍名舍利,草廬為居,屋前種梅樹,賣梅子維持簡單生活。他時常往來煙水之間,看白鶴起舞,隨口吟詩,將一生過得詩情畫意。越高貴的人,越樸素: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中現,人情淡始長。

捨棄,為了把精力留著追求心中摯愛。斷舍離,不過是叫我們在擁有和捨棄的一次次選擇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跟風或者強迫自己斷舍離,何嘗不是一種執著?斷舍離也好,其他生活方式也好,不過是讓我們活得舒心,那又何必在乎扔與不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