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這十二首詞,只屬於玉溪的讚美

玉溪中心城區地處滇中腹地,

歷史文化悠久,物產豐富,

名勝景點甚多,

以生態宜居而盛名。

故填《浣溪沙》詞十二首,

誠待詩家雅正。

孔祥庚2019年國慶時作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01

浣溪沙·高古樓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潘泉 攝

一上雲梯慧眼開,乾坤萬象八方來。

哇家正道接天台。

自古名樓非盛大,至今此地有高才。

神留茶馬老官街。

注:

“哇家”當地方言我家之意。高古樓大約始建於明朝以前,明清兩朝重修,又名扶元閣、聚魁樓;位於玉溪北城,為茶馬古道上南來北往之重要集散地,於唐朝武德元年(618)始設關索驛站。

02

浣溪沙·大瀑布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李江 攝

東水奔來十里長,飛珠灑玉入滄浪。

雪花欣共雨花香。

治水須知疏滯礙,澄心務必棄骯髒。

揚清化濁濟汪洋。

注:

大瀑布位於撫仙湖—星雲湖出流改道工程出水口,始建於2007年,寬198米,為國內較大人工瀑布。此為解決星雲湖五類水流入一類水質撫仙湖應急工程的利用工程。

03

浣溪沙·東風水庫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潘泉 攝

眾壑群山西向走,龍王東去留川口。

渺渺平湖中蘊秀。

愚公精衛當年有,白鷺青魚今日守。

倍感前賢恩澤厚。

注:

東風水庫位於玉溪城東北面,庫容8000多萬立方米。始建於1958年,時任地委書記劉世傑曾在人民大會堂介紹此經驗,逝世後將其骨灰埋葬於東風水庫。

04

浣溪沙·紅塔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潘泉 攝

明月清溪潤沃田,新興日暖玉生煙。

小山情著大詩篇。

寶塔紅裝誰點綴,青林碧水自何年。

春秋鴻燕道真言。

注:

新興,紅塔區故稱新興州。紅塔位於玉溪菸廠附近的紅塔山頂,始建於元朝,七級八方,高35米,原為白色,1958年塗為紅塔。周邊環境一度“髒亂差”,現為美麗城市公園。

05

浣溪沙·聶耳廣場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李江 攝

月下清輝柿子紅,思來久矣蕩春風。

蓬萊青鳥解朦朧。

子義碑前哼曲譜,詩人琴上步從容。

英雄救國道相同。

注:

聶耳(1912-1935),雲南玉溪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之曲作者。聶耳廣場始建於2005年,位於玉溪大河上游,形同一把提琴,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群眾休閒娛樂場地。

06

浣溪沙·蘭溪橋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李江 攝

橋上朝霞橋下溪,一橋輝映眾樓低。

遊人爭到說傳奇。

萬古青山移不動,撫仙湖水倒流西。

凡逢逆境出生機。

注:

蘭溪橋位於玉溪大河上游,與撫仙湖—星雲湖出流改道工程同期,始建於2007年。

07

浣溪沙·白鷺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追藝 攝

媚眼乾坤何處棲,清溪碧玉勝瑤池。

人間仙境鳥先知。

碧嘴長鳴冬去也,白紗飄舞夏來兮。

悠哉戲水誦新詞。

注:

白鷺群居於玉溪大河。

08

浣溪沙·鄭和雕像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潘泉 攝

氣宇軒昂隱故鄉,曾經威武下西洋。

身擔重託友番邦。

雪浪穹天追舊夢,飛船母艦啟新航。

絲綢古道大旗揚。

注:

鄭和(1371-1435),雲南人,回族。鄭和雕像現珍藏於玉溪陳氏浮雕博物館,為明朝作品,香樟木彩繪貼金裝飾,高38.5釐米,重3.5公斤。據記載鄭和曾在玉溪生活過。

09

浣溪沙·白藥創始人曲煥章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資料圖

雲霧山中仙草藏,林間偶見毒蛇嘗。

蛇傷得愈治人傷。

醫聖獨尊張仲景,藥王當數玉溪郎。

但求治世有千方。

注:

曲煥章(1880-1938),玉溪市江川人,彝族。雲南白藥發明者,中國少數民族醫藥學家。

10

浣溪沙·端午匯溪圖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潘泉 攝

酒肆茶樓店眾家,農商車轎載婚紗。

頑童爭鬧放煙花。

碧水虹橋飛柳岸,肥牛壯馬送雲霞。

宏圖一幅夢繁華。

注:

《端午匯溪圖》為民間浮雕工藝大師陳寶貴1997年之作品,創作歷時十餘年;高2.9米,長18米,有345個神態各異的人物,144種動物,車輛、風景名勝眾多,被稱為滇中《清明上河圖》。

11

浣溪沙·米線節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潘泉 攝

祭祀龍騰十里長,春光幻彩舞羅裳。

豐收日子萬家忙。

味淡味濃皆地道,絲粗絲細總芳香。

哇家米線不尋常。

注:

元朝時北城張彩發明米線製作,明朝洪武年間依照江南來此屯田軍民飲食方式形成一年一度慶豐收的節日,為江南文化與雲南民族文化結合的成果。

12

浣溪沙·大頭魚

这十二首词,只属于玉溪的赞美

張本聰 攝

月晃波心上下明,龍王兒女不爭盟。

大頭魚類冠群英。

莫笑平生未過海,豈知此處可濯纓。

兩湖一界水清清。

注:

“濯”讀音按新韻。大頭魚為星雲湖土著魚種,稀少名貴。星雲湖與撫仙湖水流相通,大頭魚卻不入撫仙湖。民語傳:兩湖相交魚不往來,自守清規戒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