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世界主要国家目前对克里米亚的态度,是否意味着默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

I'm King


说真的,在这颗蓝星上,有哪个国家会抱着“国际主义”精神,对乌克兰“打抱不平”,漂亮的外交辞令后面,只不过是自家的国家利益罢了。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行为是和自己的实力相匹配的,美国可以横着走,因为很多人有求于他,俄罗斯也横着走,因为很多人都怕它。

对于克里米亚,说白了俄罗斯对这块地倒也没真的要怎么样,只要在这里的军事基地没问题、黑海的控制没问题、乌克兰的政府不明显反俄,普京没必要下手。

乌克兰也悲催,1990年代独立以来,一直没有出现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好好打理这个国家,这样,乌克兰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或者说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就玩不好“平衡战略”,大多数时候是亲西方的政客,一股脑地倒向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亲俄的政客,一股脑地倒向俄罗斯。

眼瞅着乌克兰一门心思要入北约和欧盟,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在适时的时候,普京以雷霆之势,干净利索地“夺”走了克里米亚。

之所以用“夺”,因为从国际法角度,克里米亚的主权确实公认的还是属于乌克兰,大国们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而普京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向各大国要表态,反正仁者见仁吧,得了好处就不要卖乖了,低调一些。

如今的乌克兰,一副乱糟糟的,老样子,上台了一个演员总统,将来的局势真心不乐观。

自从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到现在,5年了,一切还是老样子,西方的制裁还在继续,只不过俄罗斯倒也无所谓了,西方不亮东方亮,道路千万条,另走一条路便是。

这几年,俄罗斯活的越发精神了,在叙利亚战场上收获满满,俄制武器满世界大卖,石油价格也还算过得去,俄罗斯守着这么大的地盘,也就1亿多人,能活的挺好的,没什么有求于西方。

欧盟20多个国家,心本身就不齐,即使在欧盟对俄罗斯制裁最严厉的时候,欧盟内部照样有若干国家的政客发表亲俄言论,去年普京还跑去奥地利参加了奥地利外长的婚礼,普京的舞跳的也不错,可把一些欧盟大佬气坏了,但也无可奈何,这内部心不齐啊。

确实,几个欧盟大佬关心国际事务,“关心”乌克兰的“委屈”,可一棒子中东欧的小国可不管,他们是小国,有的需要俄罗斯的能源,有的需要俄罗斯的市场,挣钱、吃饭才是现实的话题。

而德国的默克尔,这几年,私下里和普京也是眉目传情,有次普京还当众给这位“欧洲女皇”献花,把默克尔弄的怪不好意思的。

讲一千道一万,克里米亚归属这个现实话题,大多数国家并不关心,欧盟的制裁也是硬抗到现在,只不过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

上个月,乌克兰新任总统泽伦斯基访问德国,和默克尔会晤的时候,希望德国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结果直接被默克尔拒绝。

默克尔的态度其实很能表现目前欧盟大多数国家的心态:烦了倦了,不想搭理这破事,默认现实吧。

国际社会,目前也就英美两个国家还经常揪着克里米亚问题不放,然后再“引导”乌克兰政府搞点事情,也就如此。

实力,决定了你在国际社会上的论资排辈,乌克兰的声音,很多国家听不到,也有很多国家不在意听,或者假装没听到。


云中史记


仅从题目来看,就无法排除世界主要国家对克里米亚既成事实的默认。目前来看,很少有国家对克里米亚的归宿发表什么看法。是新鲜劲过去了,还是国际社会对这件事疲乏了?其实这件事的实质根本无需西方社会这么大动干戈。原在在于:第一克里米亚是原苏联的,俄罗斯是前苏联的继承者。第二克里米亚岛上的居民多是俄罗斯族人,连特朗普都承认这一点。第三,克里米亚回归了一个强大的,西方惹不起的国家。国际政治是现实的。西方的政客虽不滿,但他们知道改变不了既成事实。默认是最好的方式。


克里米亚问题与一般的问题不同,它赠送乌克兰时是友谊的礼物,它回归俄罗斯时是友好不再的结果。问题的起因在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即便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是承以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的。俄罗斯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兄弟的情份,战友的情谊,邻居的关系。但乌克兰的反俄势力连续几次颠覆了俄罗斯的想象,彻底地背弃了俄罗斯,成为了西方国家反俄的马前卒,在这种由友变敌的情况下,难道还讲什么友谊吗?所以,既然有不仁,就别怪有不义,俄罗斯出手没什么问题。
倒是西方国家在这件事上态度非常暖昧。开始不惜余力颠覆一个国家,一但遇到难题就退避三舍,全忘记了对乌克兰的承诺,什么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乌克兰都没达到。西方国家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乌克兰,而只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破坏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所以,在通过制裁俄罗斯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西方主要国家对克里米亚的关注越来越淡薄。美国可以为科威特攻打伊拉克,但不会为乌克兰与俄罗斯兵戎相见。原因可能并非不为,而是不能。所能做的就是淡漠直到默认。


天太2


无论国际社会如何看待,克里米亚入俄注定了,再难回归乌克兰了。


许多人同情乌克兰,认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强盗行为,有人甚至寄希望于西方社会,挟洋自重,希望借国际社会制裁,迫使俄罗斯吐出克里米亚。

我们倾听的乌克兰呼声太多了。可是又有谁倾听过克里米亚当地老百姓的意见?自2014年克里米亚入俄至今,五年间我没听到克里米亚当地人的意见。

是回归乌克兰,留在俄罗斯,还是选择独立?我没听到不同意见。

我们注意到了,在克里米亚选择回归俄罗斯五年后,一座新的刻赤海峡大桥落成,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内地连成一片,克里米亚人生活需要的日用品,粮食,能源等可以迅速从俄罗斯内地补充。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其它各项建设也在进行中。

由此可见,俄罗斯政府也在为克里米亚人办实事。相比之下,乌克兰政府又给乌克兰民众做了些什么?除了战乱,毁坏家园,就是文化上的去俄化,扇动仇恨。致使乌克兰人越来越走向极端。但他们的实际生活却没有半点改善!

有人说,让克里米亚人回归乌克兰。这是你的一厢情愿。你不会去问问克里米亚人,他们愿意回归吗?他们愿意脱离相对稳定,富足的生活,回到哪个极端动荡的乌克兰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年克里米亚人选择公投,集体回归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样做呢?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2014年发生在乌克兰基辅的那场颜色革命。随着亚努科维奇的出逃,亲西方的波罗申科上台,随后就是去俄化。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人受到民族迫害,其中乌克兰政府颁布的禁俄令尤其使他们感到愤怒。为了保持自己的母语,他们选择了独立,这就是克里米亚人入俄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乌克兰政府既想要克里米亚人回归,但却又不拿出诚意来。你想想,乌克兰境内的仇俄情绪这么强烈,民族迫害这样厉害,如果一旦克里米亚人选择回归乌克兰,他们不是又面临极其仇恨俄罗斯的乌克兰族人敌视,他们会有好果子吃吗?由此可见,即使俄罗斯政府选择放弃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人也不会回归乌克兰了!

更何况,美国政府正在乌克兰境内建军事基地,一旦俄罗斯宣布放弃克里米亚,美军立即行动抢占克里米亚,建立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基地,这不是明白的事吗?俄罗斯会傻到这种地步吗?


阳城导航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国家元首赫鲁晓夫为庆祝乌克兰并入苏联三十周年之际,欣然将俄罗斯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克里米亚半岛划给乌克兰,这里曾是前苏联黑海舰队所在地之一,苏联解体后,该基地就由俄罗斯接管,其周围领地领海以向基辅租赁的形式得以继续运作。

时间跨入2014年,西方国家开始进行颜色革命,乌克兰深受影响,在美国的怂恿下,乌方突然提出增加租金额度的要求,这使毫无防备的北极熊勃然大怒,决定推动塞瓦斯托波尔公投来决定地区归属,结果近97% 的人口对加入俄罗斯持赞成票,于是莫斯科顺应民意,敞开胸怀将其笑纳,并在短短7天时间内,将“交接”手续办妥,这令西方国家措手不及,目瞪口呆。

早在公投期间,乌克兰就表示强烈反对,至今拒绝承认克里米亚半岛为俄罗斯领土。世界主要国家,包括美英法德等不仅与乌克兰立场保持一致,还对俄罗斯进行了愤怒谴责,并施以严厉制裁。但是,有着狂人之称的普京大帝不仅笑傲江湖,还把巧取豪夺过来的塞瓦斯托波尔经营得风生水起,恁是让对手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2016年7月,美国总统选举如火如荼,特朗普在竞选前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当选美国总统,将考虑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及解除对莫斯科制裁。”此言一出,轰动全球。

如今,克里米亚事件早已成为历史,除了乌克兰耿耿于怀、俄罗斯沾沾自喜外,地球上其他国家恐怕早就将此事淡忘而抛之于脑后。

● 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最善于“两手抓”,在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之初,抓住莫斯科窃取乌克兰领土不放,声讨+制裁双管齐下,与俄罗斯关系降至冰点;后来,英法德等国发现所采取的措施不但不能撼动俄罗斯,反而因刺激对方而受到油气停供或加价的威胁,美国因国内外诸多问题的解决有求于俄罗斯,于是不得已抢抓机遇来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如今,对于克里米亚半岛入俄问题已很少提及,实际上就是默许该地区已成为莫斯科领土的事实。

●印度由于历史上对锡金的霸占与几年前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并无本质不同,加上武器需求有赖于莫斯科,并与俄罗斯都属金砖国家,早就对克里米亚拥入俄罗斯怀抱表示了认可。

●巴西、南非等国与俄罗斯也都是金砖国家成员,为了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往往要借助俄罗斯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况且相隔遥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默不作声。

●日本因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问题,不愿刺激莫斯科敏感神经,只好“睁一眼闭一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交好,以后还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也离不开莫斯科的参与,何必为“名不见经传”的乌克兰而揭人所短呢?

基于以上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对俄罗斯占有乌克兰克里米亚领土大多持不闻不问,听之随之的态度,乌克兰如果有能耐从莫斯科手中夺回来,那是其造化,如果不能,就只好听天由命。其实换一种角度,要是乌克兰忍辱负重,主动寻求改善两国关系,从而取得莫斯科的信任,说不定北极熊大发慈悲,还能将该领土还给基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去尝试,怎能知晓命运走向?


江淮圣手


不是默认,是望洋兴叹,无可奈何。引诱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克里米亚困死俄罗斯的黑海舰队,进而绞杀困死俄罗斯,结果眼看就要到手的鸭子飞了。北约等西方国家不承认。

克里米亚被并入了俄罗斯,国际社会承认不承认都没有实际意义。弱国无外交,就是乌克兰,又能怎样?

克里米亚本属俄罗斯,是俄罗斯控制黑海出入欧洲中东的重要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东南部就门户大开,失去了安全保障。1954年,为了庆祝俄乌合并三百周年,当时的前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顺手将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目的增加乌克兰俄罗斯的人口比例,当时俄乌是一家人,归谁都一样。

苏联解体后则不同了,克里米亚成了俄罗斯的一块心病,国力衰弱的俄罗斯想尽一切办法也根本无力收回,只好租借使用。

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颜色革命,乌克兰临时政府脑子进水,竟然想把黑海舰队赶出克里米亚,让北约使用,来帮助自己打压俄罗斯,这关系到俄罗斯的生死存亡了,俄罗斯疯狂了,冒着与北约发生大战的风险夺回了克里米亚,在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之际,以北约奉行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通过投票把克里米亚揽入了怀中。

可怜的乌克兰,这时,保护乌克兰领土完整,北约的支持成了空头支票,除了口头支持,经济制裁,没有一个国家的出动一兵一卒,乌克兰叫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听之任之了。就连大嘴特朗普也公开说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了。


南极冰火


可以肯定:世界上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外,大部分国家对于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分别持两种态度:1.默认;2.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无论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问题保持什么样的态度,现阶段的事实是:俄罗斯已经完全取得了对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权!关于这一点,就连乌克兰也只能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近段时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因为刻赤海峡冲突再次达到顶点,甚至一度有爆发战争的危险!但在此次事件中,克里米亚和刻赤海峡既是冲突的争议点,也是俄罗斯应对危机的桥头堡!

通过刻赤海峡大桥,俄军近期已快速完成了四个S-400“凯旋”防空导弹营的部署工作,且均已进入战斗值班状态。而最让乌克兰深感焦虑的是,俄军的防空导弹营部署位置距离乌边境仅二十公里。

长久以来,广大网友对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合理归属一直也是意见不合:有人认为既然当初苏联将其划归乌克兰,俄罗斯作为苏联解体后的继承主体,就应该遵守前苏联的决定!也有人认为克里米亚自十八世纪就归属于俄罗斯帝国,俄罗斯收回无可厚非!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看似分歧的想法其实并不矛盾!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军、政遗产的主要继承者,确实有义务承认前苏联的领土划分结果;但这也需一个必要的前提:乌克兰不能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产生威胁!

但事实却是:波罗申科领导下的乌克兰全面向西方倾斜,并且一直积极寻求加入北约的机会!而且随着事态的发展,波罗申科不仅没有试图让俄乌关系重回正轨,反而扬言要彻底废除《乌俄友好条约》……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各国最多也只能口头支持乌克兰,如果不是乌克兰的军事盟国,是没有义务为乌克兰作战的——这是国际社会的现实 但北约暗地里给了乌克兰很多支持

没有一个国家无缘无故为他国作战——古今中外,无一例外。战争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几个人的事,更不是键盘侠不负责任的言谈。

下面介绍下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虽然没有直接军事参战

北约和乌克兰的合作支援

北约和乌克兰的合作支援包括:和平支援行动、国防和安全部门改革、军事合作、国防技术、互操作性和工业、民事准备、科学与环境、公共外交等。

在国防和安全部门改革上的关键首要目标是:

“加强对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安全机构的民主和文职控制。盟国有助于乌克兰国防和安全机构转变为民用和民主控制下的现代有效组织,能够为侵略和防御军事威胁提供可信的威慑。北约协助乌克兰实现其部队结构,指挥和控制安排,物流系统改革,防御能力以及计划和程序的现代化。北约还提供量身定制的援助,以加强善政和打击腐败。”

军事合作有两个目标:1、帮助乌克兰实施国防改革目标;2、通过军事演习等发展北约部队的作战能力和互操作性。

在军事合作中,乌克兰需要提供三方面支持:

1、免除和平伙伴关系国部队进出乌克兰的边境检查,促进和平合伙关系部队军事演习;2、同意盟军在平时、危机、战争中进入或过境乌克兰时提供军事和民事援助;

3、同意战略空运协议,允许北约使用安东诺夫飞机大规模运送战争物资。

北约对乌克兰的实质支持是通过乌克兰综合援助一揽子计划(CAP)进行;同时北约承诺加强在黑海的军事存在,加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海上合作。

什么鬼?一搜索乌克兰第一张就是这个?

乌克兰和北约关系历史

1991年苏联解体独立后,加入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NACC;

1994年加入和平伙伴计划PFP,是独联体中第一个加入的国家;

1996年跟随北约在波黑部署士兵;

1997年和北约签署特殊伙伴关系宪章;

1998年北约-乌克兰国防改革联合工作组成立;

2000年乌克兰议会批准PFP部队地位协定;

2002年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宣布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最终目标;

2004年乌克兰议会批准与北约的东道国支持协议;同年,乌克兰签署战略空运协议;

2006年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承诺继续和北约合作,但表示乌克兰尚未准备考虑加入北约;当年乌克兰议会批准战略空运协议;

2008年北约同意乌克兰将成为未来北约成员;

2014年4、6月,北约同意为乌克兰提供加强其自身安全能力的具体支持措施;

2014年12月,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签署法案,宣布取消乌克兰的不加盟政策,以实现乌克兰加入北约;

2015年乌克兰签署确定北约驻乌克兰代表地位的协议,2016年议会批准了这个协议;

2016年北约同意通过全面援助计划支持乌克兰;

2017年乌克兰议会通过恢复2002年提出的加入北约目标。

如同泽连斯基所说——美女是乌克兰的战略资产

乌克兰和北约的接触从苏联解体就开始了,还成为了独联体的第一个PFP国际,2002年就提出加入北约,若不是因为亚努科维奇的中断,说不定现在乌克兰早就是北约成员国,俄罗斯也不敢侵吞克里米亚、出兵顿巴斯地区了。

像乌克兰这种中等领土国家,是不可能采取如同瑞士、新加坡等小国的左右逢源政策的,必须要选边站。

如同美国为什么不灭老是反对它的古巴,就在于古巴太小,根本对美国构不成威胁,都是嘴炮!若把古巴换成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美国就早就出击了。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默认的是行为,声明才是公开的态度。对于克里米亚半岛,现在任何势力都无法让俄罗斯再拿出来。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半岛举行全民公投,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签署总统令,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2014年5月11日,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独立,使乌克兰处于长期的分裂混乱当中。但乌克兰一直主张上述领土的主权,并得到了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支持,并集体制裁俄罗斯。在2018年11月25日乌克兰三艘军舰进入刻赤海峡遭到俄罗斯炮击及扣压后,七国集团的外交部长们共同谴责了俄罗斯在刻赤海峡的行动,并重申他们“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国际上最常态的外交辞令,西方阵营表达了国际领导者的态度,重申对乌克兰“坚定支持”,谴责了俄罗斯。但只限于口头支持,不会改变现有的局势状态。


山合水


克里米亚回不到乌克兰了。这已盖棺定论!

克里米亚,本来是俄罗斯送给乌克兰的一件“礼物”,这是俄罗斯在历史上付出重大生命牺牲和财产损失换来的(甚至俄罗斯失去阿拉加斯也与它有关),极为珍贵!

但乌克兰不仅不珍惜,还要把它变成一把匕首,抵在俄罗斯的腹部。俄罗斯除了把它夺回,别无选择。

普京视察俄黑海舰队

乌克兰喊冤叫屈,其实它一点不冤屈!

——乌克兰取消俄语官语地位、歧视俄语教育和俄语族群就业,这群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半岛主人,还留在乌克兰干什么?

特朗普都在国际大场合(G7)公开说;“克里米亚本来就属于俄罗斯…”。

“公仆”总统泽连斯基居然要想与普京当面理论,还要请特朗普当裁判,你当你是谁?会有效果吗?


只有英国人带头叫骂俄罗斯侵略成性凶恶。其实英国人是内心极其龌龊的“道德婊”。

历史上侵略成性的是英国,它加入“第九次俄土大战”(1853—1855年),占领过克里米亚,但最终没有搞到手,如今它公报私仇!

英国人反对克里米亚人民公投回归俄罗斯,是为了反对直布罗陀人民公投回归西班牙。至少西班牙会告诉世界,英国不也是什么好货色!

没人什么人可从俄罗斯手中夺回克里米亚。

俄罗斯为了保护它,可以再次把自己打成一个“寡妇国家”!美国、英国、乌克兰…的男人,敢上吗?


谌人


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认同,最典型的要数特朗普,他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七国集团会议上说“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因为半岛居民说俄语”,并对其他国家支持乌克兰持质疑态度,说乌克兰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

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面向中东、欧的前哨站,是前出中东欧的桥头堡。

乌克兰街头政治闹剧给了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半岛收入囊中的机会,又恰恰被俄罗斯瞬间抓住了这种机会,现在无论是谁承认或者不承认,都无关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除非乌克兰自己有那个能力用武力夺取,但是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假设都不存在;这次刻赤海峡的海上冲突就是最直接的试金石——1.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干脆拒绝了波罗申科请求出兵的意愿,他们更多的是愿意从中斡旋,而不是与俄罗斯兵戎相见。2.美国虽然用取消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来抗议这场冲突,但是波罗申科的“美国的国际义务”却是迟迟未见行动。象征性的侦察机绕飞,谈不上什么支持。3.北约说了狠话,要全面支持乌克兰。但美国老大是否能够点头还是未知数。4.土耳其可以当个中间人撮合,而不做什么“支持”。5.七国集团倒是发表声明,要支持乌克兰,可是七国集团的成员国还不是美国和欧洲几个国家?故而一切都是枉然。克里米亚半岛带给俄罗斯是重要的战略价值,付出的代价是各种制裁,再让其吐出,岂不是“天方夜谭”?

面对现实,各国既不想为之流血牺牲,那么就只能是极不情愿的“默认”,除了这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要想改变——1.乌克兰成长壮大,足以抗衡俄罗斯。2.俄罗斯再一次解体,变成比乌克兰还弱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